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2-07-05 03:58胡生北
考试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突破路径劳动教育中小学

课题项目:文章为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专项课题《“以劳育德”课程体系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以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为例》结题成果,基金项目编号:2021ZJY457。

作者简介:胡生北(1984~),男,汉族,甘肃靖远人,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摘 要:中小学是学生树立价值观的阶段,学校和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学道理和学习文化知识同样重要。相较于课本文化知识的教学,学校对劳动体验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薄弱,部分学校和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生劳动技能,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的光荣、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劳动教育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必须要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打破传统的授课思维,创新授课模式,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展开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的课堂当中,最大限度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突破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困境;突破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8-0010-04

教育部门之所以设置劳动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因为现在学生的劳动意识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本文化知识上面,学生很少有时间也很少有机会真正地参与生活中的劳动当中。“劳动最光荣”这句话一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这句话本质上是想向我们表达一种“劳动精神”。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最终也是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劳动的内在含义,而不是让学生“为了劳动而劳动”。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经济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正因如此,学生和劳动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学生的劳动意识逐渐变得越来越薄弱。劳动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本质上其实也是一门“体验式”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劳动教育,就要给学生创造足够多的劳动的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及空间去让他们参与生活中的劳动当中。学生只有自己亲手去完成一些劳动任务,才能了解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存在的实际意义。

一、分析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对“学习”二字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学校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都有了创新和进步。但是整体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劳动教育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还是相对落后,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需要自己动手劳动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劳动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相较于其他学科,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学科性质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一门更加注重实践的学科,如果学生没有自己参与劳动的经历,那么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讲述各种劳动方法,学生也很难真正地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所在。劳动教育强调理论,但更强调实践,小学是学生刚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在这个阶段经常动手劳动,学生其实很难真正體会到农民伯伯的不易。与此同时,由于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期末评分的特殊性,部分学校过度压缩学生的劳动教育的课堂时间,甚至占用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时间去讲解其他文化课的内容,这种教学理念是非常错误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和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就一定要在意识形态上先做出改变,然后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最终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劳动的能力和水平。

二、探究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加强对小学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是改变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的关键。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的教育,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也可以提高“劳动”在教师心中的地位,让教师对劳动的理解更加透彻。教师只有从心理上真正地感受到劳动教育的强大力量,在思想上认可劳动教育这门课程,认识到这门课程对学生的重大帮助,才会在行动上真正地重视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劳动教育这门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取代的,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让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立体”的一个关键要素。学校不是仅仅要培养一个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一个多方面能力都相对较强的学生。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教师要先从意识上认识到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认识到了劳动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之后,才会让劳动教育的课程编排变得更加合理。学校和教师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在学科上进行任何时间的倾斜,而是真正地将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带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最终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

比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其他学科的讲解时向学生渗透一些劳动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去互动、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绘画课上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假期劳动的话题,让学生根据“假期劳动”这一主题制作相应的绘画作品,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优秀的绘画作品都需要先对它的主题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学生想要呈现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就需要真正地参与劳动教育当中,不仅要掌握一些劳动方法,还要真正领略劳动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将自己大脑中的画面更加灵动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劳动主题的绘画之前先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让学生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先参与生活中的劳动当中,然后再将自己大脑中的画面通过纸和笔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学习了美术,又加深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想要突破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提高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学生只有拥有了劳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认识到学习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必要性,最终真正地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强大师资力量

教师是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大家长”,是课堂节奏的把控者,也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路人”。虽然学生才是课堂的核心人物,是课堂的主人公,但是教师却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角色。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就是教师,因此,师资力量是否雄厚、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高级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某一课程的理解,影响学生对这一课程的掌握程度。学校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训练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以及培训要更加专业、系统,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也要变得更加严格,最终构建相对完善的劳动教育的教学体系。因此,学校在聘请教师时一定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评分系统,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的同时,也要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强大师资力量,给学生最好的课堂感受以及课堂体验,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这门课程中能够真正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比如,学校可以对教师的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在学生的劳动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活动的效果对教师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水平进行考核,活动之后根据学生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收获对教师进行评判。高水平的教师是中小学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学校一定要加强对教师考核的重视程度,既要对教师高标准,也要对教师严要求。学校要最大限度地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最终真正地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加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理解深度,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生活中的劳动当中。

(三)完善学生评分系统

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没有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存在的真正意义,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考核评分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主动劳动的意识。所以学校一定要制定相对完善的评分体系,一切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在劳动活动中的参与度、对教师布置的劳动任务的完成度等各项内容都要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评分系统当中,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的课堂当中。长此以往,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才有可能逐渐爱上劳动,最后将劳动的精神发扬光大。

比如,教师在讲述每学期的第一堂劳动教育课时,要先向学生介绍这门课程的評分标准以及考核内容,让学生清楚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方向以及学习内容。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分数占比,如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各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最终期末任务的完成度可以占总分的百分之四十。针对不同学校学生的劳动情况制定不同的评分体系,让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详细而系统的评分体系不是为了给学生过高的学习压力,而是为了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提高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在学生心里的位置,将这门学科与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劳动的技能。因此,制定完善的评分系统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评分标准的把控,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这门课程中都能既收获到欢声笑语,又提高了劳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的水平。

(四)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劳动的魅力

我们国家之前提出了新课程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开展“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既然国家加强对学生的发展的关注程度,那么劳动教育一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古至今,劳动精神代代相传,小学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学生去感受“劳动”的伟大。劳动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定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相较于课堂上的劳动教育的内容,生活中的劳动可以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劳动”,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这也是改善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如,在劳动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捡一捡活动场地能看到的垃圾,也可以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去种花,一起去植树。这样既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又绿化了环境,同时还让学生进行了劳动,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多方面的学习。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就要多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他们亲自动手的任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劳动之后,才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劳动的魅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经常带领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地去感受劳动的伟大。农民伯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丰收,过程中还要不断地除杂草、浇水、施肥,让地里的庄稼更加茁壮地成长,一年四季,他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这就是生活中最朴素也是最真实的劳动,教师要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中小学也是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做人的阶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都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浪费食物,要爱惜我们的食材,这些道理虽然学生从课本中也能学到,但是只有让学生自己真正地去体验劳动人民的辛苦和不易,学生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学生体会过农民伯伯的辛劳,在生活中自然就会自觉地珍惜粮食,这些优良品德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的。因此,学校想要实现真正的劳动教育,就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教师的教学要全面展开,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的职业也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德育教学也很重要,学校不要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要更加全面地去培养每一位学生才是教学的关键。

(五)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创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氛围的重视程度,注重校园劳动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大扫除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除草、校园铲雪的活动,这些集体性质的劳动能营造一种浓厚的劳动氛围,从而带动学生投入劳动活动当中,这对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程度上的推进作用。

比如,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大扫除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组,给学生分配对应的劳动任务,在劳动的过程中观察不同学生的劳动状态,调动大扫除的劳动氛围。这种劳动氛围可以让学生的劳动状态更加饱满、激昂,从而让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功效最大化。创造一种良好的劳动氛围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重视劳动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知到劳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喜欢上劳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在如今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劳动素质教育这门课变得更加完善,还要把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耐力以及定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训练,而且优质的劳动活动还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与社交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大帮助。教师要改变劳动教育的现状,就要让劳动教育这门课程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以及道德水平。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感受劳动带来的光荣感,让每一位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更加全面,最终让每一位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课堂中既有劳动能力的提高,又有劳动精神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胡霞.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以会宁县北关小学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1(34):153-154.

[2]牛世莲,赵艳丽.家校合作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3-4.

[3]杨荻,梁博喆.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融合与渗透研究[J].天津教育,2021(21):85-86.

[4]闫婷.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開展现状及优化策略[J].新智慧,2021(18):99-100.

[5]沈胜林,蔡巧梅.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11):43-46.

[6]李务涛,姜际龙,范玮.“教-学-评”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校本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育文汇,2022(3):15-18.

[7]刘丽琴,谭诤.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综述[J].林区教学,2022(3):103-106.

[8]许锋华,余侨.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2(6):73-78.

猜你喜欢
突破路径劳动教育中小学
风景摄影的现状及突破路径探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