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2022-07-11 06:42赵斌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复习课高中历史

赵斌

摘要:为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运用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情科学分层,精准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问题情境,并根据学情差异,采用增值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文章以高三一轮复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一课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两個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隐性分层教学建构和谐、高效、互动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关键词:隐性分层教学  高中历史  复习课

高三历史复习课采用分层教学法,是指在一轮或二轮复习教学时,教师应更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逐层推进教学,因材施教。

一、根据学情,进行科学的隐性分层

传统的分层教学,一般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科素养和学习兴趣之后,将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主干基础知识较扎实、学习较主动且接受能力较强;B层学生主干知识基本扎实,但成绩不够稳定,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有待完善;C层学生俗称学困生,也就是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理解力相对较弱,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但这种传统的分层方法容易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因为被动分层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产生厌学心理。

而笔者运用的隐性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业水平测试、问卷调查、个性化面对面沟通等形式,摸清学生之间存在的非智力因素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并据此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逐层推进互动教学。笔者会综合考虑学生历史学科成绩、智力特点、学科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因素,在心里将学生按上述因素划分为A、B、C三层,然后特意将层次相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学习小组。学生之间只有组与组的差别,自己属于哪一层次,学生并不知情。

这种做法虽然是把学生分为A、B、C三层,但不同于传统的显性分层教学,学生本人并不知道自己被分层了,只是笔者心中有数,并且对学生严格保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之处。

二、精准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问题情境,编制分层随堂练习

在隐形分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创设差异性的问题情境,辅以从易到难的随堂练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授课。

制订隐性分层教学目标的原则,是使三个层次的学生能分别掌握适合自身学科素养的主干知识和学科思维,并注意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可根据学业质量水平四级标准,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层:A层教学目标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的全部标展;B层教学目标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第二级标准的全部要求;C层教学目标应符合学业质量水平第一级标准的要求。

针对B层和C层的学生,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带领他们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A层的学生,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时,应重在引导他们解决真实的历史问题。这样一来,相对容易且较基础的问题能让C层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较难一点的问题题型,能让B层学生得到有效练习;开放式的提问,能引导A层学生分析问题,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以“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一课为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自主命题卷,明清时期人口膨胀、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都是高频考点。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笔者对本课教学目标和问题设计的分层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在上复习课前,对明清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主干知识结构已有所认识,在笔者的引导下,能较快地融入本节复习课的学习情境。但是,学生缺乏宏观层面把握明清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能力,而且难以理解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等知识点。根据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笔者重新规划本节复习课的知识结构,通过设置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情境,使教学逻辑严密而紧凑,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上有明确的突破方向,以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在授课过程中,A、B、C层学生是互补的关系,而在互动中,各层次的学生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知识,还营造了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

此外,针对C层学生,教师要控制好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主要考察他们对主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重点是帮他们夯实基础;针对A层学生,教师应尽量避免主干知识点重复性的练习,多引导他们挑战一些开放性、综合性的题型;B层学生的练习难度则应在两者之间。

笔者认为,分层的随堂练习题应适合教学目标和问题设计的分层,在题目质量上多下功夫,精挑细选,适度改编高考原题。在教学目标分层和问题设计分层的前提下,教师应多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题目,只有针对性较强的随堂训练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随堂练习及课后校本作业的分层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因此,教师在保证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具有梯度性和弹性。教师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由慢到快的速度进行,适度地拓展和深化学生容易掌握的主干知识点,把重点放在思维的发展、迁移和变通上。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生涩内容,教师要多举例分析,以便各个层次的学生消化和理解。这样一来,C层学生就可以较轻松地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而B层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活跃了思维,可以将很多知识融会贯通,A层的学生也可以如鱼得水,不断追求上进。

当然,这样的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以半个学期为时间点,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业成绩、学习积极性,动态调整分层。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策划一些让学生“跳一跳也能够得着”的内容,适度为他们设计一些经过外力帮助和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与问题情境。

三、关注差异,运用增值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

隐性分层教学有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教师应对所有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差异性的评价。笔者认为,评价学生时应运用增值性评价模式,关注学生长时段的进步程度,参考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学习策略、师生关系等诸多因素,而不要简单地用历史考试成绩高低,或者学习水平的进步、退步来评价学生。

根据笔者多年的执教经验发现,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历史科成绩呈正相关。多数学生心里十分在乎自己能否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能否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能否受到教师的公平对待。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细心和耐心。在隐形分层教学中,对A层的学生,教师可在关注他们心理状况的前提下,尝试竞争性增值评价,即标准高、要求严地对待。教师也可灵活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鞭策其不断超越自己。对B层的学生,教师宜采用激励性增值评价,在交流中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为他们排忧解难,明确他们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对C层学生,教师则可使用赏识性增值评价,多一些耐心,仔细观察,多挖掘他们闪光点,并适时、及时地肯定、表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信心。

此外,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还可加强与A、B、C层学生微信或QQ的点对点沟通,做到作业布置、作业批阅的个性化和分层化。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高三历史复习课运用隐性分层教学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虽然教师需要每天精心备课,还要特别留意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课后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分层教学方法,并对学生的分层做好保密工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隐性分层教学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历史思维,获得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徐长友.中学历史“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模式的运用——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5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20(2).

[2]谭淑梨.分层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备考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1).

[3]张菊花.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5).

※本文系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运用分层教学培育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2020Z0003。

(作者单位:厦门松柏中学)

猜你喜欢
复习课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