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2-07-15 11:16李洪波李卫东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领域

陈 磊,李洪波,李卫东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陈 磊1,李洪波2,李卫东3

1.合肥市第三中学,安徽 合肥,230000;2.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430079。

采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分析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术研究演进历程和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V软件,对国内外989篇有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力量而言,以张春合和Afonso J等为代表的学者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从研究层次而言,国内的宏观研究与国外中、微观研究形成互补。从研究方法而言,国内研究偏重思辨类,国外偏向实证类研究。从研究议题而言,体教融合、不同地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运动员培养、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运动表现与运动损伤及预防、不同运动项目风险与监督是研究热点,多学科视野下的交叉研究较为缺乏,足球与冰雪运动项目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制创新、运动项目联赛制度改革创新、运用定量分析法探寻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与心理及生理生化等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

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体教融合;体育教育;可视化分析

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主阵地是高等学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设立不仅能够提升高校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为国家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脱离教育的运动员无法攀登竞技体育的巅峰,运动水平越高对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力量的要求更高[1]。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同年确定51所试点普通高校开展试点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据统计,至今我国具备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数量共计287所。本研究基于CiteSpaceV软件对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进行梳理与统计,对国内外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寻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现状及趋势,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研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现状展开分析,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2年6月7日。中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主题词,文献来源类型为核心期刊及CSSCI,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外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以“high-level sports teams”OR“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OR“American high-level sports teams”为主题词,文献语种为“English”,文献类型为“Articl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该领域研究最早在1987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该领域研究最早在1992年,因此Wos时间跨度设定为1987-2021年,CNKI设定为1992-2021年。为减少研究误差增加研究可信度,将无作者、署名单位的文献剔除后,共得到CNKI期刊论文258篇,Web of science期刊论文731篇。检索数据来源及步骤见表1。

表1 数据来源及检索步骤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V软件,版本号为[5.3 R4(64-bit)],通过绘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探索并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将下载的中外文数据保存命名为“download_XX”,中文数据保存为Refwork格式,使用CiteSpaceV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外文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后,导入软件,中文文献时间跨度设置为1992-2021年,外文为1987-2021年,阈值设置为Top 50,根据相应操作绘制知识图谱后,使用Clustering(快速聚类)进行聚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文献的年代分布是指刊文量在时间维度的映射,其既能显示出某一主题的研究热度,亦可成为判定研究阶段与发展趋势的一项指标[2]。对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领域论文数量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发文量波动较大,国外该领域发文量整体上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1987年起Wos数据库中出现该领域的研究论文,为更好巩固与发展我国体育项目、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技术水平,同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3],而后经历4年尝试与摸索,1992年我国学者隋路和王伯益从某地区高水平运动队开展现状展开分析,由此打开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学研究的大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引起了我国学者对该领域的重视,2008-2009年发文量突增,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我国学者主要探寻不同地域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情况。近年来,国内发文量增长缓慢,可能与当前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相关管理机制及发展趋于成熟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该领域现阶段理论研究匮乏,面临重实践轻理论的窘境。与国内相比,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较早,与国外具有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在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体制等因素有关。

2.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作者分析

2.2.1 国内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领域的研究作者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经整理发现,国内该领域258篇论文中,有139篇为合作撰写,论文作者合作率为139/258≈54%,最高产作者为张春合,发文数量为5篇。在文献作者分布方面,根据洛特卡定律推断出研究主题的核心作者[4],计算公式如下:

m=0.749(nmax)1/2(1)

在此公式中,m所代表的的是最低产的作者发文数量,nmax则代表的是最高产作者发文数量。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1),得出m≈1.7,将发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作为本研究的核心作者。CiteSpace软件主要依据模块性指数(Q值)和轮廓型指数(S值)对所绘制出的图谱进行效果评价,Q>0.3代表模块结构显著,S>0.5则认为聚类结果合理[5]。由图谱得知Density(网络合作密度)为0.0041,Q为0.9628,S为1,认为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作者的网络共现知识图谱结构显著,聚类可信度较高。节点的大小代表了该领域研究作者发文的数量,节点间连线反映研究作者间合作关系,图中何志林的节点最大,节点中心度为0.03。图中共有5个小规模合作群落,分别如下:(1)该作者群来自石家庄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及机制等。(2)该作者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内容包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系统模型构建、筹融资现状与策略等。(3)该作者群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研究内容包括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等。(4)该作者群来自湖南文理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研究内容包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执行力”等。(5)该作者群来自济南大学和山东交通学院,研究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及输送体系构建等。

2.2.2 国外 通过统计整理发现,国外该领域731篇论文中,最高产作者为Mesquita I和Afonso J,发文数量分别为15篇、12篇。将国外该领域研究作者相关数据代入公式(1),得出m≈2.9,将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作为本研究的核心作者。共现网络中共有11个小规模的合作群,其中:(1)该作者群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运动训练负荷监控。Nakamura FY等人发现,高水平男排运动员每周训练负荷与球员在季前赛和赛季中期的健康有较高的相关性[6]。(2)该作者群研究内容侧重于高水平运动员战术特征。Afonso J,Mesquita I等人使用了社交网络分析高水平女排运动员在关键比赛场景中的团队变异性,认为在相同的竞技水平中,球队的比赛模式、比赛格局存在差异,而拦网模式不存在差异[7]。(3)该作者群研究内容侧重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Sekulic D等人对五人制职业足球运动员基于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变量等进行了评估,认为其训练目标应为降低相对体脂,最大化下肢反应力量,并在反应性敏捷训练中加入五人制足球特定的技能如运球、射门等[8]。(4)该作者群研究内容侧重于运动损伤及风险。Farley JB等人对澳大利亚足球不同赛季及不同比赛级别的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了比赛中受伤情况的分析,为降低该人群在比赛中的运动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9]。(5)该作者群研究内容侧重于运动战术与高新科技设备在运动项目中应用等。Sampaio J等人使用基于信号技术处理的高新科技设备对橄榄球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运动变异性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能够较好地帮助教练员确定何时更改训练任务[10]。此外,该研究团队通过使用高新科技设备进行足球项目位置数据的分析,并从多角度进行了战术性能分析[11]。(6)该作者群研究内容侧重于心理学。Brendgen M,Vitaro F等人研究了体育参与对抑郁和攻击性症状的纵向联系[12]。

2.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机构分析

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共现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力量及影响力分布[13]。经统计(表2),国际上参与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领域发文量超过4篇及以上的机构共有200个,其作为该研究主题的机构代表。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研机构网络共现结构均显著,但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研机构聚类内部的成员较少。上海体育学院和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LERU是分别是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最主要的科研机构。从国内来看,怀化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上海体育学院成果产出最多,且具有众多二级研究机构参与该领域研究,但未建立紧密的合作网络关系。上海交通大学拥有毛丽娟、孙麒麟等高产作者,借助教育科学、社会科学基金与本校开展现状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从国外来看,一些科研机构之间已经形成相对紧密的合作网络关系,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以UNIV PORTO、UNIV MURCIA、UNIV GRANADA、UNIV SPLIT等为中心节点的机构合作群,其中UNIV PORTO拥有MESQUITAI、SAMPAIO J等核心作者,为该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对国外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章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发文量最高的4个科研机构UNIV PORTO关注的是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压力、运动表现以及高新设备在运动训练工作中应用等;UNIV GRANADA侧重于不同运动项目特征与运动员个性差异、运动心理干预等;UNIV MURCIA关注运动队管理、基于某项目的运动技战术差异对比、高水平运动员个性特征等。

表2 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文量前10位研究机构

2.4 国家/地区分布

通过统计整理(表3),可以看出美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这四个国家的论文产量约占总数的1/2,可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要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经统计,参与到该领域研究的国家或地区共有66个,将发文量为1的国家除去,剩余的53个国家/地区作为该研究主题的国家代表。该领域研究形成了以美国、西班牙、英国、波兰为中心节点的国家合作群。我国在该领域国际上的文献产出贡献较为薄弱,未进入第一梯队,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学者应当抓住时代契机,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质量,紧跟国际步伐,力求使我国早日跻身世界前列。

表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发文量前10位国家

2.5 期刊分布

经检索,整理出国内外该领域载文量前10的期刊杂志(表4)。国内刊载该领域的文献主要分布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为主。国外该领域文献主要刊登在《体育科学》、《体能训练》、《心理学前沿》、《美国运动医学》、《英国运动医学》等期刊杂志。《J SPORT SCI》刊发该领域的文章共计297篇,但中心性仅为0.06,所收录文献研究方向主要有艺术与人文、表演艺术、旅游与休闲、健康科学、运动医学;《J STRENGTH COND RES》载文量位列第5位,所收录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与康复、骨科与运动医学。《APOLESCENCE》仅刊发该领域的文章5篇,但其中心性却高达0.10。总体来说,评价期刊质量应当关注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方面。

表4 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载文量前10位期刊

2.6 研究主题与演化分析

2.6.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和高频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可以进一步展现该领域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14]。从聚类图中可以看出(图1、图2),该领域研究主题聚类规模相对平衡,高中心性主题相对突出。为更好把握该领域研究主题,对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词频与中心性的统计,提取前10位的高频次、高中心性关键词(表5)。

图1 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热点共现图谱

图2 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热点共现知识图谱

由表5可以看出,高频次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值的差异较大。国内该领域研究集中在体教结合、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等方面。国外该领域研究集中在运动损伤与预防(Burst值=5.36)、运动风险管理、运动员运动表现(Burst值=7.04)等方面,研究人群以足球(Burst值=4.99)、排球运动员为主,研究方法多为实地调研与实验研究,研究侧重于运动项目内在特性及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与个性特征、运动与人体科学等方面。通过对研究主题聚类发现,国内该领域研究聚类较为突出的是体教结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其中最大聚类为体教结合,如何保证高水平运动员“学不误练”成为持续较长时间的热点话题。虞重干等学者通过对体教结合中的“体”与“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重视竞赛成绩而忽视文化教育,运动员在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因受教育不足,可能会遭遇种种坎坷[15]。许多高校对为校或省甚至国家争光的运动员给予相应政策扶持,给予优秀运动员鼓励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许多运动员未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缺乏基础教育的他们可能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与教育,若不能给予他们制定专门的教育方式及管理体制可能会造成学业压力较大进而影响竞技运动表现。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及运动员培养指明了方向,但体教融合仍面临着教育与体育部门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等困境,应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强化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切实推进体教融合可持续发展[16]。

表5 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前10位高频和高中心性关键词

国外该领域研究聚类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身体活动、训练课程、社会支持、运动项目技战术等,研究内容集中于高水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基于某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高水平运动评估和受控的个体取向促进了强迫性的激情,和谐的激情在体育运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但与消极的情感体验有负相关或无关[17]。非竞技女性运动员和法国国家水球运动员的主要和非主要肩部激动肌-拮抗肌比值无显著性差异,密集参与水球比赛将导致力量不对称,主要肩部的内部转子占主导地位[18]。使用FMS测试对不同项目的女性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运动系统的功能极限进行评估测试发现,从事对抗运动项目的女性得分普遍较高,但差异不显著,同时在试验中发现足球运动员在ASLR得分更高,篮球运动员在旋转稳定性中得分更高[19]。男女运动员之间、个体和团队运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性和个人运动员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普遍体育焦虑[20]。其他相关研究对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运动风险及监督、运动项目技术分析等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与国内相关研究形成互补。

2.6.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的演化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探求其研究发展动态演进变迁,以直观共现出国内外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脉络及热点之间联系,绘制出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时区分布知识图谱(图3、图4)。

图3 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时区知识图谱

图4 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时区知识图谱

从共现图谱可以看出,国内该领域研究主题从现状研究、体育工作者逐渐过渡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对策、管理、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等方面。随着体育强国建设推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引起教育部乃至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扩展到体教结合、后备人才、体育教育。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逐渐向运动员为基点的科学研究靠拢,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方面研究甚多。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以案例型实证研究为主,主要聚焦在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运动损伤及预防等方面,逐渐过渡到运动员心理、动机、个性差异等方面。近年来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主题涉及到运动员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并将医学领域相关理论知识与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运用到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日常。总体来说,国内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领域范围逐渐扩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应当加强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多学科的重点合作与交流。

3 讨 论

当下,棋牌类、定向越野、龙舟等生源不足的高水平运动队项目面临停止招收的窘境。从当前我国重点发展的运动项目来看,足球和冰雪运动是我国体育项目弱项,成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的体育运动项目。据统计,2018年招收足球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高校达153所,2019年增至181所,足球发展大势所趋,现今新增的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也以足球、冰雪为主。在体育强国建设大环境下,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体系方案大力发展足球项目。推进校园足球建设,在提升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数量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足球兴趣,塑造良好的足球训练环境,进而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打下基础。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全国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目标[21]。随着国家加大对冰雪运动投入力度,实施多方相应举措,一方面可有效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促进校园冬季运动项目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提高,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由上至下引导着该运动项目发展。

国内该领域研究论文较多,但研究机构与作者合作率极低,缺乏对其他学科的探索借鉴与有机融合。国外相关文献基于高水平运动员本身开展较多研究,多为自然科学类研究,恰恰弥补了国内研究不足。整体来看,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论文的质量明显高于国内,由此警醒我国学者应当加强相关科研素养,扩展研究领域,加强研究方法的学习并提高其科学性,将多学科多领域理论知识进行合理融合,提高研究的高度与质量。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 论

(1)国外研究论文数量及质量、科研机构数量及合作情况均优于国内,国内外研究机构均呈散点分布,该领域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综合类院校及体育类专业院校。

(2)国内该领域研究作者研究方向偏向社会科学,国外注重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实验实证研究,围绕高水平运动员展开相关实验研究,研究方向偏向自然科学,倾向多学科交叉研究。

(3)体教融合仍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体教融合、校体企三结合、足球与冰雪运动项目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与运动员培养体制创新、运用定量分析法探寻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与心理及生理生化、高科技设备在运动训练中应用、运动项目联赛制度改革创新等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

4.2 展 望

(1)核心作者应当利用其核心枢纽优势,引导并促进研究作者、机构间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合作与交流。合理借鉴与参考先进的研究经验与方法,结合领域内发展的社会热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引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学研究达到质的提升。

(2)为促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相关学者应重点关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从冰雪运动文化、运动项目特征、技战术及运动员心理特征,校园冰雪运动等方面,立足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知识深入开展研究。当下竞技体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高新科技设备在运动训练工作中的使用,引进多学科监测器械设备与手段方法,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心理健康评估,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发生,使运动训练工作更加科学化。

(3)在体育强国建设大背景下,如何推进体教融合、有效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应当引起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此外,如何强化社会经济支持,建立科学管理体系,也需要后续研究为其提供有力支撑。

[1] 隋 路,王伯益.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初探[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02):92~95.

[2] 丁明春,任恒.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高校智库研究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2019(07):34~41.

[3]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Z].1987~04~09.

[4]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94.

[5] 李 杰,陈超美.CiteSpace:科学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6] Clemente FM, Mendes B, Palao JM, etal. Seasonal player wellness and its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with internal training load: study in elite volleyball[J]. 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 2019, 59(03): 345~351.

[7] Martins JB, Mesquita I, Mendes A, et al. Inter-team variability in high-level women's volleyb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analysis in critical game scenarios[J].INT J PERFOR ANALYSIS IN SPORT. 2021, 21(04): 564~578.

[8] Sekulic D, Pojskic H, Zeljko I, etal. Physiological and Anthropometric Determinants of Performance Levels in Professional Futsal[J]. Front Psychol. 2021, 11.

[9] Farley JB, Keogh JWL, Woods CT, etal. Injury profiles of Australian football players across five, women's and girls' competition levels[J]. J Sci Med Sport. 2022, 25(01): 58~63.

[10] Fernández-Valdés B, Sampaio J, Exel J, etal.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al Flywheel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ovement Variability and Movement Velocity in Elite Rugby Players[J]. Front Psychol. 2020, 11: 1205.

[11] Memmert D, Lemmink KAPM, Sampaio J. Current Approaches to Tactical Performance Analyses in Soccer Using Position Data[J]. SPORTS MED. 2017, 47(01): 1~10.

[12] Perron-Gelinas A, Brendgen M, Vitaro F. Can sports857 the effects of depression and aggression on peer rejection?[J].J APPLIED DEVELOPM PSY. 2017, 50: 26~35.

[13] 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2):98~103.

[14] 陈 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 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88.

[15] 虞重干,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06):79~84.

[16] 许 弘,李先雄.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与思考[J].体育学刊,2021,28(02):7~12.

[17] Vallerand RJ, Rousseau FL, Grouzet FME, etal. Passion in sport: A look at determinants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p[J].J SPORT & EXERC PSY.2006, 28(04): 454~478.

[18] Olivier N, Daussin F. Isokinetic torque imbalances of shoulder of the french women's national water polo team[J].SCI & SPORTS. 2019, 34(02): 82~87.

[19] Boguszewski D, Adamczyk JG, Boguszewska K, et al.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women practising combat sports and team sports using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J].BIOMED HUM KINET.2019, 11(01): 90~96.

[20] Correia M, Rosado A. Anxiety in Athletes: Gender and Type of Sport Differences[J].INT J PSY RES.2019,12 (01): 9~17.

[2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关于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Z].2016~11~25.

A Summary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CHEN Lei1, LI Hongbo2, LI Weidong3

1.Hefei No. 3 High School, Hefei Anhui, 230000, China;2.Wuhan Sports Univ.,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3.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cademic research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domestic and abroad colleges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s. Using CiteSpaceV software,a visual analysis of 989 journal articles on high-level sports team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erms of research strength,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Zhang Chunhe and Afonso J are the core authors in this field. From the research level, domestic macro research and foreign Chinese and micro resear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domestic research focuses on speculative research, and foreign research focuses on empirical research. In terms of research topics,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training of athletes, the sports performance and sports injuries and prevention of athletes in different sports, and the risks and supervision of different sports a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The research is relatively lack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and ice and snow sports, the management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high-level athlet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sports league system, and the us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ports performance, psycholog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high-level athletes are the future. Areas of research that require in-depth study.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olle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Visual analysis

1007―6891(2022)04―0126―07

10.13932/j.cnki.sctykx.2022.04.24

2020-06-03

2022-07-02

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HJG22085)。

李卫东(1975-),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博士。

G808、192

A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领域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