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古诗词支架式教学

2022-07-17 15:48柳永忠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深度学习和支架式教学理论观照下,通过搭建知识支架、运用方法支架、生成情感支架等策略,达到促进深度学习、进行深度开发、注重深度融合的古诗词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古诗词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古诗词教学;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6B-0052-03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用心去领悟文本,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学会独立思考,不断发问,从而成为知识的创新者。怎样才能促进古诗词学习向纵深发展呢?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学习支架,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支架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通过某种手段或措施提供一些支持。支架式教学思维是经过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与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帮助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支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能从多角度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整体关注问题核心论点,对新思想、新知识进行内化加工。这样不仅让学生从更高、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深度学习,更能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1]。教师基于深度学习思想搭建支架,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利用支架,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钻研,成长为独立的学习者。支架式教学为古诗词学习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教学平台。

一、搭建知识支架,促进深度领悟

知识支架,指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载体,带动教学顺利进行。知识支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深层内涵。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以知识的学习确立发展目标,利用有意义的探究内容促进深度学习。

例如,教学《石灰吟》时,诗人为什么要吟石灰?教师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被“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画面所感染,理解石灰开采时的艰难、焚烧时的痛苦,并从诗文中找出石灰所展现出来的状态,引领学生向纵深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若等闲”的含义。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经验,再以“清白”的知识点为支架,让学生领悟“清白”不仅仅是石灰的颜色,“粉骨碎身”也不仅仅指石灰碎成粉末,而是暗指诗人追求高洁品质,顽强不屈的精神。“清白”是于谦之志,是立身之本,是民族之魂,进而回顾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师搭建知识支架,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促使他们在具体物象与主观情意融合体验下寻找联系,体会诗人高尚的精神品质。

二、运用方法支架,进行深度开发

支架式教学促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以及独立思考[2]。古诗词的创作年代与当今生活相距较远,其语境和内容对小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要适时运用方法支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深度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基础不同,运用方法支架让教学导向性更明确。

例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時,学生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耳熟能详,但不解此中真意,教师可直接以讲授法为支架,引领他们整合情感经验,以审慎的态度聊重阳、谈习俗、想意境、明诗意、悟诗情,对所学知识信息进行比较、推理、论证,并在逻辑归纳中批判性地想象描述古诗词画面,从而深度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提问:“诗词韵文作为上下五千年的思想结晶和文学瑰宝,饱含着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情感,同学们运用讨论法,交流农历九月九日是哪个传统节日,又有哪些习俗?”教师继续提供线索:“诗人写了在重阳节的所思所想,诗人如何表达自己情感?”接着,教师提示重点:“古诗词修辞可以让感情更具体形象,常用手法有拟人、比喻、夸张,鉴赏诗词要注意分析修辞的运用,领会诗人蓄积的愁思情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顺着“佳节倍思亲”,看似直抒胸襟,实则深沉,让人倍感凄凉。“遥想兄弟们插着茱萸,在重阳佳节携手登高,是多么快乐。”但诗人在最后转笔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表达了自己盼望与亲人团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古诗词词句简洁,需要学生体会“言外之意”,教师要在言已尽而意未绝的“留白”之处,运用方法支架,引导学生解析字词意义,自主发现疑问,分析疑问;利用工具解释“茱萸”“异客”“异乡”“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方法支架让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随着学习深入,由学生自己建构起新的经验,深度开发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生成情感支架,注重深度融合

情感支架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让他们获得审美体验,愉悦身心,信心满满地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解答。深度学习应在情感支架的引领下,让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深度融合。

(一)帮助学生产生愉悦,注重深度理解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创作情感,将学生置于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中,引导他们互动、交流,自主完成从识别问题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教师自己要完成角色转换,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自由讨论中产生愉悦。

例如,教学《村居》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生成情感支架。诗人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绘了春日农村迷人的风光,“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景物写得生机勃勃,同时诗人用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神韵,使学生感受到春天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的美景愉悦了学生的心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在明媚的春光里放飞风筝,学生在春景的熏陶下,生成情感支架,产生愉悦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了深度理解,带着愉悦的心情去交流、探索。

(二)引领学生感到自豪,营造深度意境

在情感支架的引领下,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引领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形成一定的态度体验,为古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营造深度意境,与情感深度融合。

例如,教学《稚子弄冰》时,教师从传统文化风俗入手,自己解诗题明诗意,用审美的思维开掘稚子的情趣。教师发问:“打春牛又称为鞭春,男女老少牵扶,祈求丰年,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打春牛和诗的内容有哪些关联?”教师从创作背景和民间风俗讲解诗句释义和内涵,利用插图还原“打春牛”民俗文化,《稚子弄冰》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教师组织学生充分朗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让学生合作演绎“脱冰”“穿彩丝”等场景,营造出活泼顽皮、天真快乐的深度意境,让他们在快乐情感支架的熏陶下,深度体会古代儿童玩冰时的乐此不疲、穿上丝线当锣敲的兴奋劲。同时让学生明白“打春牛”时人们期待仓满粮足,引领他们内心为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受到美的情感熏陶。

全诗句句生动有趣,诗人以“稚”为中心,以老少相通的审美心理为基点,用孩童一系列动作来体现“脱冰”的视觉、听觉、动作。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古诗词传统风俗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情感支架融情入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营造深度意境,让他们在相似生活情境中品味语言、演绎推理、吐故纳新,做到举一反三。在感悟诗词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在情感支架的引领下,让愉悦、自豪等情感深度融合,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展文化素养。

总之,深度学习要让学生在多样、深刻的语境中自主发现、分析、概括,并联系已有情感、知识、经验思考和解决问题。支架教学强调围绕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支架为中介,利用针对性话题将学生思维引入意境深处,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思考与探究中,加深对诗词语言、审美、思想、情感与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创造思维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许琼.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11):62.

[2]樊荣.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2(1):19.

收稿日期:2022-02-18

作者简介:柳永忠,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