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7-22 07:53周丹华
医药前沿 2022年14期
关键词:罗非班盐酸心绞痛

周丹华

(麻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 麻城 4383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当冠状动脉逐渐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严重时还会造成阻塞引起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心肌功能障碍。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众多例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酗酒都可能引发该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不利影响。对冠心病采取及时治疗的方案促进患者预后是当前治疗的重点。现阶段临床首选药物治疗,而应用冠心病治疗药物有许多种,且各个药物作用各有优势,临床实践发现,单独用药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且长期用药下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从而给患者治疗造成影响。因此临床逐渐选择联合药物治疗方案,研究发现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 我 院 收 治 的5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患者女13 例,男12 例,年龄52 ~75 岁,平均年龄(56.74±3.85)岁,病程1 ~5 年,平均(2.07±0.26)年。研 究 组 患 者 女12 例,男13 例,年 龄55 ~78 岁,平均年龄(57.55±3.61)岁,病程1 ~6 年,平均(2.09±0.2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认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近期未服用过相关治疗药物;③患者与家属均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与系统性疾病;②严重精神疾病与认知障碍;③药物过敏与过敏体质;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与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d,对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10)按照0.1 mL/10 kg 的用药剂量进行用药,时间连续5 d。对患者用药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按照75 mg/d 的剂量持续对患者用药。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其他药物用量同上,盐酸替罗非班(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取5 mg 盐酸替罗非班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对患者行静脉滴注,维持0.4 ~0.8 mg/(kg·min)的速率。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75%,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至50%~75%,临床症状好转明显。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心绞痛发作频率<50%。(2)利用国际通用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 指数(BI)评分。(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5)观察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检测统计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NIHSS、BI 评分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BI 评分情况比较(±s,分)

2.3 两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s)

2.4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个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用药治疗后,研究组LVEF、LVESD、LVESDD 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发生顽固性缺血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顽固性缺血2 例,新发心肌梗死2 例,少量出血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3.讨论

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血管狭窄严重时阻塞动脉血管,从而出现严重的心肌功能障碍,常见的有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文化也有较大改变,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熬夜作息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损害。

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冠心病已经出现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加上我国人口模式逐渐向老龄化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这对于我国人口素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肌、呕吐、心前区不适、心绞痛等情况,若不进行规范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动脉血管血流阻断,出现变异性心绞痛,严重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与心理压力,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医学上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掌握,一般来讲家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肥胖等都可导致冠心病发作。当患者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可能会引致脂质类物质粥样堆积,动脉内膜沉着大量的血液脂质后会形成斑块,长此以往,斑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影响血管内的血流通过速度,引发心绞痛或心脏供氧供血不足,形成冠心病。治疗冠心病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溶栓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临床针对冠心病的常用的治疗办法,经过手术后患者冠状动脉的管腔能被有效疏通,能较好地改善心肌血液循环,有效消除管腔狭窄,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消除患者临床症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常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联合使用,对患者用药后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显著,能缓解心脏部分区域缺血,但是该药物的治疗机制比较单一,只能控制部分途径的血小板聚集,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经常选择联合用药稳定患者病情。

低分子肝素是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时常用的抗凝剂,能预防静脉血管形成血栓。阿司匹林在治疗冠心病时应用广泛,在镇痛消炎的同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其能结合乙酰化血小板内环氧合酶活性部位,抑制血栓素产生,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也是临床用作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该药物能使出现痉挛的血管恢复正常能预防血栓形成。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在血小板聚集的后期通路精准作用在GP Ⅱb/Ⅲa 受体交联位点中,抑制凝血因子产生,从而降低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促进血管内皮更好的恢复。盐酸替罗非班进入机体后能加快冠状动脉处的沉积斑块硬化速度,是斑块尽快得以稳定避免形成血栓,预防心肌梗死,使患者心脏供血恢复正常。盐酸替罗非班能消除形成的血小板血栓从而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处病变,改善心脏供血循环障碍,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给,能消除病变部位的血栓,减轻心肌供血负荷。盐酸替罗非班对ACS 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中有明显优势,对动脉局部局势细胞迁移、增殖、炎性反应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中,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NIHSS 评分及BI 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明显。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盐酸替罗非班对恢复神经细胞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能使受损神经逐渐恢复。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患者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较好,在血小板激活中进行介入,抑制炎症因子、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对微血管痉挛作用明显,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盐酸替罗非班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本文研究中,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盐酸替罗非班在心绞痛症状改善与心功能指标改善上可以发挥出显著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盐酸替罗非班可以对糖蛋白受体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进行阻断,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控制病情症状,改善心绞痛,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等情况,提高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盐酸替罗非班能抑制血小板在激活过程中释放的缩血管物质,抗血栓作用明显,对心肌的供血循环有很大的改善,增加对缺血处的血液灌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本次观察例数偏少,还有待于继续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罗非班盐酸心绞痛
盐酸泄漏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