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2022-07-24 12:08贺雯婧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以近五年(2016-2020)发表在CNKI上以“生态翻译学”为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从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研究主题、硕博学位论文总体概况和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成果四个方面,对近五年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分析,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统计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11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36

一、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基于翻译学和生态学两门学科构建的一种跨学科译学理论,在21世纪生态学术思潮全球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将翻译学研究纳入生态学这一有机探索系统。从生态学视角纵观和解读翻译活动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翻译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2001年,中国学者胡庚申在第三届翻译家论坛上宣读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等生态学术语引入译学研究领域。2008年,胡庚申在《生态翻译学解读》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而今,生态翻译学已演变成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范式,受到了许多国内外译界学者的关注。当前,国内的生态翻译学研究已开展了二十年,近几年与其相关的研究热度高居不下,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拓展。已有学者对前十五年相关学术成果加以总结,因此,本文以近五年(2016-2020)发表在CNKI上以“生态翻译学”为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从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研究主题、硕博学位论文总体概况和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成果四个方面,对近五年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分析,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二、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于2021年3月10通过学校图书馆网页进入中国知网,输入“生态翻译学”,并紧紧围绕这一关键词对发表日期位于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的相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图书专著等进行检索,之后进行人工校对与统计。结果表明,近五年发表的生态翻译学相关文献总计1634篇,所获主要数据如表1所示。诚然,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远不止于此,但考虑到CNKI在国内学术界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检索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最近五年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三、五年文献计量研究

(一)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检索发现,会议论文、报纸文章、图书专著等数量较少,无明显规律可循,因此,上述文章类型并非本文关注焦点,仅对期刊论文和硕博学位论文进行系统梳理。最终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发表在CNKI上的相关期刊学术论文总计1213篇(包括33篇英文文章),论文发表数量大体呈逐年增加的特征(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2016-2020年有关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期刊论文各年度发表数量均超过200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其中,胡庚申发表了11篇生态翻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进一步推进了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内涵式发展。尽管生态翻译学已经发展了二十年,但近五年与其相关的研究仍是译界研究的热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生态翻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话语体系,其理论内涵在不断扩充和延展;二、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其核心术语和基本概念解释具体翻译现象,应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三、发展中的质疑、追问、回应、交流为生态翻译学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使其得以生生不息。

(二)期刊论文研究主题

为了更加清晰呈现近五年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对检索到的有关生态翻译学研究的1180篇中文期刊论文进行了进一步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主题:对生态翻译学研究展开的综述/评论、对生态翻译学进行的理论探讨、运用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开展的实践应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研究。相关研究主题的论文发表数量分别为28篇、57篇、1007篇和88篇,在发表的论文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37%、4.83%、85.34%和7.46%(如表2所示)。关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无论是在实践应用方面,还是在综述/评论、理论探讨和教学研究方面,都引起了译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短短五年间,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对生态翻译理论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实践方面的论文数量远高于其他三个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究其原因,一是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能够用于研究、分析译例;二是部分学者随意套用相关理论进行实践研究,存在一定功利心理。

(三)硕博学位论文总体概况

能够体现译界对生态翻译学的关注,特别是能够体现生态翻译学进展的另一重要标志是,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的硕士和博士运用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指导撰写学位论文[1]。因此,有必要对近五年CNKI上与生态翻译学研究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进行統计分析,从而了解国内高校研究生在生态翻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以及硕博论文的总体概况。检索发现,近五年无相关博士论文上网,相关硕士论文总计上网404篇,各年度论文上网情况如图2所示。与前十五年相比,近五年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来撰写的硕士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这表明全国已有许多高校的硕士能够独立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间接为该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贡献。理论的生命正是在于不断地关注和应用,而年轻学者的加盟又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这正是理论的活力和学术发展的续航力之所在[1]。

(四) 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成果

统计表明,2016-2020年期间以生态翻译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发表数量总计24篇,刊发情况如表3所示。近几年,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诸如《中国翻译》《上海翻译》,接连推出生态翻译学研究专栏,集中发表生态翻译学论文,学术成果产出持续不断。《上海翻译》 2020年第四期推出了由胡庚申主持的“生态翻译学”专栏,刊登了三篇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包括《基于生态翻译学的重译动因研究》《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对外宣传交际效果刍议》 《适应“绿色发展” 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其中,《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一文,开辟了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此外,《中国翻译》2020年第五期也推出了由胡庚申主持的“生态翻译研究专栏”,其主题为“生命-生存-生态:生态翻译学“三生相”研究。该专栏刊登了《文本移植的生命存续:“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译者研究的问题转换与生态定位:生态翻译学视角》《再论翻译生态环境》三篇文章,表明“三生”主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生态翻译学本体论研究的深入展开。

四、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进展

(一)理论性研究不断深入

自提出生态翻译学后,胡庚申便专注于该研究领域,建立起了生态翻译学的术语概念体系,如:“适应/选择”“译者中心”“翻译生态环境”“三维转换”“生态理性”等。随着生态翻译学框架体系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该理论的研究队伍中,不断拓展和丰富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及范畴。近五年,生态翻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生态范式”“翻译生态环境”“三生”主题、“四生”理念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成果。于21世纪初悄然兴起的生态翻译学进一步推进了翻译研究的“生态转向”[2],学理路向朝着“生态范式”演进,《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一文从全球性生态学术趋向视角探讨了翻译研究面临的“范式危机”,并对“生态范式”进行了理论构建[3]。

新论踵出,理学精进。中西译学理论的发展不仅在于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认识,也在于对原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诠释[4]。《再论翻译环境》一文对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生态环境”做了进一步探讨,图示并描述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体系,借用典故阐明了文本的翻译转化过程,并指出“翻译生态平衡”相关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5]。

近几年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表明生态翻译学具有广阔的阐发空间和发展前景。

(二)应用性研究成果显著

理论的生命既在于创新,也在于应用,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从CNKI检测到的数据表明,近几年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运用该理论展开的应用研究。其中,大多是对译文文本的分析,主要有:字幕翻译、旅游翻译、外宣翻译、公示语翻译、文化负载词翻译、名家译作分析、译本对比等。其中,金丹、果笑非分析了生态视域下的外宣翻译,认为“三维转换”能够有效实现且平衡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整合[6][7]。

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所涉及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绿色翻译”是基于生态翻译学近十多年研究的一个衍生物,专注于探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绿色理念和价值。从“绿色翻译”角度分析译例,可以看出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表达越来越凸显,体现出译者对译文“生态化”“绿色化”的追求[8]。此外,也有对译者主体性和译者能力的研究。黄晋波、刘泽海依照生态翻译学理念下的译者与“翻译群落”中其他成员存在一定对话关系,建议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转换身份,即“读者—译者—读者”,有效发挥译者主体性,提高译文质量[9]。冉海涛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译者能力,对译者能力给出了定义,并表明对译者能力的评价不应片面化,要注意评价过程的动态与平衡[10]。

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在不断拓展,这进一步证明了生态翻译学的强大解释力,有助于该理论的良性发展。

(三) 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

陈金莲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分为起步阶段和全面展开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理论的提出和构建主要由胡庚申完成,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并兼有思辨式研究和逻辑论证。在第二个阶段,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应用研究显著增多,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精进,以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11]。近几年,就生态翻译学研究而言,研究方法更趨多元化。笔者在检索过程中发现:已有学者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来研究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态势,相关文献总计6篇。另外,近几年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也存在批判性研究。一项理论要发展,必然会面临质疑之声,生态翻译学也不例外。学者尹琼穗在《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式、理论基础、理论构建、译者中心、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质疑[12],学者罗迪江对此做了公开回应,并对这些质疑涉及的观点做了进一步澄清。

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逐步多元化,这些多元的研究方法也更好地促进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

五、生态翻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一)本体研究有待加强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话语体系,“三生”主题、生态理性、生态翻译伦理、文本移植等理论视角从“无”到“有”,并且首倡“新生态主义”和“新生态主义翻译观”,这些都是对其理论内涵的扩充和延展。理论创新是生态翻译学的一大亮点,但创新之处主要由胡庚申提出,并由其个人或团队进行相关研究与阐述,且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论述的文章不多。例如:生态翻译学的关注焦点之一“三生相”,即生命、生存、生态,以“生”作为该理论的发展基石展开研究和论证[13],之后在“三生”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生之谓译”的理念,并将“生生之谓译”理解和概括为生态翻译学的本质和真谛[14],进而基于“生生之谓译”这一理念提出“四生”学说,即“尚生—摄生—转生—化生”[15],突出翻译研究“生”的取向,但目前缺乏对“三生”主题、“生生之谓译”“四生”理念这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系统阐释。因此,初涉生态翻译学的学者对相关理论,尤其是对新术语、新概念,难免一知半解,并且“生态范式”“生态理性”“生态翻译伦理”“文本移植”“新生态主义”等核心范畴具有广阔的阐发空间,后续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基于此,本文给出以下建议:第一,应吸纳并鼓励更多学者参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以目前已经提出并阐述过的研究视角为基点,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第二,研究者要对存在质疑的地方及时回应,帮助其他关注生态翻译学发展的学者真正理解其内涵,增进其理论话语体系的可解释性和可接受性。第三,译界学者可以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分享生态翻译学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样,本土译学理论才能发扬光大,彰显其学术价值。

(二)应用性研究有待拓展

21世纪以来,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国内蓬勃发展,运用该理论来探讨翻译实践的相关论文层出不穷。但通过对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关于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选题不够广泛,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影视字幕翻译”“文化负载词翻译”“旅游景点翻译”,而涉及法律、科技、医学、建筑、游戏等领域的研究较少,且理论视角比较局限,大多围绕“三维转换”“适应选择论”“译者中心”“译者主体性”对案例展开研究分析。虽然在生态翻译学中,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构成的翻译理论对于作品的呈现具有重大影响[16],但这样的研究除了案例不同,得到的结论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近几年也有研究者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析重译动因,但笔者仅检测到1篇相关文章。另外“事后追惩”也是生态翻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服务于翻译批评的发展需要,但涉及此概念的文章也很有限。

作为一个较大的译学理论话语体系,生态翻译学的每一个术语都能成为一个理论视角或研究维度[17]。《若干生态翻译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一文中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翻译教学、翻译史/译论史、翻译批评、翻译伦理和译学流派等方面提供了研究线索[17]。另外,胡庚申曾将翻译生态理性特征归纳为:注重整体/关联、讲求动态/平衡、体现生态美学、关照“翻译群落”、昭示生态伦理[18],有理由相信,生态理性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成为应用研究的一个焦点,并且能够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研究学者应该做到:第一,避免功利性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重视应用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第二,加强“生态翻译学+”跨学科深度的研究与应用,这不仅能开阔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的视野,也能拓展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围。

(三)硕博学位论文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自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后,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生加入该理论的研究队伍,并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进行学位论文写作。由于未曾检索到近五年内上网的相关博士论文,因此本文对检索到的404篇硕士论文进行梳理、分析。分析發现,对生态翻译学进行理论本体研究的论文数量偏少,绝大多数是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翻译实践的论文。相关的应用研究很多,但主要围绕“三维转换”“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主体性”“翻译生态环境”展开研究,且多数研究同时涉及上述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诚然,这些理论运用研究对理论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404篇论文中无博士论文,说明近几年鲜有博士将生态翻译学相关研究作为其博士论文选题;第二,能够推动该理论向前发展的硕博论文产出不足;第三,从事理论研究的偏少,多数是套用该理论开展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只是简单涉及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缺乏深入探究.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首先,高校应对研究生进行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强化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其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再次,多召开以“生态翻译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硕博论坛,为研究生提供了解该理论的发展新动向以及与该领域领军人物交流的平台。

六、结语

近几年,生态翻译学在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无疑是对我国翻译研究的一次有力推进。但是,在关注生态翻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其当前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这样,生态翻译学在未来才能取得更大突破,“走”得更远。迄今,肇始于中国本土的生态翻译学已走过二十年的风雨历程,经过第一个十年的“立论”“倡学”,第二个十年的“升华”,生态翻译学理论话语体系逐渐形成,在国际翻译界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在第三个十年,应致力于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翻译学“走出去”,在国际译学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R&D报告:十年研究十大进展[J].上海翻译,2011,(04):2-3.

[2]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J].中国翻译,2019,40(04):24-33,188.

[4]蓝红军.面向问题的翻译理论研究[J].上海翻译,2018,(03):4.

[5]方梦之.再论翻译生态环境[J].中国翻译,2020,41(05):20-27,190.

[6]金丹.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高校章程英译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04):86-89.

[7]果笑非.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9):107-108.

[8]胡庚申,罗迪江,李素文.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J].上海翻译,2020,(04):46-51,95.

[9]黄晋波,刘泽海.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文本英译研究——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04):235.

[10]冉海涛.生态翻译学视角的译者能力研究[J].文化学刊,2020,(12):154-157.

[11]陈金莲.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2):87.

[12]尹穗琼.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探讨——与胡庚申教授就《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中的部分观点进行商榷[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4(03):56-62,81.

[1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3.

[14]胡庚申.文本移植的生命存续——“生生之谓译”的生态翻译学新解[J].中国翻译,2020,41(05):10.

[15]胡庚申.生生不息VS心心相映——殊途同归的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主旨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9.

[16]廖廷良.论生态翻译学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1):45.

[17]胡庚申.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7,(05):1-6,95.

[18]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8(06):96.

作者简介:

贺雯婧,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实践。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微学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