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2022-08-03 08:40杨谨羽李文军通信作者
医药前沿 2022年16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筛查

杨谨羽,李文军(通信作者)

(四川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2020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救治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力,建立筛查和干预机制,实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目标,减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自2020 年8 月起,全国各省市政府的卫生健康委积极响应,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始落实。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医务人员加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为更好地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培训需求和提升培训效果,规范化培训内容,本研究对已参加绵阳市项目培训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以反映目前的培训效果,并整理培训需求和培训建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绵阳市所属辖区中区、县、乡镇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的呼吸专业相关医务人员。纳入标准:已参加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并通过理论考试愿意配合本次调查者。

1.2 研究方法

根据《四川省2020 年基层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中的培训要求,研究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呼吸系统疾病认知、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培训需求和建议等28 个条目。在调查前期,通过微信与各区、县、乡镇、社区卫生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告知调查目的,并取得知情同意和调查配合。利用问卷星进行预调查,确定问卷内容、调查对象、问卷发放方式。最终由机构负责人向本单位符合纳入标准的医务人员发放《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的培训需求》线上调查二维码。调查时间是调查对象取得理论培训合格证后的1 个月。

1.3 质量控制

问卷星问卷数据下载后由2 名研究者对数据进行核对,筛选有效问卷,剔除不完整问卷和不真实问卷,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成立研究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小组成员包括基层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培训者、呼吸科医师、呼吸科护士、基层医务人员。在调查开始前,固定1 名护士通过视频会议向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告知调查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并取得调查的知情同意和配合。由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进行纳入标准对象筛选,符合纳入标准,并向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填写前培训,保证填写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来自绵阳市所属区、县、乡镇、社区的72 家基层医疗机构(占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18.75%)的138 名医务人员。调查对象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2.14 年,见表1。

表1 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一般情况

表1(续)

2.2 呼吸系统疾病的疾病认知

以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4 个方面的10 个问题对基层医务人员呼吸系统疾病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基层医务人员对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的认知情况分别为82.25%、86.59%、91.13%和98.79%。其中39.86%的医务人员认为呼吸系统疾病都有症状表现;26.09%认为肺癌患者都有胸痛、症状;仅有76.81%认为哮喘是过敏性疾病。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特别是肺癌、哮喘的疾病认知还有待提高。

2.3 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的培训需求

在本次调查中,基层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雾化药物、吸入制剂选择、家用制氧机使用和参数调节、哮喘、吸入制剂适应证、疾病管理临床经验分享、疫情防控、雾化适应证、肺功能临床操作的培训需求占前十位。基层医师、护士和科室行政管理者对项目培训需求较高的内容,见表2。疾病诊断 临床指南 63 88.73 32 96.97 32 94.12

表2 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项目培训中需求较高的内容

表2(续)

2.4 基层医务人员对培训的建议

基层医务人员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提升的3 个方面对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培训提出了71 条建议,主要建议体现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提升3 个方面。培训内容:早期肺功能普查、筛查,检查检验报告解读(CT 影像图像、血气分析、肺功能),肺功能检查仪器临床使用指导,临床经验分享;培训方式:增加培训次数、频率,临床实践操作,线上线下(可反复观看);培训效果提升:从领导层面增加对培训的重视、落实,上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建立上下级医院互联网医疗、转诊等渠道。

3.讨论

3.1 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

呼吸系统疾病被WHO 列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治疗和疾病管理的认知还有待提高。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的规范缺乏,特别是肺功能检查普及力度不够、疾病防治能力严重欠缺。2015 年,我国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约9 990 万,且农村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城镇。因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早期筛查、干预能力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中基层医务人员对肺癌疾病认知较低。除此之外,基层医务人员对哮喘疾病认知也相对较低。可见,基层医务人员需要提升疾病认知和专业能力对肺癌、哮喘患者进行诊治和管理。

3.2 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的需求

自2020 年10 月起,我国各省市相继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其中,北京朝阳医院的培训内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疾病、肺功能检查、肺功能结果解读、肺功能临床操作;广东省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操、肺功能仪;四川省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操作演示。整体来说,各省市主要由上级医疗机构专家根据文件要求制定培训内容,主要体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疾病诊治,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操作和报告解读等方面,通过集中理论和操作授课的方式开展培训。本次调查中,基层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较高需求中还涉及雾化用药、吸入制剂、家庭氧疗等。

肺功能检查是本次培训的重点项目,其在基层呼吸功能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护士在利用肺功能检查仪进行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本次调查还提示,对肺功能检查的培训应考虑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保证准确的肺功能检查结果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故基层医疗机构可考虑利用当地的呼吸内科治疗医疗控制中心资源,对疑难结果进行反馈,寻求专业意见,提高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分析和疾病诊断的质量。建议可从医院管理者层面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利用互联网和远程医疗对基层医院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对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的效果。

用药管理也是基层医务人员较高的培训需求。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治疗药物少,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低。在群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长期用药治疗(吸入制剂、雾化用药)、长期家庭氧疗的认知不足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应发挥分级诊疗中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承担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早期筛查、长期管理的任务。掌握雾化适应证、家用制氧机使用和参数调节和吸入制剂选择的专业知识是本次调查中的培训需求较高的内容。由此提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可增加用药管理、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氧疗管理的内容。

3.3 基层医务人员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的建议

基层医务人员对培训方式的建议中提出增加培训的次数、频率,可以看出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单次培训可能不能充分满足基层医务人员对疾病诊断、治疗、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需求,这可能是因为参与培训者只占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的极少数,通过面授方式导致培训受众较少,增加培训次数和频率可使更多的基层医务人员获得知识和技能。基层医务人员中还提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初级职称者占50.72%,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相对欠缺,面授方式不利于反复理解。因此,建议以线上短视频等方式呈现培训内容,以利于更多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培训内容。

综上,建议在今后的《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中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雾化药物、吸入制剂选择、家用制氧机使用和参数调节、哮喘、吸入制剂适应证、疾病管理临床经验分享、疫情防控、雾化适应证、肺功能临床操作等内容,特别是检查结果报告的解读;增加线上培训资源,利于培训者多次观看;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效果,应加强政府和医疗机构管理者对培训的重视,保证参与度;建立上下级医院联系,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