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展

2022-08-17 06:42江西省丰城市杨柳湖小学徐文燕
华夏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方法

江西省丰城市杨柳湖小学 徐文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学生逐渐认识越来越多的生字,对语文有了更多的理解。所以,阅读作为一种工具性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满足自己更多探索的愿望。语文教学的整个组成过程中,阅读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也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阅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和地位,制定系统的、整体化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主要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实践。

一、提高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要善于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保持更强的注意力,并且能够有更多的联想和自己的思考。所以,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让学生掌握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他们阅读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效果较差,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带着独立的思考进行阅读,可以引导学生从古人读书的例子上进行学习。古人曾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学习古训,可见古人在学习中对于阅读是多么重视。这充分说明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传授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更强的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长期以来,他们可能积攒了很多对世界的好奇,通过阅读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与疑惑可以逐渐被解决。所以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的兴趣可以被充分调动,教师要选择那些他们比较好奇和关心的内容,让他们完成阅读练习活动。阅读是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伙伴,也是一项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工具。当然,小学生也逐渐体会到阅读是他们的好朋友,能够陪伴他们快乐地成长。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语文学科自身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的价值,让他们热爱阅读,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长期积累出来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也是教师主导之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他们的能力才能逐渐提升。在课堂上,对于抒情性较强的散文,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进行思考,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甚至是“突发奇想”教授说明文时,要求学生通过文章找出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征;教授议论文时,启发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对阅读的技巧会掌握得越来越扎实。如果只是听教师讲,学生很难有共鸣,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发训练自己的技巧并且应用,这些方法才能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技能,用得越来越顺手,这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二、丰富学生阅读学习的手段和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调节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让他们高效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人生刚刚开始,没有丰富的阅历,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美感,成人可以很容易捕捉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学生较难产生类似的感受,这种“不理解”,导致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显得心不在焉。应用多媒体的方式能够形象直观地给学生带来互动的感觉,调节学生在阅读时的状态。特别是音乐和图片、视频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资料,激发联想,比单纯的文字阅读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多媒体阅读的方式只能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阅读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因此,让小学生通过常规的阅读方式开展阅读活动才是我们主要提倡的。

(二)读、练、说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获得提升,需要经过综合的训练,而且阅读活动能够增强他们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在一堂完整的语文教学中,要将朗读与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叶圣陶先生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视训练。”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僵化刻板地完成一些阅读朗读的任务,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提升。阅读和写作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是联系在一起的,热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会比较强,而且认识更多的生字,写作的时候也经常能有“神来之笔”。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切实有效地进行说话与写作训练,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品味,设计多样灵活的训练。另外,低段学生要注重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为一体。

(三)组织阅读兴趣小组,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阅读这件事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话,他们能够充分享受自主阅读的过程。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分享,如果组成阅读兴趣小组,让一个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的话,他们更能够围绕阅读当中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进行分享和讨论,所以阅读兴趣小组可以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形成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训练,让孩子们能够在这样的模式下获得更多的启发,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学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一)让学生高效阅读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自然会导致阅读效率下降,也会挫伤他们的信心。所以,要让学生高效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尤其是阅读速度和朗读节奏的变化等,让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的需要变换不同的阅读方式,从而让阅读更加高效。特别是在完成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学生更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快速地找到正确的答案,提高分数。而学生在平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阅读时,可以不考虑速度的问题,充分享受阅读的过程。

(二)加强阅读的有效反馈

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从阅读材料本身就能够获得很多的反馈,而这些反馈经常是知识层面的成果。同时,学生在完成一些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可以从教师的批阅当中获得更多的反馈。教师一方面通过单独批阅给学生进行反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讲解的方式,给学生反馈。这些都是为了给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肯定学生在阅读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成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加强反馈环节,让学生从阅读中收获更多。

(三)对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个别指导

小学生在阅读方法技巧的掌握方面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很用心,教师讲过的方法,能够主动使用,而有的孩子可能把心思放在了别处。考虑到学生学业的发展,教师要特别注重给那些在学习习惯方面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让他们逐渐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在阅读以及其他的学习活动中事半功倍,所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督促,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之下,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迅速地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结合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要注重给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之下,逐渐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要注重向小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掌握技巧和方法的同时,高效地阅读获得更强的满足感。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活动要按照计划科学开展,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