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策略

2022-08-17 06:42山东省青岛市台东六路小学王红娟
华夏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作文语文

山东省青岛市台东六路小学 王红娟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高段学习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段作文教学正是在低段看图作文以及简单作文的基础之上讲究思想、技巧和主题相融合的较为复杂的作文教学过程。因此,为让学生有事情写、有感情抒发、有话去说,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从大自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各种书籍和网络中寻找相关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放飞学生的写作心灵,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整个教学环节的一个重难点就是高年级作文教学。作文能力不但能够体现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帮助其表达想法、抒发情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作文教学的针对性设计,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其语文学科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对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

一、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学生作文兴趣不高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具有局限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采用灌输的作文模式,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往往只是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模板,简单讲授作文思路,然后通过默写、背诵的方式对学生作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缺少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缺少感情,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作文思维的培养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学生素材积累不够,生活经验缺乏

在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指定一个题目或题材,然后让学生通过开放思维和想象,以及学习优秀作家、文人的作文构架和方法进行写作,最后教师再评阅作文,提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效果。然而,由于学生的作文内容大多数是东拼西凑起来的,缺少完整性,感情色彩不够丰富。再加上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其作文素材积累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文内容,在作文时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文章因缺少情感而僵硬,从而使得作文水平难以提升。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师生缺乏沟通

大多数教师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环节中,常常通过以板书的形式简单讲授,灌输一些修辞手法和作文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这种缺少创新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也往往是机械记忆,缺少思考分析,难以准确把握作文重难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日常生活同作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也使学生的作文出现脱离实际等问题。

二、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生活体验,提高作文兴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兴趣点来对作文学习方式进行探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注重生活体验。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高段学生活泼、好奇等特点,带领学生去自然中寻找作文素材,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展开充分观察,并且将自身了解的自然现象转化成语言、文字,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冬天银装素裹、雨雪纷飞。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作文时加以运用,避免用缺少素材而凭空想象、胡编乱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例如:组织学生共同观看一场电影,然后结合自己对主人翁及其相关事件的认识,写一篇观后感;还可以设计各种比赛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比赛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表现及感受进行作文,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意识和作文水平等。

除此之外,对于学生不善于观察这一点,教师要多多留意并加强关注,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例如:对于“我身边的人”这一作文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身边亲近的、特殊的人进行回忆,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受心灵的触动,然后向同学和教师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在作文时各种素材就会涌入脑海,文章也会充满趣味性、真实性和真情实感,学生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作文带来的魅力,作文质量和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优化教学方式,积累作文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原始材料,合理运用素材不但能够使文章充满感情色彩,而且可以使文章内容饱满、结构优美,充分吸引读者的目光。然而,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因为缺少素材的积累,在作文时毫无头绪,甚至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作文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素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材积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教材上所选录的课文都是经过不断检验、反复挑选的优质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营养”进行充分吸收,运用教学资料积累素材,化为己用、推陈出新。二是通过观看人物传记、电影等积累素材。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功勋》《感动中国》等视频资料,了解英雄人物的特殊经历,在写作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使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得到增强。三是参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启发学生把个人感受记录下来,使文章内容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四是博览群书。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图书漂流”等阅读活动,使学生欣赏各题材作者优美的文字,学习表达技巧,与伟人跨时空对话,感受各地风土人情,了解中国之外的地球……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使学生的作文素材逐渐丰富起来,在作文时加以合理运用,那么学生的文章质量一定会稳步提升。

(三)师生加强交流,传授作文技巧

在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成效。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生活中同样要加以重视。教师通过对于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行充分了解,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评价和指导,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启发作文灵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作文技巧的传授,可以分几个阶段完成一篇作文的教学,在每个阶段提醒学生应注意的方面,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印象深刻,正确使用写作技巧去进行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要完成一篇作文,首先需要认真审题,然后对中心思想进行确定,从而选取同文章有关的素材进行写作,在不偏离文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使作文充满特点,富有感染力,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小学高段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活跃期,在写作文时常常出现一些天马行空的现象,空话较多同时缺少实际意义,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据可依,缺少正确的作文指导,只能胡编乱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命题。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命题题材要灵活多样,在写命题作文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2)范文。学生通过模仿能够对作文模式进行基本了解,教师再对结构、内容等要点进行强调和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事例进行描述,把别人的优点化为己用。(3)阅读。引导学生适时、适量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充分体会“真善美”,丰富自身的思想情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努力完成学科基础教学目标,而且要注重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注重生活体验,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熟悉、擅长的形式去进行表达,激发写作动力,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文章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魅力。同时,教师要加强写作技巧的传授,注重情感交流,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断提升。做好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工作,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个人而言也是受益终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作文语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