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实”,着眼于“活”
——探析习作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书写真实生活

2022-08-17 06:42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
华夏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教学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 张 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指导时要淡化技巧,选材上要基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人事物景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杜绝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基于理念认知,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素材的选择应从生活入手,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真实内容来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对习作教学颇有偏好,现就如何通过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谈只言片语就教于方家,权当抛砖引玉。

一、巧激趣,丰富生活

响彻教坛的经典之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教学的指导原则。一切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学生失去了兴趣,习作教学难教难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薄弱之处。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成了习作教学的重任。事实上,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对可知可感的现实生活就会萌生出表达的欲望,迸发出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吐为快。

(一)玩玩写写

如果说学是学生的天职,那么玩就是孩子们的天性。习作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真实生活中选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常常带领学生做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你画我猜等。每次进行游戏时,我都事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及时地把游戏过程及场面具体写出来。如:带领学生玩“你比画我来猜”的游戏时,为了让学生的习作凸显真情实感,活动伊始,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要留心观察参与者的动作,揣摩心理活动以及观众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全过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写下来。最后,把写好的文章或片段分享给大家,看是否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轻松愉快地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进文章,将游戏过程写得详细具体,真实有趣。

(二)看看写写

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们习作的源泉。教师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用眼睛“拍照片”,用脑子“过电影”,用“彩笔画图画”。学生在经历观察、描绘、叙述、总结等过程后,能够真实地描述出大自然的迷人之处,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比如:让学生以“这儿真美”为题进行写作时,我事先向学生明确了写作题目和写作要求,然后带领学生走向秋天的田野。我让学生观察田野秋光,体会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田野里逮蚂蚱、追蜻蜓、捉蝴蝶,体会玩耍的乐趣,还让学生和农民伯伯一起除草、浇水、施肥,体会劳动的滋味。学生尽情地呼吸着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欣赏着大自然中的美丽风光,感受着在大自然中玩耍和劳动的快乐……实践出真知,美感生灵性,有了大自然这本无字书为学生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他们笔下的文章自然精彩生动、情真意切。

二、用媒体,再现生活

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它能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融为一体,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能够为学生营造“说真话,诉真情”的习作空间,尤其是能够再现生活画面。

(一)看图片——唤起生活回忆

在习作教学中,图片生动活泼、色彩鲜明,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生活画面,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比如:指导学生进行“我学会……”这篇习作时,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了弹钢琴、挤牛奶、借阅书籍等图片,让学生看一看照片中的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事情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了哪些技能和本领,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写出来和同学分享。

(二)听声音——创设生活情境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作为习作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听声音想象画面,再将画面还原成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城市的孩子对农贸市场并不陌生,但如果让他们把逛农贸市场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他们却觉得无话可写、无从下笔。因此,我事先用手机录下农贸市场上繁忙喧闹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交易声,各种车辆的行驶声,人们的欢笑声。教学时我播放音频,然后提示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哪儿留给你的印象最深?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此时,学生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农贸市场上繁华热闹的情景,或抓服装摊重点描述,或抓水果蔬菜摊重点描述,或抓日用百货摊重点描述,由此会联想到城市生活日益美好,油然而生出一种幸福感。最后让学生整理思路,加以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农贸市场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此时,学生“情动而辞发”,轻松自如地写出了文从字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放视频——展示生活画面

在习作教学中,视频能将生活情景适时呈现。教师在选取视频情景观赏时,要贴近生活实际,能够唤醒生活的原型,以此激发表达欲望。而且,视频具有可控性,即在人的控制下能反复播放,慢放或定格,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供了方便。

比如:在学校举办拔河比赛时,我事先把比赛的过程用手机录制成视频。习作课上,让学生写一篇“记一次拔河比赛”的文章,并明确提出写作时要注重场面描写。指导习作时,首先我让大家回忆拔河比赛的情景,然后播放视频。当屏幕上一幅你争我夺、呐喊助威的热闹场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我及时出示了以下问题:赛场上的场面怎样?比赛双方同学的动作、神态有何特点?比赛过程中双方同学的动作、神态有什么变化?啦啦队、场外观众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看完整视频,有了总体印象后,我又把比赛过程中双方同学的动作、神态,以及场外观众的表情慢速播放或定格在某一精彩画面上,让学生细细观察。此时,声、形、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学生神情专注,思维活跃。最后我再指导学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做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习作的情境,激发了习作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了“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三、多活动,记录生活

小学生天生爱动爱玩,教师以此为契机,可以多设置一些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由此生发的所思真切,所想真实。

(一)记录校内生活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班集体如同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为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创造条件。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的题目是“有你,真好”,批改学生习作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平铺直叙,缺少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作文,我特意召开了“不想说再见”的主题班会。开课伊始,我声情并茂地导入:“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你看,你们变高了,你们变美了,但是无论怎么变,有一样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我们六年来结下的深厚友情。”接着我又播放了一首学生喜爱的歌曲——《朋友》,并伴以激情解说,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拉开学生记忆的帷幕,使学生追忆难忘的小学生活,再现六年中与朋友相处的一幕幕动人情景。有了活动引路,学生很快写出了感人肺腑的文章,纷纷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之情。

(二)记录社会生活

社会上的经历见闻也是学生习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会有话可说,就能记录他们新鲜的收获,真实的感受。比如: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在上学途中不幸被汽车撞伤,当路旁行人袖手旁观时,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家长恰巧开车路过。他挺身而出,将这名学生送到医院急救,并替学生交了住院费,又打电话告知了其家长。得知这件事后,我决定把它作为一次练笔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雷锋”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当小记者,调查采访身边的好人好事,然后以“感动”为题进行习作。学生积极踊跃,悉心寻找,认真采访,用他们稚嫩的笔写出了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弘扬了“雷锋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就是它的生命。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一定要立足于“真实”的要求,把着眼点放在“生活”之中,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回味生活,让学生能写真事,敢吐真言,乐抒真情,让缤纷的生活成为精彩的习作之源。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生活感悟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无厘头生活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