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伴CI患者行血清CRP、CysC、HbA1c、Hcy水平检测临床价值研究

2022-08-23 05:02池晓凤戴琴陶晓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7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池晓凤,戴琴,陶晓军

(高邮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高邮 225600)

0 引言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年人数据的增加,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递增趋势。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大大增加疾病治疗难度,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效果。脑梗死(CI)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血管类并发症。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T2DM伴CI的具体发生机制,多数研究显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存在密切关系[1]。糖尿病患者机体持续高血糖状况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主要与机体中生物蛋白物质水平密切相关[2]。本研究主要探讨T2DM合并CI老年患者中行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60例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T2DM合并CI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患者性别: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2(68.54±2.49) 岁;BMI:18.14~29.51(25.40±2.39)kg/m2;合并疾病:冠心病14例,高脂血症20例,高血压46例。收集同期入院诊治的60例T2DM患者资料纳入T2DM组。患者性别:男36例,女24例;年龄:61~83(68.58±2.65)岁;BMI:18.24~29.75(25.55±2.10)kg/m2;合并疾病: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22例,高血压43例。收集同期入院健康体检60例健康者资料纳入对照组。患者性别: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0(68.62±3.52)岁;BMI:18.30~29.88(25.67±3.19)kg/m2。三组纳入者年龄、性别、BMI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观察组、T2DM组纳入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T2DM诊断标准,且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同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CI诊断标准;健康组体检结果为正常;年龄≥60岁;临床诊治或体检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Ⅰ型糖尿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严重感染、脑肿瘤、急性脑出血等;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伴有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等。

1.3 方法

实验室指标检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方法: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约10 mL的静脉血,采用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生产的TGL-K10 高速离心机行离心,离心半径为11 cm,速率为3000 r/min,时间为10 min。离心后分离获得血清,通过全自动生化仪(DW-86L386型,青岛海尔医用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Hcy(采用酶法)水平检测。通过HLCXG 全自动 HbA1c 仪进行 HbA1c (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水平检测。通过美国 BioTek 公司生产酶标仪 (Elx800 型,美国 Molecular De-vices 公司 )进行 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水平检测。应用到深圳迈瑞生物医疗公司提供的试剂盒。相关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设备、试剂盒说明书规范实施。

血糖水平检测:采用血糖仪(ONETOUCHUltra Vue型,美国强生医疗)进行FPG、2h PBG水平检测。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CUSON NX3 Elite 型,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查。患者体位为平卧位,颈部侧伸45°,探头频率为7.5MHz。检查范围:以颈动脉作为七点做纵向扫查,主要对双侧颈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几个部位进行依次扫查,距分叉位置1 cm的颈总动脉主干以及颈内动脉1cm起始段位置。

1.4 观察指标

(1)观察3组四项实验室指标(CRP、CysC、HbA1c、Hcy)检测水平。(2)观察观察组患者IMT检查结果及不同IMT厚度患者四项实验室指标水平。IMT≥1.20 mm患者纳入斑块形成组,IMT在0.90 mm~1.20 mm患者纳入增厚组,IMT<0.90 mm患者纳入正常组。(3)观察四项实验室指标与观察组患者IMT、FPG、2h PBG存在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5.0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标准差“±s”形式进行计量数据描述,比较行t检验处理,多组数据比较实施方差分析;采用百分率“%”形式描述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采用Pearson法完成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 CysC、HbA1c、Hcy、CRP水平比较

与健康组、T2DM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HbA1c水平及 Hcy、CRP水平均 明 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3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3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健康组比较,a P<0.05,与T2DM组比较,b P<0.05。

组别 n HbA1c(%) CysC(mg/L) CRP(mg/mL) Hcy(ng/mL)健康组 60 3.39±0.24 0.80±0.10 2.10±0.14 6.70±1.13 T2DM 组 60 6.10±1.03a 0.95±0.14a 7.08±1.34a 16.30±2.34a观察组 60 8.58±1.34ab 1.22±0.57ab 14.42±3.05ab 25.78±3.69ab F-13.054 24.419 29.658 28.210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观察组不同IMT患者CysC、HbA1c、Hcy、CRP水平比较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60例观察组患者中,IMT正常组18例,IMT增厚组20例,斑块形成组22例。3组中,随着IMT的增大,患者CysC、HbA1c水平及Hcy、CRP水平均表现出明显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IMT 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观察组不同IMT 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IMT正常组比较,a P<0.05,与IMT增厚组比较,b P<0.05。

组别 n HbA1c(%) CysC(mg/L) CRP(mg/mL) Hcy(ng/mL)IMT 正常组 18 6.24±1.06 0.97±0.14 7.32±1.08 17.57±1.27 IMT 增厚组 20 7.16±1.14a 1.12±0.12a 9.53±1.64a 26.88±2.14a斑块形成组 22 8.78±1.26ab 1.35±0.10ab 18.15±3.16ab 33.21±4.26ab F-8.510 10.029 24.650 30.401 P-<0.001 <0.00 <0.00 <0.00

2.3 CysC、HbA1c、Hcy、CRP 与 IMT、FPG、2hPBG 相关性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CRP、CysC、HbA1c水平均与 IMT、FPG、2hPBG 表现为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3。

表3 Hcy、CRP、CysC、HbA1c与IMT、FPG、2hPBG相关性情况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之一。T2DM伴CI会会大大增加T2D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病情控制难度,增加患者致残、死亡风险。现阶段,诸多研究均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T2DM患者并发CI存在密切联系,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机体中生物蛋白物质的水平密切相关,CRP、Hcy等最为典型[5]。因此,探讨通过观察CRP、Hcy、HbA1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提高T2DM并发CI的预测准确性,进而能够为T2DM并发症防治方案的优化提供更多有价值参与依据。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与T2DM组、健康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ysC、CRP水平及Hcy、HbA1c水平均表现为显著性更高,与健康组相比,T2DM组患者四项指标水平也表现为显著性更高。该结果表明,CysC、CRP及Hcy、HbA1c几项指标均为作为T2DM 患者并发CI的有效预测指标。HbA1c属于血液中血红蛋白、血糖非酶二者促反应后结合获得产物,在血管损伤过程中均有参与。HbA1c高水平表达可导致机体中大血管内皮结构以及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导致动脉硬化程度加重。有报道指出,HbA1c浓度超过7.5%时,老年T2DM患者的死亡分析会大大增加[6]。CysC 属于第一种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多数研究者认为,CysC 可对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组织蛋白酶影响溶酶体系统产生有效抑制,在基质的重构与降解中均有参与,因此会增加T2DM 患者并发CI的风险。而T2DM患者通常存在肾微血管病变、肾功能损伤,肾小球滤过明显增加,因此血清 CysC表达往往会升高[7]。CysC会对血管壁外基质降解参与动脉血管壁重建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动脉硬化进程加快[8]。CRP属于一种血管炎症标志物,其表达升高可诱发内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黏附因子,导致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获得激活,进而使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9]。CRP表达越高,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越严重,糖脂代谢紊乱也会随之加重。血液长时间维持在高凝滞状态,导致动脉血栓形成[10]。Hcy是存在细胞毒性的一种含硫分子氨基酸。近年来有研究显示,Hcy水平升高可促进血管炎症反应速度及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快[11-12]。Hcy高表达会对一氧化氮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进而使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以及功能遭受损伤[13-14]。Hcy高表达还会对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产生促进作用,将多种凝血因子活性激活,导致血栓形成[15]。颈动脉IMT厚度增加是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典型性特征,增厚大小可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具体严重程度。因此,经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IMT可实现对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进而预测T2DM患者并发CI的风险。本研究显示,在观察组患者中,随着IMT厚度的增加,患者HbA1c、Hcy及CRP、CysC水平表现出显著递增趋势,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四项指标与IMT、FPG、2hPBG均存在显著性关系。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CRP、CysC水平及HbA1c、Hcy水平升高均大大增加T2DM患者并发CI的发生,对几项指标进行检测,通过观察指标表达情况能够对患者CI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预测。

综上所述,行HbA1c、CysC及CRP、Hcy水平检测能够有效预测T2DM患者并发CI的发生风险,同时可有效判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