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导行 引导每一位学生发展科学素养

2022-09-07 07:53程誉技浙江临海市哲商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观念科学

◇程誉技(浙江:临海市哲商小学)

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采用“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表述,是为了更明确地表示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科学学习实践与探究中逐步实现的。在这中间学生是自己科学素养的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帮手,是引路人和促进者。对于科学课程目标的理解和领悟,是一位科学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观点。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教学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对于每一位科学教师而言,是否拥有正确的科学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他的教学能否较好地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而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较长时间的教学研修和反思感悟中逐步形成的。笔者是一位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本文是以笔者为个案,例谈小学科学教师正确教学观念的形成。

一、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观念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是在“边干边学”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1993年左右,笔者已经有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并上了许多的公开课、研讨课,而且经过层层选拔,作为本市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全省首届小学自然常识优质课评选,得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的指点。笔者从中领悟到了小学自然常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情感”,从而实现从原来的知识性教学转轨到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性教学。

2001年前后,笔者在参加教育部中小学跨世纪园丁工程“小学自然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时,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报告中介绍的一个“科学素养模型”印象深刻。(如图一)

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以及以课题等形式进行的教学研究和以全国课改实验科学(教科版)培训专家等身份参与的讲学、交流中,笔者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加深了理解,并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图1 科学素养模型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人的“科学素养”不只是“知识”一个平面,而是由“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实践(研究)”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立体化的整体。组成科学素养整体的各大要素,各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实践研究,在人的科学素养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能力(方法、过程)”,无论是学科学,还是用科学,都是举足轻重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地位重要,一个人有了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就是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不是大问题;而科学知识则是一个人科学素养发展的基础和底色。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认识的跟进,这个模型的标注也需要改进。如把“能力(方法、过程)”改成“科学能力(科学思维、方法与技能)”,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改成“科学观念(以及习惯、态度与责任)”,把“实践(研究)”改成“科学实践(与探究及其过程)”,如图二所示。科学素养中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已经被提到了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我们更应该加以重视。

图2 科学素养模型3.0

二、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为什么要强调“激趣导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笔者把“激趣导行”作为自己的治教格言。这是由于要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首要问题。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如何通过“激趣导行”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重要的选题。

“激趣”,是指激发学生科学学习、探究的兴趣(包括乐趣、志趣)。一个人的爱好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兴趣可能会变成乐趣,进而树立了志向就可能发展为志趣了;“导行”是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行为,主要包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手脑并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激趣导行”,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乐趣、志趣),引导他们自主地动手实践、动脑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情感,逐步实现科学素养的发展。

“激趣”的办法是很多的。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考虑引导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像科学家那样去学习与探究。比如: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从组织容易引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或思维冲突的教学内容(包括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等)开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适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是我们“激趣”的常用方式。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筛选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然后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和开展有效的研究,则更为重要。在课的导入部分,重视“激趣”是需要的。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激趣”,以保持后续学习研究的投入程度。如何从教师“激趣”,过渡到学生自己能发现科学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更值得每一位科学教师深入探讨。

在小学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导行”是不可或缺的。引导广大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动脑思考、用心探究,自己寻找答案、获取知识、发展科学素养,这正是科学教师“导行”的重点所在。

“导行”也是有不少方法的。比如在“激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重视引发学生有兴趣(或乐趣、志趣)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必要时提供一些学习支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研讨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注意教学的开放度把握,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主探究,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更多的实验,应该鼓励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信地“我就这样自己做”。当然,有必要时,教师可以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加学生“议一议”等环节的讨论,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帮助。教师的“导行”主要在课内,也应该适当地拓展到课外。

三、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为什么要重视“每一位”

我国的义务教育,正在不断地走向优质、均衡。习近平总书记“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号召,在要求地方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同时,也要求广大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给他们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

“面向全体学生”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落实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中。我们上课要面对那么多学生,要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教学中的“激趣导行”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具体落实时,比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主要方式的选择等等,可能应该先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但在课堂提问、汇报展示、研讨交流,特别是课堂巡视、作业指导等环节,我们要关注各个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有一个好传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方式进行。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效果、效率问题,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究。要克服有的分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戏”阶段,一些学生只是图个热闹而已,没有进入学习和思索状态;有的分组合作,出现了学优生是绝对的“主角”,而学困生经常成为“小观众”“小陪客”的现象。要改变这些现象,应该进一步建设好合作小组,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努力把每一个小组建设成真正的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的小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要引导每一位学生发展好科学素养,就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必须尽可能避免在有意无意间“打压”或“阻碍”了一些学生的发展;对于那些爱钻牛角尖、常常异想天开、喜欢质疑问难的学生,科学教师更要注意善待和善导。

综上所述,笔者的教学观点,简要地说就是激趣导行:引导每一位学生发展科学素养。这一教学观点,不仅是研修学习的体会收获,更是长期教学实践和研究思考的心得,当然也是笔者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有而且能够有自己的正确的教学观点。只要大家坚持认真学习、大胆实践、积极研究、日积月累,终会水到渠成。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觉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是要关注和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继承和发展中与时俱进,主动梳理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观念科学
维生素的新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