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的四种思路

2022-09-07 07:53侯宇辉广东深圳坪山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建构概念科学

◇侯宇辉(广东:深圳坪山实验学校)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概念是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掌握必要的科学概念对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概念教学,是在教学中突出基本概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以科学概念表征知识,从而组建科学知识。科学概念可以是一些自然的语言,如动物、植物、水资源等,也可以是运用一定的语言规则,由科学家建构的更复杂的知识结构的表达,并且与数据、方法、理论和其他概念相连。在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时,教师尽可能地让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新概念之间发生联系,形成认知冲突,实现自我建构。新概念生成后,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将新概念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科学概念的学习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探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概念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关于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有两个趋势,一是围绕核心概念组织课程内容,二是基于学习进阶确定学段分布。这两个趋势直接影响了课程标准。在我国,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步得到家长和学校的更多关注。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多,教学难度大

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共分为4 个单元,每单元包含8 小节课程,共计32 学时。这部分内容体量较大,五年级学生利用每周的两节科学课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间非常紧张。这种快速的、压缩的课程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不利的。

根据教材所涵盖的内容,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整体难度偏高,一些重要的概念不只需要学生简单了解,更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互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却是学生对这种信息的盲目汲取,导致很多学生常常在学习过程中弱化书本的意义。而家长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比较低,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学段教学要求并不匹配,学生整体基础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二、科学课堂概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小学科学中科学概念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一项专题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总体合格率为48.2%。这项研究说明,我国小学生在科学概念的学习上还存在严重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概念传输给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讲授再让学生加以记忆。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前概念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已经对相关知识有了模糊的概念,教师如果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教学,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除此之外,应试教育带来的填鸭式教学也是影响概念教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带着更强的目的性,即“为成绩而教”,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结果,为了加快教学进度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这就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认知能力不匹配,仅仅只是将所谓的“概念”背下来了而已,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概念。

2022 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给出了13个核心概念,并分解为很多个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再被分解为细化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内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地分布在各个年级的科学教材中。在这些知识点的背后,隐藏着一张知识网,且不论学生,就是很多教师也都没有梳理好这些知识的网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科学概念连贯性和综合性没有领悟透彻,进而致使在实际教学中对科学探究过程中思维和认知的发展过程挖掘不到位。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概念教学的四种思路

概念是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石。但由于现阶段概念最后的呈现仍是依靠学生机械地记忆,所以容易忘记,即使勉强记住,也不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持续学习。为了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科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实施就很有必要。在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新概念之间发生联系,形成认知冲突,实现自我建构。新概念生成后,应当要求学生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将新概念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每一节课小概念的认知到大单元的概念系统的建构,需要有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加以支撑。从国际教育领域发展趋势到国家政策引领,再到每节科学课中学生真实的反馈,都是我们进行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的动力。

上述在科学课堂和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加以解决。本文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为例,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思路。

(一)以追本溯源理解概念

科学概念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段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是很深入但是需要学习的知识面很广。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只有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概念,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从课程来讲,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的课程,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概念的来源和应用全都与生活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概念并不是不切实际高深奥妙的一个词语,概念从开始就是源于生活的;要多从实践出发追本溯源,从生活中去挖掘概念,比单纯死记硬背要有用得多。这种方法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概念,更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

以《种子发芽实验(一)》为例。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是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植物的生存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如果单纯地把这些概念罗列出来教给学生是很枯燥的,且要记住的条件多,学生很难完全记住。因此,在讲解本节内容之前可以以家中绿豆的存放为切入点,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哪些条件是比较容易导致绿豆发芽的,并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个实验,在实验之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归纳出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最后再布置一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教给父母绿豆应该怎样存放才能不发芽。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概念了。

(二)以兴趣引入发现概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开始并不是为了知识而是兴趣使然,兴趣的产生会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学生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轻松愉悦地获取知识。

以《光和影》为例。本课可以以一段皮影戏作为课堂导入,学生对这种视频是充满兴趣的。在视频结束后让学生仔细思考皮影戏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怎样做到的。接着,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学习看到的视频,自己完成手影表演,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在学生完成后再总结出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这就比较轻松地完成了概念的建构。

(三)以温故习新整合概念

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要学习的概念就是新知,忽略了学生的“旧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首先关注学生脑海里已经存在的概念,这可能是模糊的正确概念,也可能是杂乱的混淆概念,整理好前概念才能学习好新的概念。此外,学习是一个从基础层次到较高层次不断递进的过程,而较高层次的学习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知识的衔接和过渡,通过“温故”的方法来“习新”,能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整合概念。

在教学《我们的小缆车》这一课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本节课的主要概念是让学生知道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拉力、重力等。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过,知道怎样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也通过日常生活中获取到的信息对拉力、重力等有了简单的了解。因此,本课可以通过“旧知”引入“新知”,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整合起来,便于理解。

(四)以畅所欲言归纳概念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往往放弃了思考,成了被动学习的一方。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对科学概念知识的吸收率会逐步下降。我们不应小看任何一名学生,学生的创造力通常是惊人的。教师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课堂交流和分享,也可以归纳出要学习的概念。

比如在教学《怎样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光与热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可以利用光来获得更多的热。有些学生会回答穿黑色的衣服,有些学生会说出中午的时候就会比较热,还有些学生会想到用放大镜聚光能够点燃白纸等。在一位学生发表看法的时候,其他同学也会产生自己新的思考。这样,学生通过畅所欲言,就把本课的概念光能与热能之间的转换以及吸热相关知识熟记于心了。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的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建立与发展是需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索、深化理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究欲望,进而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猜你喜欢
建构概念科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幾樣概念店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