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中的有效记录

2022-09-07 07:53张秀秀江苏丰县梁寨镇黄楼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事物交流科学

◇张秀秀(江苏:丰县梁寨镇黄楼中心幼儿园)

一、引言

幼小衔接课程要求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知新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知能力是该年龄段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心。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对幼儿的好奇心应从多方面进行保护,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地去发现新事物、观察新事物。幼儿的天性就是对大自然的一切现象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喜欢观察蚂蚁的搬家行为,在下雨天踩水花,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现象当中存在着意想不到的科学知识。作为幼儿启蒙者之一的学前教育教师,要善于把握自然现象的规律,在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科学知识,而不是像小学课堂那样,进行硬性灌输。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了幼儿园大班的幼小衔接课程应和小学不同。在大班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科学现象,比如在幼儿进食鸡蛋时,就可以抛出“如何让鸡蛋竖立在桌子上?”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有关的科学思考。在建楼等结构性强的游戏当中,抛出“怎样搭建才能使得楼房又高又稳?”的问题,在使用磁性教具时让幼儿认识磁铁的作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幼儿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科学教育,这些教育契机都是小学所没有的。大班教师应当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今后的小学科学课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探究与记录进行阐述。

二、大班科学活动中的探究

(一)有趣导入,提高探究兴趣

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有赖于老师激发引导并持续保持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多数教科书忽略了兴趣激发对幼儿的重要性,在课前直接进入教学或讲述的导语与活动内容关联性不大,导致幼儿对上课内容兴致缺乏,直接影响整个活动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一现象的存在,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做好课前导入环节的要求。要依靠小游戏等活动的辅助,给课堂内容赋以激情的色彩,激发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想象,牢牢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提高其探究兴趣。

(二)创设情境,提问有探究性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初始步骤。学前教育教师能否抛出好的问题,对于提高幼儿的探究欲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乌龟爬爬爬》的教学活动时,我提供了画有乌龟的平面图、手电筒、剪刀和白纸,告诉幼儿乌龟和兔子赛跑,现在累得走不动了,请你设法让它动起来。幼儿说:“乌龟画在纸上怎么能动啊,除非有魔法。”我紧接着说:“对,魔法在你利用到这些材料的帮助之下会产生噢!”幼儿在教师精心营造的启发式教学环境中,不断地体会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魅力所在。

(三)寓教于乐,探究有创新

评价一次科学活动是否优秀要看幼儿对课堂探索的兴趣能否被激发。一种充满着乐趣的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学习并亲身体会到事物形成以及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关于该事物的印象会快速加深,在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促使幼儿自主创新。

(四)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幼儿使用能够被自己所理解的语言进行事物认识表述的过程被称为探究交流。在探究的活动中,幼儿除了现象的认识和数据的收集之外,还收获了成功以及失败的经验。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和周围的人交流,阐述自己关于事物的观点和心情。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应留出让幼儿进行沟通的时间,通过同龄人之间的充分探讨形成对事物的一致认识,同时,提出对认识的疑问,指导幼儿对认识进行总结,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以“水和油”的教学活动为例,我通过让幼儿分组做实验,了解水油不相容的原理。每个幼儿小组都完成了实验之后,进行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多样化沟通,归纳出了符合幼儿心理预期的知识点。尽管这些知识点尚不够完善,但整个沟通的过程是民主和谐的,让幼儿感受到了沟通的魅力所在。

(五)拓展延伸,活动外探究

为了让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化,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只以提出问题并收获答案为目的,而是需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形成问题的循环。

三、大班探究活动的有效记录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的启蒙,不单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满好奇,还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究,帮助幼儿形成观察事物和记录数据的能力。要通过记录的辅助促使幼儿带着具体的探索目标来参加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技能。为了发挥记录的最大作用,促使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对此我们进行了关于记录的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念大班的幼儿倾向于观察科学现象并对科学现象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幼儿受到年龄的制约,不能使用复杂的语言文字对现象进行表述,因而在他们的记录中存在着许多不足。

学前教育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行为研究中发现,大班幼儿通常喜爱观察能够迅速得出结论的现象,而逃避需要长期进行观察的科学行为,并且对此类活动的记录能力较弱。大班幼儿能够借助自己的观察能力对科学活动记录属于自己的发现,但是记录下的内容并不多样且缺少目的,并且不愿意主动地进行分享,种种现象都表明需提高大班幼儿的记录水平。以何种方式有利于帮助幼儿持续地记录科学活动,下文将以“飞向蓝天”“沉与浮”“好喝的饮料”这三个科学活动作为研究案例,从记录目的、记录形式、分享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引导幼儿明确记录目的

大班幼儿观察事物的行为往往是根据自身对事物的感兴趣程度做出的,在他们的记录当中,随意、无重点、短时间是最突出的特点。以进行“飞向蓝天”的活动为例,幼儿对于观察目标没有进行明确定位,导致记录忽略了“飞得更高的条件”的重要性,更多的是记录下了纸质飞机的外观,引发了幼儿对观察目标的偏离和失误。

为了帮助幼儿能够持续地进行观察并记录,达到活动的目的,学前教育教师可使用“问题三部曲”来指导幼儿自主抛出问题,并对问题采取行动解决。

要想让大班的幼儿意识到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性,就必须加深幼儿的思维深度以及延伸思维的广度,以此来使幼儿记录下活动的要点。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活动中,幼儿围绕“怎样让纸飞机飞得更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有的说“纸质影响飞的高度”,有的说“改变折的方法会让飞机飞得更高”……通过对飞机问题的提出和分析,记录的要点应是纸的软硬程度会影响飞机的飞行高度、纸飞机的折叠方式会影响飞机的飞行高度,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影响纸飞机飞行高度的因素。对问题的指导分析避免了幼儿出现随意记录的情况,并且强化了幼儿进行记录的针对性。

(二)注重记录形式多元化

幼儿记录的形式能够展现出其观察活动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够还原幼儿在进行观察活动时的大致行为,也有助于帮助幼儿享受知识探索的快乐,收获更多的真实体验,推动幼儿拥有长时间记录的能力。但是在关于幼儿活动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失去学前教育教师帮助的大班幼儿做出的记录是固定且片面化的。由此来看,如何发展幼儿的记录能力使得记录形式多元化显得至关重要。我们从鼓励幼儿综合运用多样记录方法、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及生动形象地表现记录内容入手,让记录更加真实完整地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促使幼儿的持续性观察更加生动、有趣。

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记录手段,拥有比低龄幼儿更加丰富的记录经验,在记录活动过程中能够借助符号以及图形等等,但大班幼儿在该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还是过于简单,造成记录的内容单一且模糊化,影响了下一步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进行。图像表征、符号利用以及数据统计都是能够被大班幼儿所把握的记录方法。多种记录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培育幼儿的记录爱好,帮助幼儿的记录内容更加贴近事实存在。以“颜色变变变”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先将颜料做上不同的标记,幼儿在此活动当中仅仅进行颜料和标记的比对记录,方法简单易看。

幼儿可以选择个人单独进行或与小组一起进行记录。基于个人探索的记录就是个人记录方式,基于多数人进行的实验称为小组记录,这种记录是大家共同所有的。不同的记录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学前教育教师应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出记录方式的安排,按照具体活动同样能够进行多种记录方式的结合使用,力求在记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例如在观察蝌蚪变青蛙的活动时,需要将幼儿分成几组进行记录,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一名组长承担总结归纳的责任并向教师做出汇报。利用分组的记录方式能够使得幼儿快速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结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让记录成为幼儿观察的动力

关于教育的《指南》对幼儿的交流行为提出了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要帮助幼儿在沟通中归纳自己的知识成果。学前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器材展示幼儿关于活动的记录内容,搭建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时间的安排鼓励幼儿进行表达,指导幼儿能够以精确、连续性强的语言交流分享他们的收获。以“电线变变变”的教学活动为例,可引导幼儿展示并说明自己对活动做出的记录,不善交流的幼儿在依靠同伴以及教师的鼓励之下,会更加积极地加入记录交流当中。在进行班级整体大讨论时,教师通过投影仪,引发幼儿结合各自的记录表,从记录完整性、现象表征、色彩运用等方面大胆表述记录发现,扩大交流面,使幼儿更加大胆地分享交流。

教师在引导幼儿分享交流的同时,还要促进有效的互动,引导幼儿看到同伴记录的观点和经验的价值,让幼儿在交流分享中学习新的纪录技巧,使幼儿有所启发和收获,进一步提高幼儿认真、细致、持续观察记录的能力。例如在“沉与浮”活动中,教师选取记录完整、细致及有创意的记录表,在集体中分享、交流,发现不同。如有的幼儿说:“他的记录很仔细,每个物体都记录了一遍。”还有的说:“他用向上的箭头表示上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下沉,我一看就明白。”活动中,教师还增加了观看实验录像的环节,并提问:“看了录像,有什么新发现?”幼儿争先恐后地讲述:“我发现塑料袋是上浮的,但里面放了重物就下沉了。”“纸在没浸透之前是浮的,湿透后就下沉了。”教师在肯定幼儿新发现的同时,鼓励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观察更加细致,记录更加完整。通过有效互动,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记录的方法。教师根据记录中反映出的信息,了解幼儿科学探究的情况,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提升经验。

总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因势利导,适时教育,让幼儿体验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使孩子在快乐的科学活动中,体验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幼儿升入小学之后的科学学习和发展注入动力。

猜你喜欢
事物交流科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美好的事物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奇妙事物用心看
科学拔牙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