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实验数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22-09-07 07:53浙江温州市南浦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圆片磁力磁铁

◇张 汉(浙江:温州市南浦小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制订计划,收集、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收集证据很重要的途径是收集实验数据,科学概念的建构往往就是在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指出:“科学课的重要特性表现为对证据的追求和对证据的尊重。在教学中开展论证活动,要注重证据,突出证据来源正确,证据运用恰当,体现科学本质。做到所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不能随意修改数据,把数据转化为证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可见实验数据是学生进一步加工的原材料。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及相关课例,谈谈运用实验数据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几种有效策略。

一、追溯数据来源,培养求真意识

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为了迎合教师的想法,对实验数据作假,或者当本小组与其他组实验数据不一样的时候,就怀疑自己的数据,举棋不定,结果胡乱写下数据。这样不客观记录数据,使科学探究失去了真实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尽管学生“造”得比较像,但只要细心分析数据,还是会发现蛛丝马迹。我们要抓住契机,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获取数据的意识,即求真意识。

如《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把课堂教学聚焦在学生科学记录上,关注实验数据的获取来源。学生通过每隔2 分钟连续10 分钟测量4 杯水的温度,获取了一系列数据。在汇报环节,一小组展示的数据,其中水的温度10 分钟内每过2 分钟依次为:9℃、43℃、40℃、39℃、36℃、35℃(开始温度比2 分钟后还低)。教师就问学生为什么开始温度比2 分钟后的温度还低,学生说是在第一次记录的时候,温度计刚一放进去就记录下来。显然第一个数据是由于没有及时将温度计放在热水中出现的误操作。

再让学生观察上面的一组数据,说说还有什么发现。就有学生质疑:为什么43℃到40℃降3℃,40℃到39℃降1℃,39℃到36℃又是降3℃?于是就让记录数据的学生阐述数据的来历,该小组的一位学生说,他们在第6 分钟时忘记记录温度,为了使表格完整就写上一个比40℃小一点的数据39℃了。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注意数据获取的真实性,假如真的没有及时记,该栏的记录就空着,比想当然记录下来更科学、严谨。

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尊重事实”的重要性,通过渗透科学家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案例,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客观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在与学生分析不一样数据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数据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是每一次实验都必须是准确的。教师的评价不应只是看学生的实验结果,更应关注数据获取过程、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等过程性评价,避免学生随意更改实验数据。

二、利用不完全数据,引导归纳推理

科学课从设计实验到获取数据再到形成科学概念,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这固然是好的,但有时不“流畅”的课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课。很多时候,学生获取的数据不足以马上形成科学概念,甚至一些数据不支持本课将要形成的概念。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将科学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分析,当学生认为数据不够或不充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更多数据。如课堂上时间不允许,可以安排下一课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做。当然,课外继续探究,教师要做好跟进,如设计一些表格进行反馈等等。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物体产生声音时都有振动的现象。

物体发声尺子橡皮筋水槽音叉是否振动是是是鼓 是是

教师追问学生:“你们觉得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吗?”学生举了很多的例子,如自己在塑胶跑道上跑步时,听到声音但没有观察到振动;风吹过时听到声音没看到振动;等。学生认为声音是由摩擦产生。因为有些物体发声时产生的振动现象学生不能亲眼见到,又没有更精密的仪器让他们来观察,学生是难以在思维上接受所有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尽管在课堂上做的橡皮筋、音叉等都可以观察到振动,但学生还是坚持认为有些声音是由振动产生,有些声音是由摩擦或其他方式产生。这时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观点,也没有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在课外或者下一课时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观察橡皮筋、尺子等物体在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概念。但学生仍会想办法通过反例获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证伪”,更要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的数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不应是告知学生的,而应该通过分类、归纳让学生逐步建构起来。我们也不要急于处理学生获得的数据,而是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在后继课堂或是课外继续进行研究,寻找证据,让学生收集更多的证据,形成更多的不完全证据,开展从具体事例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推理,从而推导建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概念。

三、综合多组数据,运用重组思维

抓住数据,沿着数据进行分析,在科学课上数据用得很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难点问题,比如多个变量的实验,我们通过变多变量为单变量来做实验,获取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重组思维综合多个变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五上的《制作钟摆》一课,通过实验学生获取了金属圆片在不同位置时摆动快慢是不同的数据。

加上金属圆片的摆10厘米处20厘米处30厘米处第一次15 14 13 15秒内摆动的次数第二次16 15 13第三次16 14 13

通过分析获得的数据,学生知道金属圆片每往下10 厘米,15 秒内摆就慢1 次。最后是做一个1 分钟摆动30 次的摆,全班学生一起算出摆长应该要多长。教师追问学生: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都会找出依据。

摆线的长度50厘米40厘米30厘米15秒内摆动次数11 12 13

因为摆线每长10 厘米,15 秒内就慢1 次,1分钟就会慢4 次,所以要使摆1分钟摆动30次左右,摆线长约90 厘米。教师引导学生,如果摆动次数与30 次差一点点怎么办?学生想到前面的实验金属圆片的位置不同摆动快慢也不同,就想到调金属圆片。

制作每分钟摆30 次的摆,是这一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将在这一个环节中暴露无遗。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完成挑战,教师在备课中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1.根据前面测得的数据,1 分钟摆30次的摆,摆长大概是多少?2.摆动快了1 次,或者慢了1 次,应该怎样调整?3.如果摆动次数只差一点,又怎么调整?保证制作活动在重组思维的引领下进行,充分利用前面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得出规律:金属圆片的位置与摆线长度都影响摆动的快慢。做一个1 分钟摆动30 次的摆,调整摆线长度与调整金属圆片位置结合起来进行重组,完成挑战任务,学生既体验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重组思维能力。

四、利用“异常数据”,突破思维定式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与科学事实明显不符合的“异常数据”。这并不一定是学生操作问题,有可能是材料本身问题,也有可能是实验设计或其他问题。这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重新做的机会,对于他们自己或是其他小组,都是一次重新审视数据、重新反思实验过程的机会,会大大提高他们探究的有效性,更是学会科学思考数据的机会。学生会突破思维定式,提出合理观点,并进行初步的科学分析。

如《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一课,学生完成异极相吸叠加磁铁磁力大小实验后汇报。

第一组:首先用1 块磁铁吸回形针,结果吸4枚;接着用2 块磁铁吸回形针,结果吸7 枚;用3块磁铁吸回形针,结果吸9 枚。我们的结论是:随着磁铁个数的增加,磁力也会变大。

第二组:我们一开始磁铁个数增加,吸回形针个数也增加,但到第5 块磁铁叠加时,吸回形针个数减少,至于原因还不知道。

教师小结:看来你们对磁铁叠加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磁力的变化还有争议。这样,你们组可以重新做刚才的实验。

当学生通过增加叠加磁铁的数量来测磁力大小时,其他组都是以磁铁异极相吸的方式,叠加越多,磁力越强,其中有一组的数据是磁铁叠加到5 块时,磁力就不再增大了。这时教师让学生先分析共性的数据,让“异常数据”小组的学生换材料重新做,再让这个小组在全班学生面前汇报重新获得的数据,反思自己的两次数据并推测可能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重在收集数据,而忽视对数据的分析利用。要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与众不同的数据?知道下一步应该进行重复实验,反复验证。

在本课中,通过让学生收集“异常数据”,帮助学生整理磁力大小变化概念,突破磁铁叠加越多磁力越强的思维定式。通过整理,期望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磁力大小变化概念:磁铁相吸叠加,起初磁力会明显变大,随着叠加数的增加,磁力变大越来越不明显,直至用回形针测不出来。

总之,作为科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科学获取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数据,运用重组思维、归纳整理、突破定式等创造性思维,提出合理性观点,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圆片磁力磁铁
磁力珠
磁力不怕水
用圆片摆数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