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OBE教育理念感知用力以后《形状改变了》

2022-09-07 07:53颜大慧江苏宜兴市潘汉年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钩码橡皮筋拉力

◇颜大慧(江苏:宜兴市潘汉年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形状改变了》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对物体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能力,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力”,学生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本节课通过三个有趣活动,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从而将教师知识传授化为学生的能力。通过OBE 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学生主体互动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最终形成能力的目标转变。

【OBE教学目标】

通过OBE 教育理念,初步感知用力以后物体形状的改变;

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拉、压、弯、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的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生产的积极意义;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难点: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橡皮擦、气球各一个,海绵一块,铁丝、橡皮筋各一根,实验板一个,钩码一盒。

【教学流程】

一、第一个目标:让自己的脸变形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形状改变了》。

(板书,学生齐读)

师(拿出皮球):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生:圆形。

师:对,我们叫它球形。它会改变形状吗?谁上来试一试?真棒!这里还有那么多物体,它们会改变形状吗?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形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可以怎么做呢?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出示PPT)

你们会玩吗?那么接下来咱们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古怪最有趣,成为我们班的变脸大王?

游戏要求:两人为一组,互相做,你做我看,并说出是怎么做的。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强烈,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通过变脸游戏,变出各种搞怪形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求知欲进行思考,初步感受到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

二、第二个目标:让生活中各种物体变形

师:刚才我们是在脸上用力,脸的形状就改变了。这里还有许多物体(一根长铁丝,一根橡皮筋,一块海绵,一个带气的气球)如果在这些物体上用力,它们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谁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我用_______方法将铁丝(橡皮筋、海绵、气球)变成________样子。

师:口说无凭,我将这几样东西带来了,你们想试试吗?好,我们一起做一做。

一起来看一下活动建议:

两人一组,选取任意物品;一个学生一边做一边说:我用______办法将橡皮筋(铁丝、海绵、气球)变成______样子,另一个学生仔细倾听;四样物品全部变形则活动结束,整理材料。组长拿出材料,学生实验。

师:如何改变铁丝的形状?

生:我用紧紧抓住铁丝两侧再用力向中间弯的办法,将铁丝由直变弯。

师:往哪里弯?往哪里拉?

师:我们小朋友水平真高!用了这么多方法对物体用了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改变。虽然我们看不见力,但可以根据物体形状的改变知道它的存在。

在此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在体验中发现,在思考中获知。学生在头脑中对看不见的力产生丰富的感性认识,将原来关于力的感性认识,发展成为比较科学的理性概念,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力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三、第三个目标:使橡皮筋伸得更长

师:假如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那么你认为物体的形状会跟着变吗?比如这根橡皮筋,我用小一点的力和用大点的力拉,它会有不同的变化吗?谁先来试一试?

(学生演示)

师:橡皮筋的长短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力的大小。

师:看来,用力的大小与橡皮筋长度的变化是有关系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师:力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清楚地了解拉力的大小呢?(出示三个钩码)

生:用钩码代替我们对橡皮筋施加的拉力,钩码越多力越大,钩码越少力越小。

师:如何判断橡皮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未悬挂时,在橡皮筋下画线表示其原长,以后每一次悬挂再画线,最后再比较。

师:猜一猜,实验中橡皮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力大,变长得多;力小,变长得少。

(板书:力大,变长得多;力小,变长得少)

师:真的是这样吗?你觉得挂一个钩码橡皮筋可以伸长到哪里?

(学生手指)

师:这是我们的猜想,要知道对不对还需要实验验证。

(教师拿出实验器材,边讲解边演示实验记录的方法)

师:哪个学生说说完成这个实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学生总结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师:好,下面组长拿出钩码,进行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钩码挂得多,向下的拉力大,皮筋长;钩码挂得少,向下的拉力小,皮筋短。

师:如果挂四个钩码,橡皮筋会有多长?五个、六个......钩码个数越多,橡皮筋的长度会一直变长吗?

生:不会,橡皮筋会断。

师:因此橡皮筋承受力的能力是有限的,用的力不能超过其承受范围。

科学素养的养成、发展、提高,既要重视学生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二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充分引导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释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动手前先动脑作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培养,那么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必将随着习惯的形成而提高。

四、比较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的,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给物体施加力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来满足生活的需要。生活中有没有对物体用力来改变形状的例子呢?(学生说一说)

(教师出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方法的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第一组他们在干什么?对比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相同点:给了它一个力,形状改变了;不同点: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你喜欢哪个方法?

小结并引发思考:科技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教育不是讲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培养人的创造力,唤醒生命感和价值感,故而不是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行了,还要让他们感受现代科学知识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激发他们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五、总结反思

师:学习了这一节课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谈收获。

由以往的“你学到了什么”到现在的“你有什么收获”,反映了教学理念的转变。“你学到了什么”,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而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也有探究过程中的得失与心情,自己参与研究的态度、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感受评价。

【板书设计】

【专家点评】

本节课在学生初步认识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力的一种作用效果: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改变了。

第一个活动,玩变脸游戏。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让自己脸部形状改变。通过活动,学生初步感受到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

第二个活动,学生利用更加丰富的材料,通过“压、弯、拉、扭”等方法让气球、海绵、橡皮筋等改变形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力能改变物体形状的认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能够关注低年级学生语言描述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先让学生做示范,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让谁变成什么样子”,后面学生在回答时就能够无意识地仿照这样的句式进行完整回答。

第三个活动,学生在橡皮筋上分别挂不同个数的钩码,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感知拉力大小与橡皮筋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拉力越大,橡皮筋拉伸越长,为四年级深入探究相关内容,打下基础。这个实验,教师采用先扶后放的办法,先边引导边让学生介绍做法,最后放手让所有学生一起探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猜测—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活动的主体。

第四个活动,展示生活中人们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改变一些物体形状的例子,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科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这节课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和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

猜你喜欢
钩码橡皮筋拉力
对2022年安徽中考物理卷一道题目的商榷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生活中的小魔术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橡皮筋
自不量力
橡皮筋小妙用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预设与生成齐精彩 知识共能力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