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10-18 09:05胡红艳
大医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原体

胡红艳

(武汉工程大学医院儿科,湖北武汉 430074)

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童高发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后患儿有肺部炎症、咳嗽等表现,如未及时治疗可致患儿多个器官功能异常,甚至进展为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安全[1]。现阶段,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常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生成降低或削弱细胞活性实现治疗效果。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是指同种药物间不同剂型转换运用,有资料显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有助于降低或避免长时间静脉滴注所引发的感染及静脉推注所引发的疼痛等不适感[2],但也有研究发现,单一采取阿奇霉素治疗持续高热患儿,其症状改善效果欠佳,且易出现耐药性问题[3]。盐酸氨溴索兼具抗氧化和高溶解的作用,可加速痰液排出,提高抗菌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儿童耐药性[4]。本研究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武汉工程大学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患儿17例,女患儿14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52±1.34)岁;病程3~10 d,平均病程(6.52±1.07)d。观察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1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12±2.14)岁;病程3~11 d,平均病程(6.96±1.2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武汉工程大学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法定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中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②存在持续性发热、咳嗽表现,胸部X线可见显著阴影;③无先天性心脏病。排除标准:①因细菌或病毒所致其他肺炎;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③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④免疫缺陷疾病、先天性肺不张;⑤近1周内接受对症治疗。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儿均辅以祛痰、平喘及止咳等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第1~4天,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69,规格:0.5 g/瓶)治疗,10 mg/kg,将阿奇霉素溶于2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1次/d;第5~7天,采用阿奇霉素颗粒(山西千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277,规格:0.1 g/袋)口服治疗,5 mg/kg,1次/d。连续用药3 d后暂停4 d。1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其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对照组一致,另辅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73,规格:2 mL∶15 mg )治疗:患儿年龄<2岁者,5~7.5 mg/次;2~6岁者,10 mg/次;>6岁者,15.0 mg/次,将盐酸氨溴索溶于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3 d后暂停4 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显效:体温正常,无咳嗽,胸部X线可见炎症彻底消失;有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有缓解,经胸部X线检查可见炎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无效:未满足上述指标[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咳嗽消失、退热、肺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③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待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④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头晕、呕吐等。⑤比较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于治疗第7天,采集患儿空腹肘静脉血5 mL,抗凝后加入至两个流式管,并且在两管中分别置入二氢罗丹明(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09244-58-8,规格:10 mg),混匀且于37 ℃避光孵育;在其中一管中置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其视作静止细胞管,另一管加入佛波酯(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货号XFSJ9695,规格:1 mL),视作刺激细胞管,混匀且于37 ℃水浴避光孵育,添加红细胞裂解液,同时予PBS洗涤,采用流式细胞仪(天津市瑞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YFLOW)测定细胞活化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细胞活化率=(细胞总数-死细胞数)/ 细胞总数×100%,刺激指数=佛波酯刺激细胞荧光强度几何平均数值/PBS静止细胞荧光强度几何平均数[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退热、肺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 肺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天数观察组 31 4.26±1.12 2.15±0.52 5.33±1.26 6.72±1.48对照组 31 6.23±1.33 3.42±0.66 7.04±1.41 7.56±1.44 t值 6.308 8.416 5.035 2.26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 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TNF-α及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CRP:C反应蛋白;IFN-γ:γ-干扰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CRP(mg/L) IFN-γ(μg/L) TNF-α(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1 14.45±2.31 7.11±1.12* 14.12±2.85 6.68±1.42* 3.84±0.43 1.62±0.23*对照组 31 14.25±2.24 9.13±1.65* 14.21±2.86 7.45±1.36* 3.83±0.41 2.62±0.38*t值 0.346 5.640 0.124 2.180 0.094 12.5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5 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儿刺激指数、细胞活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比较()

表5 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刺激指数 细胞活化率(%)观察组 31 8.95±3.23 95.46±4.31对照组 31 5.71±1.96 35.66±3.81 t值 4.775 57.879 P值 <0.05 <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科呼吸感染疾病发生的关键致病菌,能够引起多样且广泛的肺内、肺外感染[8]。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散发、流行性特征,患儿发病后易反复、持续性感染,当下临床对支原体肺炎常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等,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较长的半衰期,具有组织渗透性强等优势,可以通过阻断支原体蛋白合成、抑酸,加速巨噬细胞转运为炎症细胞,以此达到拮抗支原体的目的[9]。采取序贯给药方法,可提高患儿耐药性。有研究指出,单纯运用阿奇霉素治疗,患儿症状改善速度慢,且易受喘息、耐药性等因素影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10]。盐酸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可抗炎、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促进黏液腺体分泌进程阻断,提高支气管纤毛活性,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其排出[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与费新等[12]研究结果一致,考虑是盐酸氨溴索经降低或阻碍呼吸道黏液分泌、促进黏液浆液腺体分泌,使黏液黏度下降,并且盐酸氨溴索可加速肺泡上皮细胞形成表层活性物质,使支气管纤毛摆动幅度、频率提升,加速痰液咳出,进而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TNF-α及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阿奇霉素序贯与盐酸氨溴索能抑制肺炎支原体,阻碍机体免疫应答效应,同时阿奇霉素可聚集于吞噬细胞内,经吞噬细胞抵达炎症部位,进而在炎症位置发挥抗菌作用。盐酸氨溴索不仅能够减轻患儿咳嗽及喘息等症状,且强效抑制花生四烯酸活性,从而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当前,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研究表示,细胞因子对于肺炎支原体发生、进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13],且有文献指出,支原体肺炎患儿进展至急性期时,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儿童高,病情程度越高,其水平越高[14]。本研究结果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刺激指数、细胞活化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加强中性粒细胞杀菌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防御力,从而达到治疗目标。阿奇霉素于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特别是在炎性部位肺细胞中,药物浓度较高,因此,具有高生物利用性,通常用药3~5 d后可停药,停药后依旧存在抗菌活性,经粪便排泄,对肝肾无明显影响[15]。

综上,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盐酸氨溴索与阿霉素序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小、研究时间短等,未来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支原体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阿奇,出发
阿奇霉素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