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后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0-18 09:05黄启聪黄海兵钟谊堂廖永生吴演清
大医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痔疮肛门内镜

黄启聪,黄海兵,钟谊堂,廖永生,吴演清

(1.大埔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大埔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广东梅州 514299)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外痔相互融合而成,表现为肛门肿块脱出,可伴有肛门坠胀感,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根据严重程度划分,可以将混合痔划分为Ⅰ、Ⅱ、Ⅲ、Ⅳ度,其中Ⅱ、Ⅲ度混合痔主要表现为常有便血、排便后脱出肛门自动或手动辅助还纳,还纳后常常反复自动脱出,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2]。混合痔的保守疗法包括温水坐浴、高纤维饮食等;而临床治疗混合痔的主流术式为外剥内扎术,但手术创伤大,难以一次性根除痔疮,容易造成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狭窄、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而微创疗法如套扎术、红外线凝固疗法、注射疗法等疗效不确切。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手术类型,是微创理念引导下的一种手术方式,借助内镜的引导,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灵活等特点,对机体的创伤较小,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4]。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的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虽然简单、方便,但是术后仍有可能出现感染、出血、水肿等并发症,且有一定的复发概率,导致疗效受到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探究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后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大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Ⅱ、Ⅲ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给予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治疗,根据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3例)和未复发组(69例)。复发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53.21±2.6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0.81±0.15)年。未复发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3.54±2.70)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0.83±0.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大埔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5]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②疾病严重程度为Ⅱ、Ⅲ度;③年龄18~70岁;④精神正常,认知清晰;⑤语言功能正常,能配合完成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的肛肠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或传染性疾病者;④合并肿瘤或恶性肿瘤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①评判患者痔脱垂程度。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痔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Ⅲ度:痔脱出后需用手辅助还纳;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②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6],针对躯体、生理、情感、社会4个维度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每个维度分值0~25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③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分值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最高级别疼痛,评分与疼痛感强度呈正比[7]。全部对象均给予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于术后随访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术后遵医用药、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饮食、既往胃肠手术史、既往痔疮史、术后久坐、遗传史、脱出程度、SF-36评分、VAS评分等临床资料。②分析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混合痔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的单因素分析 复发组患者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饮食、既往胃肠手术史、既往痔疮史、术后久坐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术后遵医用药者占比、有遗传史者占比、脱出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混合痔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的单因素分析

2.2 混合痔患者术后不良结局相关因素赋值 针对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后,将可能影响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因素(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饮食、术后久坐、既往胃肠手术史及既往痔疮史)进行赋值,见表2。

表2 术后不良结局相关因素赋值

2.3 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不良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饮食、术后久坐、既往痔疮史、既往胃肠手术史视为自变量,将发生术后不良结局视为因变量;多因素术后Logistic分析显示,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刺激饮食、术后久坐、既往胃肠手术史以及既往痔疮史是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不良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混合痔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与括肛垫下移及静脉曲张相关,治疗方法包括外剥内扎术及微创治疗。外剥内扎术作为一种相对传统的痔疮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难以一次性彻底切除,创伤较大,术后复发率较高[8]。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手术类型,是微创理念引导下的一种手术方式,借助内镜的引导,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灵活等特点,对机体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9]。因此,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治疗Ⅱ、Ⅲ度混合痔,可以很好地改善痔疮脱垂的现象,减轻患者遭受的疼痛,利于术后生活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而这也体现了该术式微创、有效等优点。对于混合痔患者而言,在术后更多关注的是是否会复发,因此,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制定并实施手术方案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出现了13例复发患者,表明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术远期预后良好,安全性也更好。进一步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饮食、术后久坐、既往胃肠手术史及既往痔疮史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便秘易导致腹腔内压力升高,直肠上静脉扩张、充血等,进而导致痔疮[10]。经常吃辛辣刺激、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可对肛门直肠造成影响,诱发痔疮[11]。而人在坐位时,肛门和直肠位因素于身体的下部,由于重力作用、腹腔内脏器的压迫等作用,可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12],因此,久坐者可能会出现肛管直肠下端的静脉曲张,长期未改善就可发展为痔疮。既往胃肠手术史患者,可能需要从肛门进入,从而造成肛门损伤,诱发急、慢性感染,进而出现既往痔疮史患者相似的痔疮诱因。既往痔疮史患者,经治疗后因肛门部出现的急、慢性感染,致使静脉壁弹性下降,在腹压增加时,静脉壁的抵抗力下降,出现肛管直肠下端的静脉曲张,也易导致痔疮发生[13]。

综上所述,内镜下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术后扎治疗Ⅱ、Ⅲ度混合痔术后疗效显著,但也易受到术后便秘、术后饮酒、术后辛辣刺激饮食、术后久坐、既往胃肠手术史以及既往痔疮史相关因素的影响。

猜你喜欢
痔疮肛门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