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研究

2022-10-18 09:05夏淑媛刘新凯
大医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分型定量病灶

夏淑媛,刘新凯,贾 楠,王 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滨州 2566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调查显示,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随着对乳腺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已经建立,且有报道显示,不同分型患者预后差异显著[2]。因此,早期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分子分型的诊断金标准仍需依赖穿刺或手术活检,这给临床诊断增加了困难。影像学检查则是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3]。其中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不仅可通过影像图像反映乳腺癌不同病理阶段和不同分型的差异,还可利用定量资料评估,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4]。本研究分析10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DCE-MRI鉴别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分子分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Luminal A型组(28例)、Luminal B型组(34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组(24例)及三阴型组(16例)。Luminal A型组患者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6.72±12.82)岁;体质量指数(BMI)17.50~25.80 kg/m2,平均BMI(21.79±2.26)kg/m2;肿瘤直径 1.0~6.0 cm,平均肿瘤直径(3.84±1.57)cm;淋巴结转移9例。Luminal B型组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5.80±13.63)岁;BMI 17.65~25.50 kg/m2,平均BMI(22.03±1.95)kg/m2;肿瘤直径2.0~5.5 cm,平均肿瘤直径(3.76±1.62)cm;淋巴结转移11例。HER-2过表达型组患者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7.05±11.91)岁;BMI 18.00~26.20 kg/m2,平均BMI(21.75±1.87)kg/m2;肿瘤直径1.5~6.5 cm,平均肿瘤直径(3.80±1.86)cm;淋巴结转移7例。三阴型组患者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5.66±13.86)岁;BMI 18.20~26.10 kg/m2,平均BMI(21.64±1.94)kg/m2;肿瘤直径1.8~6.2 cm,平均肿瘤直径(3.74±1.97)cm;淋巴结转移5例。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5]中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②均接受术前DCE-MRI检查;③均为单发病灶;④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或DCE-MRI图像质量欠佳者;②既往有乳腺手术病史者;③入院前已接受放化疗或其他方法干预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通用,国械注进20153280775,型号:Discover mr750w 3.0 T),配乳腺8通道专用线圈进行检查。患者取俯卧位,先采用Ax T2 FSE-IDEAL、Ax DWI 1000、AxT1 FSE、R-OSag fs T2FSE 及L-OSaq fs T2FSE进行平扫,再行DCE-MRI检查。参数设置:T2-FSE-IDEAL序列:TR 2839 ms、TE 85 ms、层厚 4.0 mm、视野288×224;T1 FSE序列:TR 654 ms、TE Min full、层厚 4.5 mm、视 野 320×256;DWI序 列:TR 2125 ms、TE Minimum、 层 厚 4.5 mm、 视 野 140×140;DCE-MRI参 数:TR 6.8 ms、TE 2.3 ms、 层 厚2.0 mm、视野320×320。经前臂静脉注入对比剂钆特酸葡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67,规格:15 mL∶5.654 g)0.2 mL/kg,流速2.0 mL/s,依次进行矢状位和横轴位扫描,收集图像,利用AW VolumeShare5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在病变明显处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病灶与同侧胸大肌表观扩散系数比值(rADC1)=病灶ADC值/同侧胸大肌ADC值,病灶与对侧正常腺体表观扩散系数比值(rADC2)=病灶ADC值/对侧正常腺体ADC值。记录病灶血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6],I型:血流流入型,呈缓慢持续上升线性;Ⅱ型:血流平台型,早期强化,中后期维持平台;Ⅲ型:血流流出型,早期强化,中后期强度降低。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4组不同分型患者影像特征。②比较4组不同分型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③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判断三阴型乳腺癌的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判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以曲线下面积(AUC)>0.75为准确性高。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不同分型患者影像特征比较 不同分型患者病变形态、肿瘤边缘情况、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4组不同分型患者影像特征比较 [例(%)]

2.2 4组不同分型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比较 三阴型患者ADC值、rADC1及rADC2值均高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3种分型患者间ADC值、rADC1值及rADC2值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4组不同分型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比较()

表2 4组不同分型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比较()

注:ADC:表观扩散系数;rADC1:病灶与同侧胸大肌表观扩散系数比值;rADC2:病灶与对侧正常腺体表观扩散系数比值。

组别 例数 ADC(×103mm2/s) rADC1值 rADC2值Luminal A 型 28 0.84±0.09 0.64±0.220.66±0.20 Luminal B 型 34 0.79±0.11 0.68±0.190.71±0.14 HER-2过表达型 24 0.82±0.07 0.70±0.150.68±0.15三阴型 16 0.92±0.10 0.83±0.230.81±0.18 F值 7.013 3.293 2.979 P值 0.001 0.024 0.035

2.3 DCE-MRI定量参数判断三阴型乳腺癌的价值分析 ROC分析结果显示,ADC值、rADC1值、rADC2值及联合检测对鉴别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具有一定应用价值(P<0.05),见表3。

表3 DCE-MRI定量参数判断三阴型乳腺癌的ROC分析结果

3 讨论

乳腺癌属高度异质性肿瘤,不同分子分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这对临床治疗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早期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优化治疗方案。MRI作为乳腺癌诊断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备受临床关注。DCE-MRI与常规MRI比较,不但具有清晰的成像功能,而且可通过定量与半定量方法反映肿瘤灌注和血管渗透状态,可为临床分型诊断提供更多依据[7],但临床对此尚未形成规范。

图1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判断三阴型乳腺癌的ROC曲线

本研究对10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分型患者ADC值存在差异,提示ADC值可能有助于乳腺癌的分型诊断。三阴型患者侵袭性强、分化程度低,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预后差,是临床关注重点。本研究显示,三阴型患者ADC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分型患者,ROC分析也提示其具有一定诊断效能。这可能是因三阴型乳腺癌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快、血流灌注增加,而ADC值可检测肿瘤组织水分子扩散能力,与肿瘤细胞密度密切相关[8]。因而,ADC对三阴型乳腺癌检出的敏感度较高。另外,ADC值受患者腺体类型、月经状况、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等各种因素影响[9],这也可能导致统计偏差。与ADC值相比,rADC1与rADC2减小了上述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因此,本研究ROC分析结果显示,rADC1和rADC2值对筛查三阴型乳腺癌具有较高敏感度,而联合检测则进一步提高判断三阴型乳腺癌的准确性,提示rADC1值和rADC2值可作为鉴别三阴型乳腺癌的标记物。

综上,DCE-MRI单一影像表现难以区分乳腺癌分子分型,ADC值、rADC1及rADC2值等定量指标有助于鉴别三阴型乳腺癌。

猜你喜欢
分型定量病灶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形成初步定量思维。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