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22-10-18 09:05邢花妮宋文静
大医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检出率心电图动态

邢花妮,宋文静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功能检查科,山东威海 2644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类型包括异位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障碍等,该类心律失常会长时间存在,常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等症状,如果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则提示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2]。冠心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因此,如何及早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临床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方法较多,常规心电图检测为最常用的一种,另外还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造影技术等其他检测方法[3]。其中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方式,相对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临床诊断方式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90例CHD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41~59岁,平均年龄(49.63±6.7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6±3.02)年;合并基础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33例,合并高脂血症36例,合并高血压21例。本研究经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4]中CHD的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同一导联中的T波<1/10 R波,ST段下移水平>0.05 mV。心律失常:借助患者的疾病发作起止时间、临床症状、心率、节律、持续特点以及心电图检查情况均可明确诊断。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未见合并相关器质性病变;③沟通、交流无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脏病造成的心律失常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常规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使患者保持全身放松状态,同时进行常规12导联连续描记,设定心电记录的纸速为25 mm/s,保证基线平稳,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保持图像清晰。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动态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全天24 h监测,可进一步模拟Ⅱ导联与V1、V5展开有效的导联工作,使用12通道心电信号持续记录24 h数据,随后将最终信息数据借助人工处理进行矫正、回放。心律失常评判标准:将等电位基线作为标准,若显示ST段下降,下降幅度均大于0.1 mV,时间需控制在>1 ms,2次心肌缺血间隔时间均>1 ms,ST段提示J点后80 ms,即显示为心律失常[5]。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检测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心律失常检测结果。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及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单发等,记录相关数据。③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例(%)]

2.2 两种检查方式心律失常检测结果比较 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测结果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心律失常检测结果比较 [例(%)]

2.3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一致性分析 经一致性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见于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发生器质性病变或明显异常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和心肌血液需求失衡,造成患者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6]。冠状动脉型心脏病可归属于心脏病类型,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供不能满足患者机体需求,进而使得患者心肌功能发生器质性病变,同时还会出现心肌功能障碍,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最终使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针对部分特定的情况或出现的短暂性心律失常现象,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现象;若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则可准确诊断出患者发生短暂性心律失常的具体原因及情况,掌握心律失常的病灶情况与影响因素,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7]。目前,临床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更高,诊断效果佳[8]。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测率比常规心电图高,提示CHD心律失常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具有显著的优势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测结果比常规心电图高,动态心电图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常规心电图。分析原因,患者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动态心电图可对其开展长期而有效的心电记录,连续24 h均不间断展开相关工作,患者可在进餐、工作、运动、学习及睡眠不同状态下对心电图进行完整记录,常规心电图不能对心电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可及时发现患者的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情况,准确记录相关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与分布状态,明确是否出现心肌缺血[9]。借助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可长时间记录其心电信号,与常规心电图对比优势显著,能够记录心电波形情况。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率变化均会在特定时间出现,采用常规心电图不能够发现,只有开展长期动态心电图检测才可发现患者隐藏的心律问题。另外,动态心电图可清楚检测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将心电图数据结果长时间连续记录,进一步确定患者心脏,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可明确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昏厥与心律失常等症状的原因[10]。对于冠心病不连续性伴有短暂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最大程度上提升准确率[11]。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冠脉血管狭窄问题,在患者静息状态下可准确检查血流供给情况。但是常规心电图检测查出患者有急性心肌缺血性梗死时,大部分病情严重,因此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使得临床效果差。另外,短暂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能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进行诊断,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率较高[12]。

综上,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显著提升其检测阳性率、心律失常检测结果、敏感度、特异度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积极应用。

猜你喜欢
检出率心电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国内动态
动态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