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比赛的专业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增值税纳税申报”教学单元为例

2022-11-03 09:12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课纳税申报

李 杰

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如火如荼,一大批教师通过参赛,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推进了高水平、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随着比赛的影响力扩大,更多教师纷纷参与到比赛中来,教学比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参赛教师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习者的身心特点,有序安排各项教学要素,预先确定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规划。一般包括科学研制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施和评价等。有效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能呈现有序、高效、融洽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更加愉悦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体验技术进步、贯穿思政教育等活动,促进学习者乐学善学、勇于实践、锤炼品格。

“企业纳税申报”是财经商贸类专业必选专业课,主要介绍我国现行各税种的构成要素、税额计算、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税收法律规范。主要培养学生结合实务、运用平台进行相关税种汇算汇缴的专业能力以及按章纳税、诚信经营的职业意识。

现以“增值税纳税申报”教学单元为例,结合新形势下教学比赛相关要求,分析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一、顺应变化,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财税岗位关键能力

世界是变化的,且变化是永恒的。伴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平台化及云化已经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财税行业也不例外,以“自动记账、数字单据、电子发票、智能财税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新业态已经蓬勃呈现,财税岗位也由“手工账—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模式,转变成“网络记账—平台报账—财务共享”的新形态,因此,现实的财税工作岗位,更需要具备“业财融合、财税融合、财务共享”思维和能力的从业人员。近年来,国家和江苏省先后出台了《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职业院校关注产业、行业发展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要注重吸收产业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在实施教学流程时,要主动对接现实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业态变化和岗位能力新需求,整合更多实用的、能够让学生“胜任”的知识、方法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达成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有用和有趣。

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教学设计中,笔者有意识地淡化了税收法律条文的理解、记忆,架构以“财税共享能力培养”为主线,以“1+X 教学考证平台”和“真账实训平台”为依托,强调真实场景、真实业务、真实过程的教学思路。通过真实的企业纳税申报任务,把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理论、法规和纳税申报实务串联起来;并运用“1+X”平台,进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模拟申报;再结合最新的增值税税惠政策,运用“真账实训平台”,实际体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汇算、汇缴和网上申报的全流程。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融合业态变化、技术进步催生的岗位能力新需求,培养学生财税融合的岗位关键能力。

二、纲举目张,坚持学标用标,服务学生品格成长和生涯发展

纲有几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关键,比如提纲、大纲;二是规范、统领的意思;三是分类,下层是目。纲举目张即抓住关键、把握要领,然后再分步实施。对于一节课而言,我们要把握课标,根据明确、可评、可测、可控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可以检视自己的知识积累、技能增长和能力提升情况;对于一个专业而言,我们要贯彻执行经过科学论证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学会阅读、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结合校情、学情确定三维课堂教学目标,自觉学标、用标,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活动。

比如,“企业纳税申报”课程标准在修订后,呈现的是以流转税、所得税及其他税等税种为教学模块,以实例—实验—实训—实践为逻辑顺序,通过开展“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实现“结合真实案例—认知、理解相关税收法规—结合实务、运用税收法规进行汇算汇缴—依托平台真账真做—形成职业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开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强化学生财税融合和财务共享等专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融入税收法规和纳税实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工程思维,引领学生乐学善学、勇于实践,以满足学生品格成长和生涯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会事务、懂业务、精财务、通税务”的新商科人才。

三、整合资源,推进“三教”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各地各校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以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抓手,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水平,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成熟心智、提升能力的首要场所,也是教师承担任务、完成使命、体验教学相长或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场所。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课堂,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即按照预先规划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学习、扎实训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从教学比赛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把好的想法、好的设计,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并且还要通过文本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几分钟的视频,让评价者产生认同、共情。

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具备教育教学基本素养、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学会搜集、整合各种资源,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从而把完美的“教”转化成有效的“学”。在备赛参赛时,我们更应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研读各项比赛文件,揣摩相关专业比赛作品和视频,内化跟比赛相关的方案、要求及导向等信息资源,系统设计参赛作品,总体把握作品的理念、思路的方向;二是梳理完备的教学文件、撰写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搭建完美的教学场景,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展示参赛作品的优良设计及实施流程;三是调试、运行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种软件、平台、教具、媒体等技术资源,通过开展仿真实训、模拟实训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呈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样态;四是通过合理分工、制订完成任务时间表等方式,统筹协调参赛教师、导师和技术支撑等,保证参赛作品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四、发掘思政元素,贯穿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旨在通过发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的总要求,融入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实现同向同行。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厘清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结合专业知识、时事热点和实训实践项目,梳理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实训和评价过程中。

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教学设计中,笔者在讲授增值税税率税目等专业知识时,增加了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让学生直观感知增值税税率逐年降低、但增值税收入不降反增的客观现实,理解国家实施的“稳增长、调结构”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在模拟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的实训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把疫情前后的小微企业增值税汇算结果作模拟比对,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国家在后疫情时代,通过减税、免税等相关税惠政策,关注民生、促进就业、共同富裕的政策初衷,从而产生爱党爱国的价值认同。需要强调的是,在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元素相融合的各项环节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新时代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高尚的品格、端庄的言行,做好示范榜样,教书育人;还要善于把握育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吸收新的技术方法,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唤醒、催生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点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

猜你喜欢
专业课纳税申报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英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