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2-11-03 07:31贺慧君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化工类专业技能实训

[ 摘要 ]

随着学校、社会、国家对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渴求度不断提高,中职学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在中职学校现有教育体系中,教学体系混乱、教学方式单一以及教师教学思路死板等问题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中职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论述。

[ 关键词 ]

中职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25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也正在积极展开教育改革。与普通学校教育不同,中职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基于此,学校应当更为重视实践教学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比重,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引入校企合作等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热情,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1 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简述

化工类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之一,包括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以及石油炼制等专业内容,意在为国家培养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实践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并从社会、行业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出发,培养化工生产操作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中职化工类专业的职业范围更具体、更加职业化,对技术要求更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为化工以及相关行业,具有更强的人才输送性以及目的性。而从未来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国家、社会以及行业对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渴求度不断提高,因此中职化工类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中职化工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无法真正在今后的职业工作中积极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对此,本文简述如下。

首先,由于经济、场地、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尚不能展开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面依旧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本人教学中,由于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班级内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弱,为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与其他专业相比,化工类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更高,学生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来强化自身的理论所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才能够达到国家、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但部分学校自身尚不能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面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虽然也同样设置了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和分析化学实验室等,但在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场地等方面依旧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和教师无法真正利用实验室来进行实践教学。

其次,学校教学内容、实践内容与行业发展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联系并不紧密,导致部分学校教育体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学生所学知识也较为滞后,无法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的知识内容,实践教学也无法与化工行业的先进技术相融合。作为朝阳行业,化工行业内部的技术革新速度较快,教师及学校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及教育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教学。但由于学校自身原因、教师原因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不能与行业先进技术紧密融合,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及相关操作也无法真正与化工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相一致。

最后,在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的专业实验项目、化工实训项目以及专业技能项目的教学比重应当同等重要,但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阶段仅重视专业实验项目,忽视化学实训项目和专业技能项目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侧重点与化工行业实际所需人才出现偏差,进而无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在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的汉语基础、化工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一直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本人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出现无法听懂课堂教学等问题。

2 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中职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以及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本文从构建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研究如下。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在学生整体教学中的重要性,又要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拥有同等的价值地位,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才是中职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具体而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设计阶段,中职教师应当坚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思想为核心展开教学设计,并深入分析现阶段化工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共通点,为学生设计完整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在教学方面,中职教师可以从理论教学出发,将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加入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训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情况较差的地区,教师应当在结合学生实践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第二,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原则下,中职学校教师应当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技能资质证明相融合,根据行业要求、企业要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展开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入学生今后职业必需的专业技能资质证明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

2.2 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性更强,意在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设计化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教师应当结合现阶段国家、社会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方针以及教育规划,紧扣中职学校在我国现有教学体系中的教育职责和社会职责,为化工行业以及企业培养专业素质强、核心竞争力高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中职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出发,进行更具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在保证学生实踐操作基础和理论知识扎实的前提下展开更加深层次的实践教学。

2.3 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学校及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坚持层层递进、由浅至深、由简单至困难的教学体系,从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出发并逐步深化,令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起对自身操作以及专业技能的自信心和操作熟练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行业、企业等诸多主体的帮助,因此学校及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也应当积极与行业、企业相联系,通过加深校企合作等措施来提高教师及学校对行业先进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度。

3 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规划

根据目前我国中职化工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其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专业实验项目内容

对于化工类专业而言,专业实验项目教学以实验室为基础,为此学校应当为教师配备专业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并保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保证实验器材的充足,令每名学生都能够在实验室学习相应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内容。为了保证专业实验项目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教师可以从某一化学实验出发展开教学。

在教学前,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操作流程,在保证学生熟知化学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基础上展开实验室教学。例如,在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中,教师可以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展开实验教学。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于化学实验的影响、对于化学反应以及化学产品的影响,并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利用控制变量法等化学实验方法展开实验,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学习化学知识,进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2 化工实训项目内容

与专业实验项目不同,化工实训项目更偏向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职业指导性、技能应用以及技能实训性更强。在该项目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当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工实训项目的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对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熟练度。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

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的化工实训提供实践教学基地,扩大教学基地的范围,将企业纳入教学基地的组成之中,为学生的化工实训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例如,在化工实训项目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化工图纸绘制以及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操作流程进行重点教学。在教学后,教师可以与相关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培训以及技能学习,并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择实训教师,由实训教师带领学生熟悉化工企业的操作流程,让学生熟悉今后的职业内容。

3.3 专业技能项目内容

专业技能项目内容更注重学生的某一技能培养或某一专业方向,它与学生的专业技能资质证明联系更加紧密。在该项目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出发,为学生设计其今后职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项目,包括化工生产项目、初级化工分析、中级化工分析以及化学操作等。这些专业技能资质证明一方面是学生技能成熟度、熟练度以及操作能力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

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规划中,教师应当有侧重点地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技能,并从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出发,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选择进行系统、模块化的专业技能资质证明学习,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例如,在初级化学分析工考试中,教师可以从初级化工分析考试要求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设计,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过往试题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专业技能资质证明学习。

4 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探索

如上所述,学校及教师应当根据行业、社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展开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在此基础上,中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应当从原本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加大与企业、政府等主体的联系,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4.1 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

在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改革和发展的热点方向,化工行业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操作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及教师应当积极吸收行业先进技术信息以及引进技术设备,并将其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从学生的实践教学出发,培养学生对相关技术的了解以及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例如,目前化工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在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化工行业一体化信息建设,其中所需要用到的操作软件以及系统主要有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资源一体化管理系统以及搭载信息技术的专业设备等。这些系统及设备对于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和专业要求,此时教师可以在深入学习相关系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相关系统,了解相关系统在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2 多方主体的加入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政府、企业的加入一方面能够为学校扩大实践教学基地、购买实验器材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财政拨款,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完整性。

例如,学校及教师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打造“学校—企业人才培训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能够在学校完成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技能操作,在企业完成技能转化,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真正转化为今后工作所需的技能。为了提高学生对企业实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企业实训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并由学校教师、实训教师两方面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评价,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政府与中职学校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在资金支持以及财政拨款、教育规划方面。学校可以依托政府扩大自身的教学规模,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教师、学生的实践教学。另外,政府内部的教育资源与中职学校的合作,能够令教师参与教学培训,从而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趣味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之所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中,学校及教师应当积极变革,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从专业技能培训、化工实训和化工实验等角度出发,在加深校企合作、政府合作以及信息技术引入的基础上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宝英.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习实训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 中国储运,2021(6):2.

[2]杨志杰. 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探索[J]. 知识窗,2021(10):19-20.

[3]黄健,邓仕英,张铭.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山东化工,2021,50(4):234

[4]陈喜蓉,陈早明,李敏. “双创”背景下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 广东化工,2020,47(13):67-68.

[5]张慧.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师,2021(16):21-22.

[ 作者简介 ]

贺慧君,女,甘肃兰州人,阿克蘇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化工专业中职教育。

猜你喜欢
化工类专业技能实训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养成教育的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