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及应用路径

2022-11-04 12:43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青龙回民小学王福丽
华夏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白求恩初中生教学活动

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青龙回民小学 王福丽

中小学语文阅读衔接一般是指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之间的阅读能力的平稳过渡和逐步发展,其存在一定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认知能力是由简至难、由低至高的转变。对此,教师在开展衔接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科学、完善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创意性地阅读,由此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规律的阅读习惯,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做铺垫。

一、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保证平稳过渡

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还没有彻底地摆脱“贪玩”的心理,依然要通过持续性、大量的活动来迎合其交往等方面的要求。初中一年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正处于转折期,此时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大的改变,周围学习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无法适应,甚至感觉迷茫,这必然会使其情绪变得异常不稳定。因此,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注意力涣散、阅读兴趣弱化、成绩下滑等问题,和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对比,他们不仅没有明显的进步,而且还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倒退现象。结合学生的以上特征来看,教师必须要认真开展阅读衔接活动,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一转折期,预防其出现学习或身心等方面的发展脱节问题。

(二)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改革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持续形成发展,教师在安排他们阅读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实物、多媒体等方式给予直观引导,这通常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需求。但是在进入初中之后,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压力的提升等,语文阅读时间减少,教师会侧重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已经不再运用直观的教学模式,而是普遍运用讨论法、讲述法等。这种改变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而言,一般很难适应,甚至会使个别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下滑。所以,教师此时必须要放慢步伐,注重衔接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适应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跨度大,需要稳步推进

一方面,中小学阅读在难度方面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小学教材中的很多阅读文章是以诗歌、散文等体裁为主,小学时期大部分文章阅读感受非常流畅,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很容易理解和记忆。但是,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生必须要认真地挖掘其中的素材与内涵,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够对文章进行有效分析。另一方面,阅读数量及质量有所提升。小学时期的文章篇幅不长,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不高,但是初中时期的文章篇幅增加,对应的学习材料也愈来愈多,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阅读难度大大提升。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小学阅读内容大部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初中语文的阅读素材已经慢慢地远离现实生活,一些学生可能无法适应,从而不知所措。所以,考虑到阅读内容有一定的跨度,教师必须要认真开展阅读衔接活动,逐步增强小学生的阅读素质。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相关措施

(一)启发式阅读

古人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运用启发式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而且能够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由此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例如:在《天净沙·秋思》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观沧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观沧海》描述的是哪一个季节?展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愫?利用回顾旧有知识,学生能够说出这是作者创设的一个与秋季相关的意境。接下来,教师导入《天净沙·秋思》这一篇文章,并解释道:尽管诗人是通过景物来阐释自己的思想情感,不过却是忧愁孤寂的,特别是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的衬托下,让人愁绪满满。通过启发式阅读,学生的情感能够在诗句的感染下出现波动性的变化,这不但能够帮助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够使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二)问题式阅读

小学生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初中生的思维越发理性。对此,教师需要通过问题式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由此来缩减中小学生在阅读学习等方面的落差,达到有效衔接的目的。

比如:在《纪念白求恩》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其比较注重时政性,主要是用来体现白求恩同志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对他高度的赞扬与认可。从本质上来看,大部分初中生对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是非常熟悉的。小学时期他们已经接触到《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白求恩的工作经历,让很多小学生备受感动。因此,在阅读《纪念白求恩》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初中生的情感会更有层次感,他们更希望倾诉和表达,并且对白求恩的认识会更加客观与全面。此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集体讨论、积极解答的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提升。

(三)批注式阅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记录,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记忆。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做批注的习惯,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往往是一笔带过,造成阅读效率大大降低。在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下,教师在衔接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技巧,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摘录的好习惯。

例如:在《雨的四季》教学活动中,作者认为每一个季节的雨都是不一样的,它们都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在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将一些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并给予备注。一些学生划出第四段的前两句,觉得它能够更形象地体现出秋雨沉静的特征,描写非常生动深刻;一些学生则划出第六段,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排比句,阅读起来非常顺口,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内心……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与见解不一样,所以批注也有很多差异,教师此时要对其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

(四)互动式阅读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表达欲望相当强,他们喜欢与身边的朋友、同学、教师等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而刚进入初中的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同学、教师等,他们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其沟通受限,从而导致学习信息交流受阻,甚至出现或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等情况。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阅读,让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共同讨论,一起参与阅读话题的思考与表达,由此来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比如:在学习《邓稼先》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其中邓稼先就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因为初中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电脑、智能手机等,所以开展互动式阅读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素材,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记录与整理,促使其认识程度得以提升。

(五)鼓励式阅读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渴望获得教师的表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其自信心不断提升。如果学生遭到教师的否定,学生在潜意识当中会对阅读产生排斥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在阅读衔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鞭策,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彰显出其优势与长处,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感与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之前接触过文言文,不过小学的文言文篇幅短,容易理解,而初中的文言文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发言,不要害怕犯错,鼓励学生多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参与课堂活动,促使其阅读能力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中小学阅读衔接教学质量。通过承上启下的方式来设置清晰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增强阅读素质,从而顺利地度过转折期,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做铺垫。

猜你喜欢
白求恩初中生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