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治疗突聋伴发耳鸣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1-12 02:34刘芳利
安徽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耳利多卡因听力

刘芳利 赵 璟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原因未明的听力下降,患者未出现耳部传音结构的病理性损伤,临床表现为对声音的感应功能受损,听力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下降至最低点,直至全聋[1]。临床上主要以单侧听力下降多见,双侧听力下降少见,常伴发耳鸣、耳闷胀感、头晕等症状。其中耳鸣是SSHL最主要的伴发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69.8%~93.3%[2]。 耳鸣是患者在外界无声源刺激的情况下,主观上感觉耳内有声音,严重的耳鸣可使患者出现烦躁、失眠、情绪低落及较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SSHL以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溶栓和抗凝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为主。利多卡因可用于高频耳聋患者的辅助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它对于改善内耳微循环、提高听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3],但临床上对于利多卡因治疗SSHL伴耳鸣患者的研究较少[4]。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究利多卡因对于SSHL伴发耳鸣患者的听力水平、耳鸣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2例伴有耳鸣的SSHL住院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SSHL的临床诊断标准;②伴有耳鸣症状。排除标准:①拒绝治疗的SSHL患者;②对所用药物严重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③检查提示患有中耳炎、内耳病变或听神经瘤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回顾性分析92例SSHL伴耳鸣症状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分为利多卡因组(n=38)和对照组(n=54),其中利多卡因组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13~73岁,平均51.5(40.5,62.0)岁,病程1~20 d,平均5(2,8.5)d。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22~75岁,平均53(39.8,59.8)岁,病程1~15 d,平均6(4,7)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听力损失类型、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续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注射治疗,氯化钠10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1次/天, 连用7 d;氯化钠 250 mL+银杏叶提取物 15 mL,静脉滴注,2次/天,10~14天,连续使用;维生素B1 2 mL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天, 10~14天,连续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肌肉注射,1次/天,10~14天,连续使用,氟桂利嗪片 5 mg,口服,每日睡前,10~14天,连续使用。

1.2.2 利多卡因组 利多卡因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注射治疗基础上,心电图排除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后给予氯化钠 250 mL+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7天(每次静滴时间>30 min),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听力疗效:每名患者入院前用MADSEN IteraⅡ听力计测定纯音听阈。治疗满一疗程,或部分患者听力提前痊愈,出院前复查纯音听阈。取0.5、1、2和4 kHz四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的平均值,听力损失程度依据WHO-1997标准将听力分为轻度聋、中度聋、重度聋、极重度聋五级[5],通过听力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听力水平。根据每名患者治疗前后听力阈值改变比较治疗疗效,按疗效标准分级[6]。①痊愈。听阈恢复至健耳水平或达患病前水平;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听力改善大于30 dB;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听力改善15~30 dB;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听力改善低于15 dB。每组患者听力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人数/总病例人数×100%。

(2)两组耳鸣治疗疗效的比较:入院时及出院时分别让患者根据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scale questionnaire,TEQ)[7],从耳鸣出现的环境、耳鸣持续时间、对睡眠的影响、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对耳鸣的总体感受自评进行打分,将耳鸣程度可分为5级(1~6分为1级;7~10分为2级;11~14分为3级;15~18分为4级;19~21分为5级)。根据耳鸣疗效评定标准[8]分级。痊愈,耳鸣消失;显效,耳鸣严重程度降低2个或2个以上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变化。每组患者耳鸣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人数/总病例人数×100%。

(3)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生活质量采用GQOL-74生活质量评定量表[9]进行评分,其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4个方面评估生活质量,共计20个因子、74个条目,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耳聋和耳鸣影响患者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感觉功能、精神紧张度、人际交往能力、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等多方面,故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一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利多卡因组听力治疗总有效率(86.8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耳鸣治疗疗效总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水平提高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听力水平、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听力水平、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利多卡因组听力水平提高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3 结论

SSHL作为耳鼻喉科急症,表现为在没有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听力突然下降,目前较公认的发病机制包括:内耳的血管痉挛、血管纹的功能障碍、血栓形成、毛细胞损伤及膜迷路积水等。临床上没有特效治疗SSHL的药物,根据SSHL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多以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抗凝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为主。少数SSHL患者具有自愈倾向,年龄、病程、不同听力曲线分型以及听力损失程度等因素与SSHL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10-1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资料均衡,已排除该类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利多卡因是一类酰胺类化合物,为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物。许多研究[12-13]显示,利多卡因可有效治疗SSHL患者,因为利多卡因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够稳定细胞膜,有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保护耳蜗毛细胞,还可直接作用于内耳微循环,扩张耳蜗血管,缓解动脉痉挛,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整内耳微循环等,对治疗突发性耳聋起到显著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利多卡因组治疗SSHL伴发耳鸣的患者,治疗后听力平均提高(37.68±5.88)dB,表明利多卡因可有效治疗SSHL伴发耳鸣患者。且利多卡因组听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听力水平(P<0.05),说明利多卡因治疗SSHL伴有耳鸣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

耳鸣是SSHL常见伴发症状之一,它是指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患者耳内或颅内产生的一种异常声幻觉,声音可一种或多种,且可持续一段时间[14]。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观点主要包括外周听觉传导通路中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神经信号的不和谐、突触病变,中枢听觉系统中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增加等[15-17]。耳鸣与SSHL共用部分发病机制,因此突聋改善后,耳鸣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18]。但相对于耳聋症状,耳鸣的治疗难度更大,部分SSHL患者耳聋症状治愈或缓解后,耳鸣症状仍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19]。利多卡因治疗SSHL患者疗效已有文献报道,但对突聋伴发耳鸣患者研究报道少。有研究[20]表明,利多卡因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双向调节作用,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的同时,还可抑制钠离子通道,对传入神经形成阻滞,从而缓解耳蜗、前庭等形成的病理刺激,有效改善耳鸣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利多卡因组耳鸣治疗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耳鸣症状,降低耳鸣程度。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利多卡因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利多卡因治疗SSHL伴耳鸣患者疗效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可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听力水平,有效改善耳鸣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但由于仅部分SSHL患者伴有耳鸣症状,尽管研究病例时间跨度较大,本研究分析样本量仍有限,治疗后观察时间短,需积累样本进一步分析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内耳利多卡因听力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恐龙内耳的秘密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