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2022-11-13 08:41孙雪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才信息化

孙雪冰

(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电力研究设计院信息部,黑龙江 大庆 163000)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电力行业也是如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与过去传统的发展路径有了很大的不同,有关部门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企业在竞价上网、厂网分开的大环境下不得不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心将会放在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层面。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经济产业,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坚守服务民生这一前提,任何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都不得损害公众的利益,要最大限度体现出电力企业的社会公共事业性质,全面提高服务的质量。

1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及现状

1.1 建设历程

在20 世纪60 年代,我国电力企业便开始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最初,电力企业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在电力生产自动监测领域应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电力系统的其他应用领域才逐渐引入信息技术。例如,供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主要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电企业主要有管理信息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计算自动化系统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等。直到20 世纪末,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才向综合利用的方向迈进,除了在控制层和操作层引进相关的信息技术,管理层和决策层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实际经营管理需求,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也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如厂级监控、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的建设。但是,这些系统大多是根据企业或者部门的实用性质来设计的,系统所收集、整合、加工、存储的信息也是立足于特定的企业或者部门,因此这些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各企业、部门之间在信息沟通和共享上的需求。如此一来,信息系统虽然覆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但不利于信息之间的共享,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问题。20 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进入了发展的第三阶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级部门基本建立起了对应的信息系统,有效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与此同时,其他的一些专项系统应用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1.2 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 世纪初期,我国电力系统拥有小型机的数量超过3 000 台,计算机有将近60 万台,不同规模的局域网有2 800 多个,新建成的办公楼基本上都配备了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以及消防自动控制系统等。在20 世纪末,电力工业部颁发了相关条令,正式吹响了电力信息网络建设的号角,在全国范围内电力信息系统通信网的基础上,大力构建国家电力信息网,充分开发与利用电力工业信息资源,加速推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我国的电力信息网大致可分为4 个层级。第一级网是主干网,主要连接各级电力集团、公司的信息网络;第二级网主要是区域性的信息网;第三级网是省级信息网;第四级网是地区信息网。立足于这4 种不同层次结构的电力信息网,电力部门、企业也采用了分布式、分层次的网络管理模式,在各级电力企业、公司中分别建立网络中心,并将其归于相应的职能部门管理,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在中国电力信息中心的引导和主控下,按区域、分层次对不同级别的网络中心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软硬件配套设施落后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些较为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如人机接口(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与操作员站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的设施之一,而其使用的HMI 所采用的软件技术都是较为先进和开放的,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平台上建立人机交互环境,其软件资源的可靠性比较高。人机接口与操作员站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了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但就实际状况来看,很少有企业配备这种高成本、高技术含量的软硬件设施,就算有极少部分企业购置了相应的设备,也会因缺乏专业的操作人员和缺少专业的信息系统而将之闲置一旁。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旦少了专业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支持,信息化就无从谈起,建设也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信息化设备的购置力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2.2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电力企业的技术人才主要来源于国内外高校,电力企业在进行人员补充时也会首先从与电力系统相关的高校中进行人才挑选。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院校大部分都经历了由学院转为大学的过程,且几乎都设立了相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课体系与其他院校的体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甚至还不如专门的经管类院校,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在进行人才吸收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除了在相关专业院校选拔人才,电力企业还会加强内部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但这种培训和选拔模式一般为“技优则管”,导致大多数管理岗位的人基本都是专业技术出身,缺乏管理知识背景。尽管这部分管理人员具备了基本的技术优势,但对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观、发展观认识不够,即使解决了技术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统筹工作还是无法完成,从而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无法向前推进。人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源泉,因此电力企业不仅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内部培训,还要从外界引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修养和综合素养,引导其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2.3 信息网络安全性低

电力企业信息之间的传递与联通的基础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运作,该控制器共有3 层网络结构,分别是信息层网络、控制层网络和信息服务层网络,每一层网络结构的功能都非常明确,各层网络采用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独立运行。但部分电力企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数据断联的情况,就拿控制层网络来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是主网络代子网络的模式,各网络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自由交换,同时也可以独立运行。但企业技术人员在使用该层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时,往往会由于一些不当操作导致信息数据断联,从而造成系统传达、交换结果的错误率提高,也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还有一种是信息服务层网络。该类型网络的功能是实时读取和识别控制站的控制状态和运行状态,然后给信息层网络发送读取数据,同时传送控制命令,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和运营风险。任何一个系统的设计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风险,信息服务层网络设计也一样,该层网络一旦被病毒攻击,便会导致整个控制器瘫痪,系统内存储的有效数据也会丢失或被篡改,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此外,信息服务层网络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延展性,也正是因为这两种性质,该层网络极易遭到物理传输路线的攻击,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黑客的攻击,攻击对象的广域性让电力企业网络通信安全维护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从而造成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低。

3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建设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

专业化的信息管理平台自产生以来便在各行各业中备受欢迎,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电力企业中,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物流、人事、销售、财务等领域,能够将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与电力企业生产信息有效整合起来的企业并不多,这也就意味着信息管理平台与电力企业运营实际之间存在鸿沟,在现有企业体制和生产方式下无法实现市场效益和生产效率最大化。就当前情况来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顺利嵌入实时、历史数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数据库技术越来越成熟,自动化厂商已经开始相关平台的建设,致力于将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引向信息管理和生产制造等方向,而电力企业信息平台的桥梁便是控制软件,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新型商业经营模式使得专业工程商与自动化软件厂商紧密捆绑在一起,这种模式既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制造、工艺技术等需求十分了解,又为电力企业历史经营数据的记录、存储提供了便捷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也能为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实时数据。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在取得关键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打造科学、完善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3.2 加大人才培养与投资力度

高素质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生命状态,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从企业全局发展战略来看,加大人才培养与投资力度、有效提升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依靠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平台,还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实现内部运作。对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实状况加强内部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基于此,电力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对内部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在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掌控能力和认知能力,组建一支专业化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技术人员的升级和转型。其次,企业可以从政策上增强现有员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等知识的主动性,充分利用人才引进政策,提升信息技术人才的福利和待遇,以此吸引一些复合型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协同合作,强化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

3.3 同步推进软硬件的开发

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还要注重硬件设备的提升与改进,立足于用户对控制产品的实际需求,提升产品设计、服务和制造的专业化水平。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的控制软件基本上都是借助微软平台,整个行业所采用的技术带有极强的相似性,因此在产品的设计和产品性能上较难拉开差距,核心技术的缺乏造成了技术优势的缺失,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在关键技术上倾注极大的精力,加快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突破技术瓶颈。除此之外,现代电力企业中柔性制造系统概念的普及和推广为其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线和硬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借助相应的软件调整生产工艺的组合形式来实现电力企业小规模、多品种的生产。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集成与整合过程中,需要使硬件配置固化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系列,以便节约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功能的开发和设计,从整体上提升电力企业的软硬件配备水平。

4 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信息化建设,充分认识到现有信息资源的价值,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做好相关工作的规划,避免流于表面和疲于应付的工作形式;要立足当前,抓住时代先机,实现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关键难题的突破,在可能的范围内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着眼于企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致力于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最优化目标。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人才信息化
人才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