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腹痛验案二则

2022-11-15 10:01陈秀敏孙伟芬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白芍芍药甘草

陈秀敏,孙伟芬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随着全球肿瘤患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1],癌症相关性疼痛越来越受到重视。癌性腹痛作为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以腹部肿瘤或其他部位转移瘤常见,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痛苦[2]。癌症晚期出现腹痛的症状可能与癌细胞的扩散及转移有关,由于癌细胞的扩散而影响到腹部神经功能使其出现异常,从而引起腹部疼痛的症状。西医针对癌性腹痛,主要采用药物、介入、心理等治疗[3-6]。而中医药在癌性腹痛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阴阳两虚证,此方精简,以芍药为君,甘草为臣,白芍性微寒,味酸、苦,能够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甘草性平,味甘,能够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两药合用,酸甘化阴,阴液恢复,筋脉得养,挛急自平[7]。吾师孙伟芬教授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肿瘤工作多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肿瘤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丰富。本文拟介绍孙伟芬教授治疗癌性腹痛的临证经验,现总结如下。

1 验案举隅

1.1 胰腺癌术后腹痛案

患者蔡某,男,61岁,2019年12月10日初诊。主诉:确诊胰头癌术后1年余,发热伴黄疸半年。现病史:1年余前因发现胰头占位,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18-08-08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结合病理诊断“胰腺导管腺癌”,术后顺利出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黄疸伴畏寒、发热,并出现腹水、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偶有腹泻,未予诊治,症状加剧,3周前就诊福建省立医院,予行PTCD术并留置引流管,PTCD引流管在位不通畅,可见淡黄色胆汁引出,患者黄疸减轻、无热,仍时有腹痛、口干口苦,纳差。辰下症:腹痛、口干口苦,纳差,舌红苔少,脉弦细数;结合症状、舌脉,四诊合参,中医诊断——腹痛-肝脾不和、血虚津伤证,治宜和营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处方:芍药甘草汤(白芍60g、生甘草30g),浓煎后外敷脐中,日2~3次,连续使用5天。2019年12月15日二诊,患者腹痛改善,胃纳稍复,便稍溏,汗多,舌质淡苔少,脉细数。处方:白芍20g、甘草10g、柴胡10g、白术15g、茵陈10g、茯苓15g、厚朴15g、薏苡仁15g、大腹皮15g、香附10g、砂仁5g(后下),水煎口服,日2次,连续服用7天;五倍子10g、五味子10g、郁金10g,研粉外敷肚脐,日2~3次。2019年12月23日三诊,患者胃纳尚可,偶有腹痛,得寒加重,大便质溏,汗如常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白芍20g、甘草10g、柴胡10g、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15g、大腹皮15g、香附10g、砂仁5g(后下)、桂枝6g、干姜6g;艾灸大横、腹结、肝俞、胆俞、胃俞、脾俞、大肠俞、八髎,每次5~10min,每日1次;丁香20g、肉桂5g、半夏10g、枳壳10g、干姜10g,研粉敷肚脐,日2~3次。

按语:本案之要冲,在于腹痛绕脐、口干口苦,其乃肝脾不和,久病致津液、气血损伤,筋脉失于濡养,导致胃肠挛急作痛。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胆汁排泄不畅,故身目发黄、口苦口干,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肝气乘脾,且久病后阴血亏耗,脾阴亏虚,清阳不升,血不濡养经脉,大腹失濡故腹部时痛,疼痛不甚,脾伤故纳食不佳;结合舌红苔少、脉弦细,四诊合参,辨证应属肝脾不和、血虚津伤证。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方中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组成,方中白芍取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和营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配伍甘草酸甘化阴,使阴阳调和,腹痛自止。此方主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诸证,在《伤寒论》中为太阳病误服桂枝汤,而使阴阳皆伤,经过治疗阳虽恢复,而营阴仍不足,无以养筋,致使脚挛急一证[8]。目前,临床应用早已经突破这个范畴,只要是津液不足导致筋脉失养的各种拘挛,均可以使用此方。因本例患者辨证属肝脾不和、血虚津伤证,故初诊选用此方治疗,用后患者自觉腹痛症缓,后再以此方加减疏肝行气、利胆退黄、健脾和胃之品口服,调和肝脾,胃气得顾。

1.2 食管癌术后腹痛案

患者苏某,男,65岁,2021年3月31日初诊。主诉:确诊食管癌术后放化疗后1年余,腹痛便秘1周。现病史:患者于2020年7月因进食后有异物感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提示“食管恶性肿瘤”,具体病理情况不详,后在外院行食管切除手术及术后放化疗(具体诊疗情况不详),定期外院随访复查至今,疗效评价SD。1周前患者出现腹痛阵发性发作、嗳气、口干、便秘,未行诊治,症状如前,遂就诊我院。辰下症:腹痛时作、嗳气、口干,大便数日未行,纳少、夜寐尚可,舌红苔少,脉细数;结合症状、舌脉,四诊合参,中医诊断——腹痛-阴血亏虚、肠燥津枯证,治宜养阴生津、润肠通便。处方:芍药甘草汤+五仁汤加减(白芍40g、炙甘草10g、火麻仁10g、苦杏仁10g、桃仁10g、柏子仁10g、制陈皮10g、郁李仁10g、黄芪20g、厚朴10g),水煎口服,连续使用7日。2021年4月7日二诊,患者自诉腹痛减轻,有排气排便,大便1~2日一行,仍时有嗳气、咽喉部梗阻感,纳食稍增,寐可,舌红苔少,脉细。于原方基础上加香附10g、代赭石30g(先煎)水煎口服,续服7日。2021年4月14三诊,患者现腹痛偶作,多于排便前后明显,便干质硬,咽部梗阻感,纳可寐安,舌红苔少,脉细。再于原方基础上加上增液汤(玄参15g、生地黄15g、麦冬30g),水煎口服,续服14天。后家属自述患者排便、腹痛情况改善,因中药服用不便,故药物使用结束后未再于我院就诊。

按语:本案患者系消化道肿瘤,行手术治疗后肠道功能受损,放化疗、久病等因素致津液、气血损伤,肠道功能失于濡养,故见便秘,大便不解、腑气不通,刺激肠道周围皮肤,故见腹痛、嗳气、纳食减少,结合舌红苔少、脉细,四诊合参,辨证应属阴血亏虚、肠燥津枯证。因气血已伤,不宜用峻下通便之方如大黄、芒硝等,可使津液耗伤加剧,故遣方用药以养阴润肠通便为主,缓下通便,患者久病脾胃气虚,故加用健脾益气之黄芪、陈皮芍药甘草汤”于此方中既可养阴生津,又可缓急止痛,与通便之药同用,便秘、腹痛等症且可获得改善,体现了此方和营养血、缓急止痛、阴阳调和之效。中医认为,反复便秘患者多因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肠道失于滋养,肠道传送无力所致[9],故予“芍药甘草汤”和“五仁汤”结合甲减治疗便秘气阴两虚证。后续两次诊治,又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酌以加减,使患者诸症得减。

2 小结

芍药甘草汤方由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现代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其有解痉、止痛、抗炎、保护胃黏膜等功效,可以用于多种肌肉痉挛、痛证,对阴血不足引起的癌性疼痛也有确切疗效[10-12]。临床研究证实白芍方药及提取物白芍总苷对各种痛证,如头痛、腹痛、腰腿痛等均有确切的疗效,通过多种途径起到镇痛作用,而且和甘草等中药配伍,具有增效减毒之效[13]。芍药甘草汤中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单萜糖苷类、小分子酚酸类、鞣质类以及一些其他的化合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解痉、止痛、通便等[14-16]。如上两例病案,虽症状各异,但病机相似,均有阴伤挛急之主症,用本方辨证论治,均能取效。

猜你喜欢
白芍芍药甘草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甘草,多种药物的“调味品”
白芍善调经活血、除血痹
千万次心动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四月,是你的谎言
笑一个,努力靠近的“两只小刺猬”
新疆赤芍
芍药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