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2-11-18 11:33王丽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生活教育创新思维

王丽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生活化的说法,为当代小学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熟悉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4-0194-03

Talking about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concept

WANG Li  (Chengbe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eople's needs for talent training have changed, especially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life-oriented education, which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contemporary primary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theor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reate a familiar learning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Keywords】Life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novative thinking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应用,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将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陶行知生活理论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

所谓的“生活即教育”指的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强调现实生活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内核就是生活,教育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处处体现教育的价值,因此,现代教育应当是服务于日常生活的。教育的目的与生活离不开关系,在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不仅是教育的起源,同时也是教育的素材,生活的变化引起教育内容以及目的的变化,而生活本身就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教育应该以生活变化为基础进行调整。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对生活形成指导,同时体现在生活的过程中,生活与教育是相互影响与包含的关系,只有重视生活中的教育,发挥生活实践对教育的引导开发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个体差异

小学生在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目前小学教育受限于教育资源和教学技术,难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尤其是在语文课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不足,采取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缺乏学生自主探究与展示的机会,导致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不足,这样就更加难以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但在開展差异化教学时遭遇了较多困境,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很多学校存在个性化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并未真正落实个性化教学,不仅会浪费教师的时间还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尽管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然而仍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标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积累和记忆各种理论知识、学习语言表达模式、掌握各种写作技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会直接让学生进行阅读总结与模仿写作,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习作内容的安排。这样过度的理论指导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思想与创造力,更加会限制生活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运用。当前部分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够充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理论教学内容,最终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2)教学实践不足

部门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认知不足,认为语文知识属于静态的知识,并不需要开展实践教育。因此,部分教师只专注于对课堂教材内容的研究,导致教学内容远离现实生活,严重限制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缺乏文化沉淀,难以开展文学艺术创作,失去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思维。语文教育应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课堂教学也应当与实践探究进行融合,以此赋予课程新的生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学习环境受限

由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需要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学校与家庭教育形成配合与互补的关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比较看重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况,并不重视自身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作用。这样会导致家长不能全面地看待孩子的发展,只是盲目地按照教师的要求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忽略了课下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育理念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及其最终目的,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以知识掌握、成绩提升为教学目标,将小学语文教学成果进行量化评价,对学生学习表现以及思维的形成不够重视。而这样单一化的灌输式语文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个性发挥与思维发散的机会,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形成,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最终降低语文课堂的效率。生活元素与语文教学材料的融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与艺术魅力,自然而然地领悟语文知识。联合生活元素开展语文教学并提出引导型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思维将会产生碰撞,进而交流思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2)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无论哪种学习方法,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生活化的教学思想能消除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恐惧感,教师能带领学生从真实的生活理解语文知识,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文章事物以及情感联系起来,这样能深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自身生活经历与语文阅读内容的联系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实际生活与语文写作内容的联系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发现身边的美,启发学生开展文学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育之前,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提升生活化素材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用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设计教学,这样才能发挥生活教育的价值。

(3)培养良好品德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专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文学鉴赏与创作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应关注文学作品对学生个性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中包含更多德育思政教育素材,能在语文教学中传递出更多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有效引导作用。另外,语文课程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基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育人责任,坚持立德树人,开发阅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导向、德育等相关素材内容,为学生讲解人生哲理与寓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品德与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与行为中,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教师应当落实生活化教学,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代入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加深学生的优秀文化与价值理念的认知。人类社会的延续离不开道德与行为标准的限制,小学语文教师应融合生活德育元素,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作用,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在传递语文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4)加强创新思维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生活化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创新探索的意识,获得文学创作的灵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性的思维。比如,有的学生在写作课上往往难以发散自己的思维,不知该如何下笔,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进而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写作的内容。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都是教育学家提出的教育理论,以上理论均肯定了兴趣和热情对学习效率的显著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专注力不足,因此,对多变的、熟悉的、新奇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能加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比如,当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时,可以先充当“美术教师”的角色,带一个真实的杨桃到教室,让学生现场画。教师可以模仿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态并进行具体描述,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杨桃的绘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同学能画出不同形态的杨桃,在这样贴合生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难发现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取决于其看待事物的角度,由此,学生就能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要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动结合现实生活,探究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课堂知识的应用性,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探索意识,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突破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有趣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想象力。尤其是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大自然元素开展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当教师在进行《落花生》课文教学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知不知道花生的样子?”针对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回答,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大家是否知道花生是生長在地上还是地下?”学生基于对大自然相关的经验与认知将会回答花生的生长状态。最后教师再提高问题的难度,提问学生有关花生生长的时间。这样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3)联系生活经历,激发创作欲望

文学创作应当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那么现实生活就成为启发学生开展创作的地方。对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写作题目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代入写作主题框架中,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强化学生对写作题目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当教师在进行《燕子》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程引入环节为学生播放有关燕子的动态视频,播放小燕子的歌曲,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回忆燕子在自己印象中的样子,强化学生对燕子外形、特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燕子开始拓展动物的类型,询问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小动物,并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之后布置“喜爱的小动物”的主题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主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红.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刍议[J].学周刊,2020(31).

[2]魏胜利.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0(03).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生活教育创新思维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传递真爱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童诗”也精彩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