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科习惯的培养

2022-11-19 11:06
小学生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习惯语文

李 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习惯的培养还是学科教学指导都处在重要时期。为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语文课程的特点,把握正确的教学切入口,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内涵,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科知识的获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灵活掌握学好语文课程的技巧,进而顺利完成对学生智力的培养,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

一、小学阶段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时期的教育工作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更是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随着教学理念的快速更新,教学活动取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人才培养工作也迈上了更高的台阶。从狭窄的层面来说,语文是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只有帮助学生全面积累学科知识,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在学习活动中越挫越勇,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挖掘学习情感。[1]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就能帮助其增加知识量,拓展知识视野,顺利完成学科知识的整理,搜集更实用的学习信息,丰富课程知识结构,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帮助学生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妙,充分为学生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帮助其透彻领悟书中的道理,并在习惯养成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在量的积累上取得质的突破,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持续发展埋下伏笔。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自制能力也相对比较弱,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对比较吃力。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完成学习的铺垫,为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为课堂听讲做足准备。[2]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四季》一课的教学工作时,为了让课堂的每分每秒都充分利用起来,教师要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引导学生自主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教材的解读。在预习环节,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自主阅读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文章大意,思考这篇文章中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留出相应的时间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讲解,有条不紊地为学生传授这节课程的新知识,确保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在听讲环节更加认真。除了以课文为单位展开预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完成学期预习、周预习和日预习,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完成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学期预习需要指引学生在拿到新书之后,在好奇心和求知欲尤为强烈的时候进行,可以对课文的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则是要引导学生以周为单位完成独立学习,超前完成课内学习的任务,并详细勾画出难以消化吸收的理论知识。而日常的预习工作则是学习活动中的重中之重,要确保每天抽出10 到20 分钟的时间完成课前预习,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当学生具备了自主预习的习惯之后,就能在学习活动中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有的放矢地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快速突破语文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制定更长远的学习计划。

(二)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语文课程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语文课程大多数素材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提取而来的。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借助生活这一广阔的平台增加知识量,拓展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开辟新的学习途径。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影子》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结合阅读学习的任务带领学生完成相应的写作训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强化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结构,深刻感知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我的影子”这个主题展开写作训练,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对“影子”的观察完成细致描写,充分地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传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写作无从下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总结以往的学习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字一句完成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发现日常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积累更活跃的思维,具备更丰富的情感,进而能够写出更加感人的文章,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地感知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入挖掘学生的求知欲,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不断优化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写习惯的培养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动笔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真记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更好地完成反思和总结,书写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到动手、动脑的密切结合。[3]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活动时,针对这个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哲学故事,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完成针对性的指导,使其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及时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灵活把握文章传递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板书为学生直观展示乌鸦喝水这一标题,并带领学生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进而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把这节课程的写作线索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动笔完成段落的划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完成文章的归纳总结。与此同时,针对这篇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成语,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摘抄下来,并能够完成对成语深层含义的解读。除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要能够借助笔墨灵活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长期的坚持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随笔记录中引导学生逐渐完成写日记的学习,在片段的训练中逐渐完成一篇完整的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深入挖掘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动力,确保学生能够迈出坚定的学习步伐。

(四)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有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限制。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确保教学活动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例如,生字词的拼读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当学生遇到难以拼读的生字词时,教师不能立刻为学生进行解答,而是要引导其借助《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完成查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遇到生字词时,要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查阅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组织查字典、词典比赛等相关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查阅字典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这一环节为学生传授查字典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充分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不断扫清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有效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突破的学习精神。

(五)引导学生养成背诵记忆的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只会借助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吃力。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局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背诵记忆的习惯,帮助学生快速消化吸收新知识,确保其能够快速增加知识量,灵活掌握语文课程的内涵,确保现阶段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4]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要结合每篇课文的要求引导学生完成背诵记忆的任务。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解读这首古诗的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这首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尝试完成诗歌内容的复述,并引导学生尝试完成古诗词句子的复习。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教材中选出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加强对这些课文的记忆能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当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记忆习惯之后,就能对一些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完成更深入的解读,掌握背诵记忆的技巧。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对语文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增强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信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按照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稳步提升。

(六)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重点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认识到阅读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形式。[5]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不仅要在课堂的时间内完成课文的阅读,更要让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多的文学知识,确保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阅读学习中增加知识量,构建更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例如,在完成小学语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的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内的基础上完成拓展延伸,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厚的文化积累。通过这节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鲁滨逊这一人物,也能在这一片段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这篇名著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阅读学习,从中深刻地把握鲁滨逊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感知文章中采用的写作手法。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学习的习惯,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会”,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能够面对面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推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读物。而且,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要为学生介绍更实用的阅读书籍,帮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更深入的思考,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成为更完整的现代型人才。

总而言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在习惯的支撑下更好地感知语文课程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总结语文课程学习的规律,灵活把握学好语文课程的技巧,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习惯语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