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19 15:19
读与写 2022年28期
关键词:文体新课标高中语文

李 军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11)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版中明确提出高中语文阶段需要学习的三大文体类型分别为:实用类、文学类和论述类。其中,文学类和论述类文本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重视程度较高。相反,实用类文本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实用类文本,如当下的热点新闻、大众的演讲致辞、各类文书的写作等都是实用类文体。可现实情况却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不想教或不会教,学生不爱学的难题。随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学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学习实用类文本的过程就是凸显其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扎实有效地进行实用类文本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挑战工作。基于此现状,本文将着眼于高中阶段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为更好地提升其教学质量尽一点绵薄之力。

1.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

1.1 教师缺乏专业素养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出现种种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自身能力略有不足。

1.1.1 教师跟学生一样,追赶时代的脚步,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学习。但是就目前高中阶段的教师来说,很多教师掌握的实用类文本知识不够充足,无法理清实用文阅读与其他文本之间的本质区别,因此教师会出现刻意回避与不重视此内容的情况出现,导致学生也出现蒙混过关的心理。

1.1.2 教师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最常用的载体就是语文教材,而教材的内容限于编排的需要,选文的数量较为局限,大多都是当下流行的或者是经典的篇目,这就要求教师在立足教材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视野。从已有的调查结果发现,教师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方式主要依赖于教材中实用类课文与其对应的学习任务,而进行课外阅读与实践探究的活动少之又少。此外,教师的教学内容较为狭隘,大部分教师只教授大纲与课文中涉及的相关内容,缺乏对此领域的密切关注。

1.1.3 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衡量指标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会出现思维混乱,制定不科学等情况。例如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为例,有些教师将三维目标设定为:了解本文表达的情感,能够说出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有些教师的目标则是设定为: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的写作手法,并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观点论证。这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说明部分教师注意到了不同文体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可以加以区分。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在面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不清楚自己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制定教学目标的思维较为混乱,甚至有些教师因为对此类文体无从下手,直接放弃讲授。

另外,高中阶段的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他们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只看重考试中出题较大概率的题目。然而在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实用类的热点新闻频频出现,一些教师自作聪明地认为考试中不会出现的内容,在看到考题时却傻了眼。因此,教师要做的是充实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树立长远的目光促进学生的发展。

1.2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且学习方式狭窄。当下高中生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学习方式较为狭窄,只局限于听课与做题,几乎从未涉及相关的课外阅读与探究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对实用类阅读教学提不起兴趣,觉得其内容枯燥乏味。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理解”与“不感兴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下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实用文阅读教学内容根本不了解。实用类文本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目,但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它的真实含义与内容,一直以人物传记或是新闻阅读题来称呼它,殊不知它们的共同名字即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因此学生缺乏对实用类文本的了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质量,一直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去看待这一模块,这也就造成高中阶段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文体意识主要原因。

另外,学生们对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如部分学生觉得实用类文本几乎都是专业术语,晦涩难懂;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内容繁杂,很难抓住阅读时的关键信息;更有小部分同学对此完全不感兴趣,无心阅读。因此,在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为教师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1.3 教学内容模糊且容易发生文体混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把握最能反映当下高中阶段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划分文体的意识,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文体划分的依据与标准在不断变化,但是不同文体一直以它特有的方式存在。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准确掌握不同文体的学习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现如今,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文体意识较为模糊,甚至出现了文体混淆现象,有些教师对于文学类、论述类与实用类文本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各类文体的内容掌握不够扎实,影响其语文能力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各类教师参考用书与网络电子教案都将课文中科学家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大胆创新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写作手法。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可以出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而是如果把分析文中重点句子所蕴含的含义或课文所传达的情感作为一节课的重点环节,那么在本质上就和文学类的文本教学没有什么区别。

教师如果面对不同的文体而总是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得学生对各类文体意识模糊,不能深度挖掘与解读文本。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会发现高考作文题目总会出现“文体不限”四个字样,这不代表学生不需要掌握各类文体的形式,可以随意书写。实际上,这恰恰反映了学生必须具备掌握不同文体写作的能力,这样才能根据主题选出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基于此,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乃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在实用类文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用类文本的课堂教学质量。

2.1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一堂优秀的实用类文本教学课程其背后一定有一位理论素养过硬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实用类文本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线上与线下多种培训方式的结合,听取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向资历深的教师请教、归纳分析与整理优秀的课例,从中不断进行学习,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晦涩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课程的学习。

例如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为例,某教师的教学目标为: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新闻通讯中的细节描写。同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掌握评论的问题特征,学习评论角度与方法。那么在教学重难点设置中,该教师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分析文本,了解人物通讯写作的一般特征;而教学难点是学会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人物通讯。这样的实用类文本教学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关注与学习。

另外,教师需要转变功利化的教学心态,由于升学压力,教师更愿意去讲解与练习高考常考等提升考试能力的内容。究其原因是同样面对新课标、新高考的内容,这些习题已经有太多的经验与案例,教师可以拿来就用。相反对于实用类文本教学的内容,教师一直不愿触碰。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已有教学观念,用生动活泼案例丰富的课堂替代以前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打破高考分数,学科成绩的单一评价目标,通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兴趣,长此以来,语文成绩自然会得到提升。

2.2 创设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环境。“创设情景”一直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掌握课本知识,而是他们一直处在抽象、被简化的课堂环境中,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举例,在两本必修课本中,很多高中教师都忽视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内容,将重点放在文学类文本上,对实用类文本的相关内容只是讲习题时一带而过或者简单讲讲热点新闻,而新闻热点也常常作为写作素材进行主题阅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练习时遇到了实用类文本,无法搞清楚其内容及含义而丢掉分数。

因此,教师在实用文本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课堂情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步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陈如意老师曾开展过一堂主题为“走进面试场”的实用文阅读教学活动。大部分高中生都没有参加面试的经历,因此陈如意教师采用新闻阅读与面试交流的方式,从任务分配到场景布置,从规则制定到角色扮演。整个流程都贴近真实的面试场景,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情景课堂,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实用类文本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应对真实的面试场景。

2.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由于课业压力,当代高中生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实践经历较少,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从课本的理论知识中间接获取生活经验的技能。面对此情景,新课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提升核心素养、设计教学任务时,应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纳入其中。实用类文本类型作为与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受到课标制定者的关注,其首次设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交流的平台。例如,吴歆欣老师用“新闻教学”为例,帮助学生打开了实用类文本教学的窗口。她先让同学在找新闻关键词的同时来确认新闻的基本事实。学生掌握基本信息后,教师再去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新闻背后的创作动机与其蕴含的社会价值,并以此形成对新闻的反思与理解。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关注了当下新闻的热点,同时也加深了对实用文本教学内容的深度学习,提升了其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

2.4 同步学习与考试内容。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面临困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与考的脱节。当前的语文教材仍以文学类文本为主。具体表现为:教材中实用文阅读与类似人物传记的文体内容相对较少。而《新课程标准》对实用文写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由此可见内容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干脆放弃了实用文阅读内容的讲授。因此,这也是导致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在高中语文课堂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完善或重新编写实用类文本的相关内容,或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进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师层面,应在教学中有效体现《高考评价体系》出现的各类要求,加深学生对于实用类文本的理解,提升其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力。在学生层面,应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除了教师课堂上的教育外,自身也应多关注语文教育的改革,始终保持耐心与思考能力,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生活提出的新挑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新课标改革为背景,聚焦于高中语文课堂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通过对当前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现状分析,发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仍存在现实困境,本文通过梳理其背后的原因,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高中语文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教学能力,优化实用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明确教学内容,制定周期性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考考试方向,优化教学思路,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环境,立足学生实际,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提高实用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强化学生的实用文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实用文的学习效率,以便逐步适应新高考命题方向,提高语文实用文方面的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文体新课标高中语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另类文体巧谋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