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 杨伟国
长期以来,由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学业竞争,很多小学生都承担着非常繁重的课业负担并要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而这也使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形成了以“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法”追求高分数的教学思维习惯。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但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而言也有着“揠苗助长”的潜在风险。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然而又一个难题被摆在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面前——数学本就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科目,如何才能在不增加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甚至进一步提升教学成绩?对这个问题,优化家校之间的数学教学合作似乎可以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家校合作并不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将家校合作视为优化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正如笔者之前所说,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意义只停留在更好地管理学生层面,而忽视了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更没有真正将家校合作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所产生的新能量、新价值完全发挥出来,这无疑是非常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进一步优化的。在笔者看来,“双减”形势下的家校合作的开展,在数学教学方面至少具备以下几点意义:
通过开展良好的家校合作,小学数学教师能将原本必须在课堂上完成的一部分教学任务转移到课下交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课堂的任务压力,让学生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中,并获得更多的完善“双减”向工作的素材获取渠道和执行资源;此外,相较于课堂而言,家庭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更为轻松的氛围,在家庭环境下依靠父母的指导进行课程学习,能在更大概率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灵感,进而取得更为丰富的学习成果;最为重要的是,利用家校合作教学,家长能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形成及时而准确的认知,从而更具有协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课业辅导、成果检测和短板补齐等工作的必要条件,让学生能得到更全面、更完整的数学学习外界引导和监督链条,在客观上更加保障了学生数学良好学习状态的形成与维系。由这些内容不难看出,实行家校合作教学在总体上起到了分散学生精力消耗模块和增加学生知识学习辅导环节的作用,而这一“散”一“增”便可有效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教育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施展方能取得真正成效的工作,而有效合作的前提就是各方面之间建立在互相理解、彼此体谅基础之上的和谐关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基础的信任,双方在教育理念和具体方式、方法上存在不小的差异,进而对家校合作的良好开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为方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到学校和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也能更为真实地感受到学生在这种理念和改革的影响下所发生的积极改变,从而在主观上对学校、教师的工作给予更大的配合;而教师也可以在这种交流、合作中更多地了解家长为子女的成长而投入的精力、时间和耐心,进而也会在日常工作中从更多角度照顾家长的感受、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这些对促进家校和谐关系的进一步构建都是大有裨益的。
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将针对学生的辅导工作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标准同时分配给教师和家长,这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无疑可以大大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凭借这一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在课程设计和课堂引导上,而将一部分课下辅导和简单的作业监督、订正等任务移交给学生家长,并在客观上减少了很多由于家长和子女、教师之间的沟通不畅而可能导致的合作摩擦,从而使对学生来说更具思维启发和技能强化效力的课堂学习得到质量上的更多保障,最后获得的学习效果也必然会实现质的优化。
对家校合作资源在“双减”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将主要的目光集中在对微课教学、亲子互动实践作业以及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利用上,并通过对自身和校方现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强化二者之间的共向兼容性。具体而言,以下这几点策略可以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落实上述思路的入手点。
根据既往经验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家长都非常愿意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却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和业务知识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小学数学的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如何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低难度的知识?如何又能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这些均是让很多学生家长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微课教学实现对课堂教学资源的长效储备。微课教学是指以长度在5~10 分钟之内的短视频为载体,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做集中解析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提前制作或现场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将每一课的重难点分布、关键例题解析、知识和技能内容提炼以及课堂上具体的教学仪态等都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保留下来,而后再将视频统一上传、存储于本班群文件或家校论坛中,以便学生家长在居家辅导时能随时调阅、参考。这样一来,学生家长对“教什么”“怎样教”和“教到哪儿”就都有了准确的参照,也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例如,在讲解“观察物体(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素材并通过PPT 或“爱剪辑”等软件制作一部微课幻灯片或视频,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象及其三视图的样子,而后从中以动画的形式提炼学生学习过的几种几何体,再对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做动态展示。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将这些资料统一打包上传至家校微信群文档中,让学生家长随时可以调取、下载、观看,使家长能通过浏览视频快速掌握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主要方法,并帮助孩子完成居家复习和练习。
由于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很多学生家长对家校合作不但感到没有时间参与,还会觉得这是一件增添了自己生活负担的“苦差事”。其实导致家长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通常在于很多家校合作教学活动并没有让家长感受到与孩子之间很强的互动感,缺乏一个能同时调动起学生和家长积极性的平台与契机。针对这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从课后作业的布置环节入手,转换传统的“学生做,家长看”的思路,更多地以具有很强互动操作性的亲子活动作为作业形式,让学生和家长以通力合作的方式执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既能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理解、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也能让家长感受到陪伴子女学习、成长的快乐,从而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和家长配合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热情。需要强调的是,这类活动作业的难度不宜过高,强度也不宜过大,要照顾到学生的课余休息,也要充分考虑家长日常的作息安排,避免活动的开展适得其反。比如,在讲解完“折线统计图”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项需要和家长共同完成的长期活动任务: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走访小区或学校附近几家自己经常光顾的超市,调查并记录食盐、大米、苹果、卫生纸、牙膏和晾衣架等几种常见食品与日用品每天的平均售价,而后根据上述数据绘制出一幅反映不同超市常见商品半个月内的物价走势图,借此为自己日后的购物提供必要的参考;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和学生还可以根据这幅图中折线的走势预测一下未来几家超市的物价发展,看一看最后的结果是否和自己预期的一致。
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看来,家长委员会主要参与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专业性较强的教学类工作则没有什么发挥作用的空间。这种想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家长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教育,特别是具体的数学教学自然无法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导,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由于家长丰富的职业经验和社会经历,使他们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优化时能提出更多、更全面的建议,而这些正是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子女的人,学生的真实性格、兴趣爱好和居家表现等尽入家长眼帘,且学生通常也更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主观诉求告知家长,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双减”向教学方式调整时就可以从家长方面了解到学生最为真实、全面、具体的情况,从而让调整工作能真正切入要害、抓住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借助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力量和智慧,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和开展进行富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调整,以求在最大限度地兼顾课程教学的内容完整性和学生主观诉求、客观条件的满足性和适应性。例如,在对统考试卷进行组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这项工作,将考查范围、方向、深度以及组题大纲、备选题库等资料提供给家长,并设立1~2 日的建议征询期,对有家长代表汇总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甄选、分析和应用,从而对学生的真实情况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和考量思维,以保证统考的代表性、检测力和锻炼效用。
小学生虽然还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发育高峰期,但是由于先天因素和诸多后天条件的综合限制,每个小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且这种差异必然会反映到不同学科的学习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上实现对学生的“量身定做”;而要想确保这些学情档案的完备性和准确性,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对家校日常交流平台的深度利用。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堂学习表现及时向家长反馈——特别是一些学生所出现的消极学习行为,并询问家长学生是否了解学生上述表现产生的具体原因;而在假期或放学期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从家长方面获悉学生的居家数学学习表现,或从家长和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给自己后续的课堂教学优化提供明确的方向。比如,教师可以定期通过家校微信群或钉钉群等平台召开视频家长会,一来向家长介绍学生总体的在校课堂学习表现,并通过私信的方式单独向一些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做情况介绍,将学生的课堂数学学习情况完整地告知家长,使家长的居家辅导做到“心中有数”;二来则可听一听家长反映的子女居家期间学习数学的状态和具体问题,并对一些关于课堂教学和在校辅导方面的疑问予以必要的解答,让家长能结合这些信息对子女的数学学习近况形成更全面的认知;等等。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开放日或家长接待日等机会,组织学生家长开一次教学家长会,将自己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安排、教学成果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具体的教学目标详细汇报给家长,并且可就一些表现相对特殊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做重点约谈,通过这种方式更为详细而全面地与家长做数学教学方面的家校沟通。如果情况允许且确有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还可在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公开课,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到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听一节数学课,让家长能更为直观地感受课堂教学的模式、环节安排和进度,以便于家长在课后进行辅助课业辅导时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成功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倾心付出,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鼎力配合。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双减”背景下切实认识到利用家校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采取多元手段帮助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独特作用,通过微课教学和课后实践作业布置等方法为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配合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体验契机。只有这样,家校合作教学才能真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快速发展,小学生也才能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面的“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