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课后服务实施现状及对策

2022-11-20 12:14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教育局田平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家长服务学校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教育局 田平

小学阶段的课后服务在教育改革深化和家庭环境急速改变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关注,课后看护和服务成为减轻家长压力、提升学生成绩的有效机制。为了更好实施小学阶段课后服务,教育部印发了相关文件,对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目前很多城市的小学在课后服务的实施上发展较好,但由于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很多城镇和乡村小学的课后服务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学生放学时间早于家长下班的时间,因此产生了最早的课后看护服务,由最开始的保证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的安全发展到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课后服务带给学生和家长的意义也在不断增强,这不仅解决了学生托管的问题,还成为促进各地区教育平衡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意识和理念落后、实施方法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更新观念和方式,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服务内容,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小学课后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课后服务的意义,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好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小学课后服务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一、小学课后服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关注的重点被转移到教育的均衡上来,小学课后服务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课后服务中,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目前参与小学课后服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学校内部,课程设置和正式教学的课程也有很多重复,而学校内部教师要求是为了满足教学的目标,小学课后服务和正式教学的定位不同,因此需要的教师配置也不同。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更希望能在课后服务中获得和正式教学不同的指导,能促进学生在课堂外的发展,因此,课后服务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的配置。

(二)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受限

由于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意识到小学阶段课后服务工作的实际价值,导致教师并没有积极主动开发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也忽视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其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的课后服务中,学生的自主性也没有得到加强,发展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具体表现在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虽然会征集学生建议,但是在具体开课时,教师还是会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选择报名多好开班的课后活动,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动接受安排,这样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发展空间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现阶段,虽然积极开展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能及时帮助一些学生家长解决接送困难的问题,但是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内容只是让学生换个环境继续完成作业,内容过于单一化,也不利于小学生全面化发展,而在新时代下,对小学生的教育要求早就由注重学生的学习发展转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单一化的课后服务工作内容并不符合新时代下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应及时提升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多样性水平,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小学课后服务的意义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催生了新型的家庭结构,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生都出生在双职工家庭,父母都需要每天工作8 小时,因此许多家庭都需要课后服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小学课后服务也逐渐转向更加成熟的模式,这对学校和家庭来说都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小学课后服务的公平性能弥补学生因家庭情况不同而导致的学习差异问题,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能通过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和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对学校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后服务的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正式的教学中,这就促进了教学和教育的发展,小学课后服务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通过小学课后服务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实现。因此,解决目前小学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实施课后服务,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三、更好实施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的解决对策

(一)更新意识与理念,明确价值与意义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无法正确意识到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理念,正确意识到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的实际价值,以及重要教育意义。在目前的小学课后服务中,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课后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家长没时间看护的问题,因此,只要保证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安全即可,至于服务活动和课程则不重要,这种思想阻碍了课后服务价值的发挥。在未来课后服务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理念,要让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课后服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课后服务应该通过多样丰富的活动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动力。课后服务也是缩小教育差距和家庭差距的重要平台,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在课后服务中能获得一样的教学和服务,有完全相同的成长机会。并且针对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课后服务还能提供具体的培养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空间。最后,课后服务是促进我国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应该得到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学校和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后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具体实施中推进课后服务的进步和发展。

(二)引进专业的师资队伍

想要获得较好的课后服务效果,就要组建一支专业优质的师资队伍。课后服务的师资组成可以和正式教学的师资结构不同,一方面,要在在职的教师中进行评选,选择对学生最为了解,教学方式新颖,新事物接受程度高的教师,并且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津贴和福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优秀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征集优势资源,可以吸收优秀大学生和毕业生进入课后服务的队伍,也可以从社会各界结构和文艺组织中引进师资力量,组成一支全面的、专业的课后服务队伍。另外,学生家长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轮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学,为课后服务贡献一点力量。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教师也应该主动完善自我生长过程以及自我发展过程,以便为学生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三)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

完成课后服务工作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以及学习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评价与考核体系,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并且制定较为全面化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后续的教学对策。开展课后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自主探究实现,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以及碎片化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也更加需要考虑课后服务工作的直接价值,结合课程大纲标准以及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形式。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需要合理的评估体系进行评估。学校应该把课后服务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考虑,为其制定严格规范的实施标准,规范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对时间、地点、课程内容、考核办法作出具体的规定,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在考核方式上,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评价的主体可以从过去传统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采用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位主体,针对不同阶段的课后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试卷考查、口头评价、匿名评价、组织比赛等,考查学生在课后服务的教学中,综合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以此评判课后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四)保证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应充分保证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部分学校虽然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课后服务工作中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以作业辅导为例,虽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写作业的环境,但是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解决问题。另外,在课后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并应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角度出发设计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素养。新时代下的课后服务工作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从身体健康、思维培养等角度出发,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内容应更加多样化,单一性的服务方式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工作的作用。在具体的小学服务工作中,可以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踢球,就可以组织有趣的足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踢足球的技术和团队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后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实践手工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剪纸、陶艺等,还可以积极开展艺术方面的课程,如绘画、书法、音乐等,这些都是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综合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还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他们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或积极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现阶段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后服务教学,在培养学生新知识的同时还应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开展课后服务

目前,多媒体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普及,但是在课后服务中的使用率还不高,多媒体设备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所以在未来的课后服务工作中,教师应该提升对多媒体的使用能力,增强互联网知识和技术,充分挖掘互联网资源,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例如,在学校内部,课余时间和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和音频,还可以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和其他地区的学校以及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参与各种线上活动。当学生离开学校,也可以利用移动端的各种应用程序开展线上服务和辅导,不仅能集体开展课后服务,也能针对个人进行单独服务,既能很好利用学生在假期的时间,还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服务。同时,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还能便捷地实现监督和统计功能,便于教师进行管理,也能节省教师的精力,对内容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来说,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也能提供充足的帮助。

(六)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开展家校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是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家长必须明确了解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方面的具体工作,积极与教师共同完善具体的课后服务流程以及主要的服务渠道。为了帮助家长更加直观、清晰地看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际价值,教师需要定期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能力发展情况,并且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学习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研讨与交流,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家长需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自我发展情况并且形成家校之间的良性合作。在小学阶段实施课后服务工作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学生家长接送困难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由于自身的工作原因或者其他的原因常常会出现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并且大多数学生家长在接送小学生放学以后会继续处理自己的工作,在引导学生、辅导学生作业方面往往比较欠缺。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主体并不是只有学校一方,要想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那么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发展并不完善,要想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离不开家校共育。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时,可以积极邀请一些学生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的幕后工作中,例如,让这些家长帮忙维护学生放学路上的秩序,保证学生的安全等。还可以通过积极打造课后服务线上平台的方式提高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可以通过建立QQ 群、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各位学生家长告知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学生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工作建议和学生家长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要从最大程度上保证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课后服务不仅对学生和家长有着巨大的意义,而且能促进我国教育平衡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要重点关注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关注相对落后城乡的小学课后服务活动,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和考查,增加课后服务的丰富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小学课后服务和教育水平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家长服务学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