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问题的成因与引导

2022-11-21 13:16侯然张科晓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侯然 张科晓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5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延缓就业”观念和现象在很多高校毕业生中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对“延缓就业”现象进行分析的有很多,但深入探究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很少。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的成因进行探索并采取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缓解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的现状,引导其理性就业,优化就业结构,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的内涵及其类型

对“延缓就业”内涵和表现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深层次了解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现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正确引导。

(一)何为“延缓就业”

“毕业即工作”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就业观念,而“延缓就业”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暂缓就业,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美好期待[1],是处于失业与待业之间的一种状态,更像是人生未来蓝图策划中的一个有目的、有安排的空档[2]。失业是指青年或中年人达到就业年龄且具备工作能力、有一定工作经验,但还没有获得就业机会,是一种由客观原因导致的状态。待业是指一些青年完成教育后,无法找到工作而等待工作机会,也是一种由客观原因导致的状态。而“延缓就业”主要是指大学生本人毕业后并不想立即就业,是由主观原因导致的状态,国外称这种现象为“间隔年”现象(gap-year)。在当代中国,“延缓就业”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在应届年内不主动、不积极找工作,而是通过一些方式来调整自己,比如留学、支教、备考或者在家陪伴父母,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体验和沉淀之后重新规划人生的现象。

(二)“延缓就业”的类型

1.思考型

思考型的高校毕业生主要受毕业生本人固有观念的影响,因毕业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思想还不成熟,与社会接触较少,所以对未来的工作境况存在不切实际的期待,且对一些工作持有偏见,只想做风光体面的工作,完全不考虑其他基层工作。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太能接受薪酬低、工作累的工作,还会担心由于选错了工作方向或工作岗位而影响长期职业生涯,甚至影响以后的生活。因此,他们选择“延缓就业”,或以其他方式去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充分认识社会,让人生道路得以缓冲,等待更好的工作机会。

2.创业型

这种类型的高校毕业生主要受到政府创业政策的影响。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鼓励毕业生创业,通过创业来完成职业规划,实现人生价值。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企业管理能力,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工作无法开展,只能等待创业时机的到来,从而出现了“延缓就业”的现象。

3.无忧型

无忧型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这类毕业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而且父母能随时为他们找到工作,因此他们的就业需求性和紧迫性不强。这种类型毕业生的父母一般不希望子女去离家远的地方工作,支持子女考公考研、出国留学、做志愿者,希望孩子可以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不断积累生活的阅历。

二、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就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有针对性地分析“延缓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有重要意义。“延缓就业”作为一种当代特有的社会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个人、家庭、社会、学校四个方面。

(一)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一部分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经常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勇气。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律,这些学生只注重生活和精神上的享受,忽略了作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专业素质和生活能力不高,在同龄人中竞争力很低。他们对自我认知不足,总是觉得自己应拥有更好的工作,因此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经常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就业难度逐渐增加。还有一部分学生截然相反,他们往往太过自律,经过高考的磨砺,将大学当成高中学习生涯的完美复制,只知道努力学习、埋头考试,不关注学习之外的事情,只会“纸上谈兵”。他们不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无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毕业之际很难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就业后也不能灵活变通,无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自身能力失去信心。

大数据时代,新兴岗位层出不穷,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长期待在学校,与社会接触较少,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简单。在当前一部分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他们不再青睐办公室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更倾向于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希望将来的就业方向是自己感兴趣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最主要的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高薪且轻松的工作,能边工作边享受生活。在这份符合他们心理预期的工作还没有到来之前,他们选择继续等待。

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忽略社会及国家的需求,以自己为核心,不能充分理解实现人的价值的意义。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对未来也没有规划,对风险高、回报低、待遇差的工作一般都会回避或者放弃,等待“完美”工作的出现,从而也就出现了“延缓就业”现象。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经济总量不断突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现象主要出现在条件较好的家庭中,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延缓就业”的出现,为高校毕业生选择“延缓就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支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成功就业的一部分因素来自于家庭经费的支持,家庭的物质保障让学生无论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延缓就业”都没有后顾之忧。

从精神方面来说,一些父母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将某些就业观念强加到子女的身上,忽视子女的就业意向和兴趣。部分大学生当初选择专业就是听从父母的意见,而非自己真正喜欢,这导致其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没有清晰的目标,不知如何学习,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毕业后没有真才实学,竞争力不足。例如,父母是教师则希望孩子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医学世家则希望孩子可以继续从医,几代公职人员的家庭则希望孩子也可以拥有“铁饭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各种新兴行业,就业形势发生了改变,相关的就业政策也层出不穷,父母对新兴行业知之甚少。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在政府和国有企业等有编制的地方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工作,而私企、个体经营等都不是正式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希望守在父母身边,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就业范围,减少了就业机会,其就业难度也随之增加。

(三)部分高校教育理念的影响

为了提升人才的专业化程度,部分高校侧重学术培养,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实践能力相对欠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各大高校虽然开设了社会实践课,但课程质量有待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不具备优势。在高等教育中,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整个社会新兴产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导致毕业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在毕业时既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又对其他领域的工作望而却步。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的完整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足。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仅仅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而事实上大四毕业生更需要就业指导;有的高校虽然针对大四学生开设了就业课程,但课程设置太过宏观,没有针对性,毕业生往往会感到前路迷茫,对未来没有清晰目标,因此一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延缓就业”,等待就业机会的到来。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90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5万人。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冲击,很多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很难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难度。一部分用人单位设置了较高的名校门槛,只招收985、211的学生,“双非”院校的学生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性别歧视现象在就业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女性。此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得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传递招聘信息的方式也很单一,主要是通过大型的招聘会。对许多不善于利用信息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便会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就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不得已“延缓就业”。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但目前看来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服兵役、自主创业、西部计划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依然较低。国家虽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也给予了相应的创业政策支持,但由于疫情影响,创业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部分毕业生不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精力,导致创业之路难上加难。这些问题都让部分高校毕业生对找工作丧失信心而选择逃避就业,从而造成“延缓就业”现象的产生。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问题的策略

“延缓就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清晰认识到解决“延缓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尽管高校毕业生是有头脑、有理想的青年一代,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就业,但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要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帮助高校毕业生真正了解自身,找准就业方向,加快就业脚步,共同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高校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指导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就业指导是促进就业的基础工程。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服务,只有在大学生毕业时才涉及,而实际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应该从高考结束时开始,而且是一个连续性而非间断性的过程,从高考志愿的选择时开始,而不是到大四时再突击。首先,在入学之前,家庭应当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多参加创新活动,寻找兴趣点,帮助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其次,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就应当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聆听每一位大学生的就业计划与职业追求,针对不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应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指导。最后,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学校更应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正确引导就业方向,及时传递就业信息。

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科学性。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既要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3]各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实时更新课程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帮助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延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了解原因,帮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工作方向,加强就业指导,提出合理建议,使其转变就业观念。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尽快融入社会,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和企业之间协同配合,帮助他们尽快度过工作尴尬期,找到心仪的工作。此外,各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创业竞赛,通过竞赛与就业指导教育相结合,让“延缓就业”的毕业生在浓厚的就业氛围下积极就业。

(二)学校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学校在解决毕业生“延缓就业”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对大学生加强就业指导,还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毕业生就业。

首先,各大高校应主动出击,准确及时地了解当地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及时与企业沟通,迅速及时地传达就业信息,拓宽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通过学校的各个媒体平台进行大规模招聘,为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高校也可以高频次地召开校园招聘会或者各大企业宣讲活动,主动邀请企业进校招聘,让学生能充分、全面地获取就业信息,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

其次,各大高校应建立实习培训基地,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提前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应做好优秀实习生的推荐工作,保证毕业生质量,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实习让学生在毕业之前了解该行业的工作内容及就业情况,根据实习情况适当调整职业规划。

最后,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好互联网,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求职也成为部分大学生的选择,一些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学生也通过网络了解招聘信息。因此,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应充分发挥网络的灵活性、便捷性,拓宽就业渠道。从学生方面来看,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可以筛选出他们感兴趣的就业方向和地点,了解薪资、工作时间等,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各单位的招聘信息;从用人单位方面来看,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毕业生的能力和就业意向,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毕业生,为招聘人才提供便利,降低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保障大学生的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质量。[4]此外,高校还可借助网络平台分析就业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不同情况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困难,分析用人单位的招聘结构和条件,从而判断毕业生就业情况,各高校为提高毕业生质量,积极推进人才的供给侧改革,进而实现“招生—人才培养—社会反馈”的良性循环提供支撑。[5]

(三)家庭要对子女进行切合实际的引导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的指南针,处于迷茫期的毕业生需要家人的帮助和鼓励。因此,父母要当好孩子就业的“参谋长”,深入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充分了解孩子的就业观念和选择,帮助他们积极就业。有部分学生处于对未知社会的恐惧和不安之中,选择逃避就业,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接触未知的领域,开阔眼界,从而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选择,积极迎接挑战。家长要适度提出建议,及时和子女沟通。此外,家庭要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助力作用,与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理念,帮助孩子探索有意义且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包办到底,不要过度溺爱,避免盲目的关心,要尊重子女的自我选择,鼓励子女自主竞争,杜绝消极等待,强化对子女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性的培养。[6]

在家庭积极引导的前提下,毕业生本人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马克思曾经指出,认真考虑职业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意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7]。在求职路上,高校毕业生要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适合自身需要的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尝试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无法找到心仪工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主动求职,抓住机会,学会从基层做起。要树立积极的择业观,认识到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工作能力,而且要提高综合素质。此外,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招聘的资源,准确了解自身情况,明确就业方向,避免眼高手低。

(四)社会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就业氛围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8]每一个高校毕业生最终都要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改善和优化现有就业保障体制,疏通高校就业渠道,鼓励新兴行业的发展,增设新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适当降低招聘要求,减少条件设定,提高就业的公平性,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此外,各企业也要改变传统的招聘思维,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转变以学历作为首要招聘条件的观念,把能力放到第一位,在全社会形成才尽其用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毕业生应承担起创新这一重任。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激发创业潜能。同时,也应降低创业门槛,并给予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其次,各大高校要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质量,加大该课程的力度,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的相关过程,指导他们创新,为创业提供理论基础。高校毕业生如果能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再加上物质条件的支持,自主创业便可以找到出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就业压力。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