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基于江苏六所高校的调查

2022-11-21 13:16陈荣桂陶林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时师资队伍就业指导

□陈荣桂 陶林

(1.三江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2;2.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南京 211166)

2021年8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1],强调更充分的就业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的基础。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为145万人,20年后的2022年这一数据已突破1000万,创历史新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毕业生的供求结构发生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成为就业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安排,推进具体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已十多年。总体来讲,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立足课程教学本质要求,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升求职创业本领、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实施现状来看,也还存在不足。

围绕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这一主题,2021年9—12月,课题组依据项目研究任务,通过问卷调研法开展实证研究。课题组面向江苏省内六所本科高校大四学生发放调研问卷。问卷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最终,收回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10份。本文拟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阐述其现状、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的现状

(一)就业指导课教学总体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要求

面对高校扩招后即将带来的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就业压力趋大的现实状况,2002年12月30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明确指出,高校一要健全机构,二要统筹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2007年4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提出,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3]。当年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颁布。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根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先后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将之纳入公共课教学,但是具体的课时设置不统一,8—32学时不等;授课安排学期,不同高校不尽相同,11.15%的学生反映是在大二第二学期,10.16%学生反映是在大三第一学期,14.92%的学生反映是在大三第二学期,63.77%的同学反映是在大四第一学期。针对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总体满意度的调研数据显示,39.18%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3.77%的同学表示满意,15.08%的同学表示基本满意,1.97%的同学表示不满意。数据表明,经过十多年发展,高校认真组织授课安排,研讨制定教学大纲,能够及时选拔配好师资,并通过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培训提升等方式,深入推进就业指导课教学,努力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平。就业指导课教学总体达到了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要求。回顾近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就业指导课教学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设置全面,基本满足学生学习预期

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主要应围绕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求职过程指导、就业能力提升、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授课主线展开。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对个人帮助较大内容的调研数据显示,82.46%的同学表示课程设置帮助自己分析了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75.57%的同学表示帮助自己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70.82%的同学表示帮助自己掌握了简历撰写方法,58.85%的同学表示帮助自己提升了面试技能,54.59%的同学表示帮助自己获取和筛选招聘信息,47.21%的同学表示帮助自己科学调整了就业心理,41.97%同学表示帮助自己提升了职业定位决策能力,40.33%的同学表示帮助自己建立学科规划长久职业发展思维,36.89%的同学表示通过创业教育掌握了基本知识。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学是否已经满足个人学习预期的调研数据显示,26.89%的同学表示能完全满足,47.70%的同学表示比较能满足,21.48%的同学表示基本能满足,3.93%的同学表示不能满足。上述两项数据表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能围绕教学要求编排课程内容,体现了较好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基本满足学生学习预期。

(三)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针对承担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构成的调研数据显示,63.11%的学生表示目前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主要以辅导员、学工书记等学工人员为主,25.41%的同学表示是本院的专业课教师,7.05%的同学表示是学校的行政人员,3.61%的同学表示有校外企业人员参与,0.82%的同学表示有政府人社等部门的人员参与。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加大,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队伍结构单一的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当前,高校已基本建成了以学工人员、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等为主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与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遵循

课程的价值在于育人。[4]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坚持协同创新的原则。

首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聚焦的对象,评价和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根本也是学生,课程改革的实践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成长成才。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需要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加强教学互动,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理念创新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起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发展,就业市场也在动态调整,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理念必然也要与时俱进,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亟须做更多有益探索,高起点高标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探索。

最后,要坚持协同创新,强调课程理论与实践改革协同推进。一方面,理论授课方面,强调科学调整课程内容编排,优化授课内容,合理增加诸如最新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最新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面试经典案例,强调面向不同专业学生授课的针对性等;另一方面,在实践授课方面,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简历制作比赛、模拟面试、生涯人物访谈汇报等方式,通过优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参与,提升课程教学实践性和学生学习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课程设置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具体规范。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为推动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门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如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时数不一,个别高校偏低。针对教学要求,教育部规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两个模块的课程安排,建议总学时数不少于38学时,但从执行情况看,就业指导课程在不同学校间学时数安排不一。针对所在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时的调研数据显示,49.51%的同学反映是8学时,28.69%的同学反映是16学时,8.2%的同学反映是24学时,13.61%的学生反映是32学时。从数据看,8学时的高校占了近一半。就业形势与政策、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求职心理教育、就业权益保护、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如此众多的教学内容在8学时内讲授完,其教学效果很难保证。二是大班化教学模式仍未得到明显改变。针对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学班人数的调研数据显示,24.59%的同学表示在50人以下,29.34%的同学表示在50—70 人之间,22.95%的同学表示在70—100 人之间,23.11%的同学表示在100人以上。“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广东、广西的一些高校,90人以上教学班占72%,60人以上90人以下教学班占21%。”[5]数据表明,就业指导课大班化教学状况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作为一门实践性与指导性较强的课程,大班化教学带来的结果就是互动性环节难以组织,针对性指导难以实施,学生课程学习获得感低。

2.教学内容建设改革相对滞缓

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教师如何教学和教授什么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依据。针对如何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调研数据显示,61.79%的同学认为要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从实际来看,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进展落后于实际需求,相对陈旧。首先,以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为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地方也围绕大学生求职创业、应征入伍、升学、基层就业等出台了很多具体的鼓励性政策,有些既有政策也做了新的调整,包括求职创业补贴、应征入伍各类补助等,而现在使用的部分教材,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多年前,没有及时更新。其次,关于学生面试,现有教材还是讲授一些传统的方法,针对工科学生的实操环境下的情景面试、营销专业学生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凸显出来。最后,教学大纲及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等改革也相对滞缓。总之,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教材,一些高校有的是自编教材,有的是合编教材,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3.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教学方法是实施课程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师常用授课方式的调研数据显示,83.77%的同学表示仍是传统理论授课模式,仅有16.23%的同学表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了情景模拟、小组研讨、优秀校友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针对如何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调研数据显示,54.10%的同学表示要丰富教学形式,希望增强教学互动。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就业形势与政策,掌握求职面试技巧,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就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指导学生规划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该课程教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对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学实践中,满堂灌的单向知识灌输仍不少见,照本宣科式的课程讲授也较普遍,学生参与度不高,有效互动不足,借助云课堂等新技术和智慧平台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普及度不高。此外,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多元参与不足。从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需要多元参与,如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涉及求职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技巧的部分,可以邀请企业HR等专业人士参与进来,贴近实际指导学生;有关创业部分,老师们知识储备少、经验缺乏,有必要邀请优秀创业典型参与具体指导,但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如何保障这些教学举措的达成落实,需要加以规范。总之,如果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最终将会导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成效偏低。

4.师资队伍不健全

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储备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就业指导课教学得以实施的关键保障。就业指导课开设十多年来,已有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就业指导课的顺利开设、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做出了很大贡献。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毕业生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和整体就业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这样的努力更值得肯定。客观来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如下不足。针对如何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调研数据显示,44.92%的同学表示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数量需要继续补充。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应纳入学校总体师资队伍建设中考虑,这需要学校层面持续予以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大班课教学、针对性就业指导不足等问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师资配备不足。二是师资队伍结构没有明显改善。目前,高校承担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师资构成主要还是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和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学工书记为主,专业教师参与近几年有少量增加,企业优秀的HR、成功创业典型等参与不足。三是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亟需加强。能力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把握、对辅助教学手段的熟练使用、对诸如经典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训练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能力的体现,也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从现状来看,师资队伍能力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就业指导课涉及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青年学等多学科知识,一些教师是半路出家,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对于最新的就业形势、对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可能存在理解不足、了解程度不够的问题。因此,他们在课堂讲授中难免存在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围绕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应从如下方面做好合理安排:一是科学安排课程学时。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8学时的授课时间安排是偏低的,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将众多知识点讲到位讲深入难以实现,教学质量也很难提升。为此,必须考虑围绕教学内容,合理设定就业指导课教学学时,建议统一规范标准学时,规定最低学时。二是努力改善大班化教学模式。改善大班化教学根本上是要从学校层面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学,从师资配备、经费等层面予以保障,努力变大班教学模式为中小班级模式。三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科学合理安排授课和指导体系。大学一年级,通过与生涯规划课教学联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意识,通过职业兴趣、性格等测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知环境,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大学二年级,围绕职业能力提升,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各类职业规划讲座和辅导,帮助学生打造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学三年级,在巩固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毕业后职业发展路径,就学生考研、就业、考公考编等开展专门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提早谋划安排;大学四年级,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开展专门授课,系统讲授课程知识,开展实践指导,系统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建设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建设是实现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近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世界格局深刻变化、新冠疫情肆虐,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面临巨大压力。面对客观变化的国内外社会环境,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建设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一是推进教材改革。包括准确分析就业新形势、解读就业新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择业观就业观,智慧化时代就业信息收集与筛选,新的笔试与面试类型及应对策略,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就业能力提升和职场发展策略,等等。二是加强教学互动和研讨。通过研讨合理设计和优化教学内容,补充、更新知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理论讲授,也需要实践情景模拟。三是在内容编排上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针对性,主要是指在授课时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分析对应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导学生做好在各自行业领域发展的职业能力储备,可以补充专业优秀校友典型事迹等。突出实效性,是指在教育指导学生过程中,要在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分类做好指导,确保实效,包括学生求职目标的确立分析、工作单位的选择、面试的准备、简历制作的指导、就业的权益保护、进入职场后长久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等。同时,应针对考研、就业、考公考编、创业等不同类别学生更新补充相关指导内容。

(三)深入推进教学方式创新

教学方式是教师将课本知识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加工处理后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决定着学生知识吸纳的程度,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从当前就业指导课实际来看,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为此,需要深入推进教学方式创新,在传统理论授课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一是在授课环节安排情境训练。就业指导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情境模拟训练,通过情境训练检查学生临场情境下的表现,掌握知识,查找问题,锤炼能力,如开展模拟面试、简历制作比赛等。二是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常态化育人机制。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找准职业发展平台、形成良好职业发展路径和促进毕业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站在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课要突出全程性的价值和思想引领;另一方面,除课堂教学外,就业指导课还应与生涯规划课联动,学校成立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二级学院成立就业指导工作站,协同为全体学生建立起覆盖大学四年全程性的职业发展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新时代征程中,科学定位自己,努力敬业奉献,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三是鼓励校外优质资源参与教学过程。校外优秀企业的HR、优秀创业典型、优秀校友典型、政府人社部门专门人员,他们具有校内教师所不具备的、贴近实际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背景,对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是有益的补充。可以安排他们穿插在教学过程,抑或是专门开展政策宣讲、创业宣讲、职业发展、礼仪教育讲座等。四是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为适应疫情影响下的教学需要,超星、智慧树、云课堂等现代教育平台相继在现代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技术平台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手段形成了很好的补充,新技术的运用将会为丰富教学方式提供新空间。

(四)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关键因素,一支人员配备充足且稳定的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是满足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基本保障。围绕教育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这一根本要求,高校应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要从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切实重视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遴选引进优秀师资,充实师资队伍,这也是该课程解决大班化教学现状的关键,同时充足的师资队伍也是就业指导课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模式转变的基础。二是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在充实师资队伍数量的同时,要注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鼓励专业课教师、企业优秀的HR、成功创业典型、优秀校友典型、人社部门专门人员等参与到就业指导课教学中来,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强化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三是进一步提升师资质量。就业指导课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背景,现有的师资队伍知识背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需要做好课程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安排,有计划安排教学研讨和跨平台工作交流,注重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水平。同时,应鼓励就业指导课教师自主开展教学研究,提升职业水平,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为从事高校就业指导课相关的师资引进、进修交流、职称评审、经费、校外师资多元参与等系统提供机制和制度保障。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之举,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虽已历经十余年,但限于其没有具体学科所属的特殊性,该课程建设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就业指导课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应善用新理念和新方法,立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供给侧发力,持续推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学时师资队伍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学习不是“刷学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