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与方略

2022-11-21 13:16赫曦滢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四史理论课政治

□赫曦滢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2020年4月,《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应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内容全部列入“理论武装体系”之内,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史”的重要指示精神。随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将‘四史’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1]。历史是出题人,时代是答题者。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是中华传统美德,“四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从认识论出发,验证并确认“四史”教育的重要性,厘清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契合性,运用多种“融入”手段与方法,在逻辑关系中把握二者互动作用,并构建面向提升实效的机制与方略。

一、内嵌与互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统筹

“四史”是对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内容、历史精神资源和精彩历史故事资源等的总结与归纳,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充足优质的政治精神养料、优质全面的文化教育资源。从历史维度看,“四史”教育是大学课堂不可或缺的课程;从教育维度看,“四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从社会维度看,“四史”教育对于澄清史实、精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将“四史”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与之形成互衍关系,是当代建设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由之路。

1.历史维度:“四史”教育是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

应通过学习党史,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学习新中国史,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学习改革开放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要从时代要求出发,探讨“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定位与使命,诠释“融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明确本质问题、确立本质关系。从“四史”教育的内容看,“四史”纵贯中华民族全部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的辉煌历程,还包含着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的发展“足迹”和经验总结,是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了解中华民族崛起进程的工具。回望走过的路,可以使青年更直观地体会新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和中国共产党的步履维艰。展望未来的路,“四史”的具体内容可以让青年大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是什么力量使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精神支撑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从“四史”教育的目的看,通过“四史”的学习,青年大学生可以从规律层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行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要性,从而激励青年大学生不忘历史、守望未来,达到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目的。

2.教育维度:“四史”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关键性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力度,在创新中摸索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既是时代之问,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追求是从理论中汲取力量,将精神价值“进化”为实践动力,进而将思想力量转化为物质动能,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自觉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互嵌,突出立德树人的历史维度,实现历史、现实和理论逻辑兼顾,弘扬历史思维、历史站位与历史自觉。

“四史”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媒介,其作用不可替代。“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立德’是‘树人’追求的目标,‘树人’是‘立德’价值的体现。”[3]因此,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用“四史”透视历史、透视问题、透视时代。“四史”教育不是简单地陈述和梳理历史事件,而是有其更为鲜明与深刻的政治性。目前,青年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与“00后”为主,由于长期受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市场化、社会转型及各种社会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立体多元,思维模式更加“时髦”,言语表达更加自我。尽管大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但他们总是容易在多种社会思潮中迷失自我。把“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明辨是非,不忘来时路,以德为先,立而后做人。

3.社会维度:“四史”教育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法宝

“四史”教育是青年大学生把握历史发展主题、研究社会历史规律、树立正确历史观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成长史、发展史是新中国从凋敝走向繁荣、从贫弱走向富裕、从庞大走向强大的历史见证。唯有不忘历史、不忘来路,才能抵抗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不断前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唯物史观是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阐述,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机制与矛盾,进而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正是这种大历史观使“四史”不止步于碎片化史实的堆砌,不停留于历史的重演,而成为真正的科学,成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剑”。因此,掌握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与逻辑,对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塑造青年大学生明史爱党、明史爱国的意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意义重大。

运用“四史”教育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较量。因此,青年学生只有学会用“四史”解读现实、剖析矛盾、辨析真伪,才能明确立场、坚定信念。“在中国等一系列非主流社会思潮之影响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4],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容小觑。这一思潮惯用的伎俩就是打着“揭秘历史”“重评历史”等旗号,企图颠覆人们对特定历史、人物、思想、事件等的既有认知,以实现对执政党及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消解,其本质是唯心史观。恩格斯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5]因此,用唯物史观批判唯心史观是我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将“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正本清源”的理论剖析,进行正向的历史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扣“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目标,在历史的长河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把握“四史”的本质与脉络。党史作为一部党的奋斗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奋斗型青年”;新中国史作为一部发展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担当型青年”;改革开放史作为一部思想解放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创新型青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部选择史,要求培养“信仰型青年”。用唯物史观统领“四史”教育,必将迸发出科学与理性的力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核心动能。

二、原则与方法:“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性”统一

纵观“四史”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可以从“四史”教育中获得启迪和财富,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四史”教育实现了原则与方法的“三性”统一,即整体性、历史性与德育性相互贯通与协同发力。因此,在“融入”的原则与方法选择中,要突出“四史”教育的融通与并立的特点,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

1.把握整体性

“四史”教育需要具备整体性与全局性的眼光,运用科学和理性的视角看待其形成过程中造就的精神基因,把历史的前提、经验、成就、教训和结论汇通为一个整体,用体系性的方法加以认识,“避免研究的割裂与对立”[6]。“四史”教育要明确主旨与目标,避免陷入繁文缛节,也要避免过度宏观,在二元对立中合理把握尺度;避免形散神也散,不够聚焦、不够透彻,“只学其表,不究实质”或者“熊瞎子掰苞米,学一样丢一样”等误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把握“四史”的整体性,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教学:

其一,党史教育要注意引导大学生领会“四个选择”,为青年大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如何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用“四个选择”统领“四史”教育总基调,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阐明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其二,新中国史教育要强化“四个正确认识”,即认清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环境,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历史成就,认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与发展主线,认清中国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着重讲清新中国的性质、讲清为什么要坚持发展新中国的基本制度体系。其三,改革开放史教育要突出培养“四个自信”,应着重讲清我们为什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讲清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清为什么在新时代中国也要继续并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始终不动摇。其四,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要厘清“三大规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这“三大规律”的透彻领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乌托邦到现实的历程,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2.突出历史性

历史性是指将所有以往人类历史的某种内在发展逻辑和现在做比较,再用目前发生的事件与未来发展做比较,从而达到对未来社会可能走向做出一定预测的历史观。换言之,要依据人类过去的社会和历史发展对未来社会分析研判,这是一种长远的、发展的、比较的思维方式:用长远的眼光观察历史进程的曲折脉动趋势;从古今中外的比较中分析历史和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注重政治人物与国家时势的历史交互影响作用;注重运用国家理念与现实制度中的重大差距对某些事件和特定现象做出合理判断。

首先,“四史”教育要善于变换历史场景。不能以古度今,而是要回到历史发生的现场,以“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关注历史。不能只是关注一个历史事件现象本身,要善于综合运用历史的变焦镜、思维的透视镜、时代的反射镜关注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其次,“四史”教育要注重对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论证,引导当代中国主流价值,增强学生历史认同感、情感认同感、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树立大历史观,用宽广的历史视域、总体的历史视角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最后,加强历史观教育,不是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从故事到故事,而应该讲两者结合,用“四史”中生动的历史事件、感人的历史故事说明一定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历史逻辑。

3.坚持德育性

道德准则关乎个人、关乎国家,具有现实社会基础性教育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7]“四史”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连绵不断的历史养料和精神基因。思政课教师用温度和情怀“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利于青年在党史学习中以先辈先烈和优秀党员为榜样,不断提升自我党性修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素质能力,矫正偏差,不断积淀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德育性导向。正如杜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批判指出的那样,针对知识层面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在形象层面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教化。因此,在融入过程中要弱化知识性的学习,强调德育性导向,真正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要坚持以理想信念铸魂,鼓励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融合起来,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应坚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地加强教育引导,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注重用正面教育的方式说服教育青年,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朋辈浸润的方式引导青年向先进典型学习,并在青年当中产生巨大的良好效应。

三、固本与求变:“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法”统合

将“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时达成固本与求变。所谓固本,就是要牢记初心与担当使命,通过“四史”教育筑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防线,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可靠接班人。所谓求变,就是要创新“四史”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课堂与社会的双管齐下,构建长期性与常态性的教育模式。

1.纵与横:牢记初心+肩负使命

纵观中华民族近五千年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理念,唯有中国共产党甘愿成为中国人民的“孺子牛”,将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我们党的初心未曾有丝毫改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每一位优秀共产党人崇高的奋斗目标。当前,中国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的考验、经济发展的重压使得机遇与风险并存,挑战与光明前景同在,形成了中国特色主义发展在新时代的独特历史语境与时代特征。我们正面临全新时代形势中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大学生应该在党史学习中注重进行横向和历史知识对比,深入思考与分析全球治理秩序、文明多元的冲突激荡、国际政治格局、经济体系的全球化、科学技术与革命进步等方面,把握国内外各种历史形势与发展规律变化,吸取党史精髓,借鉴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肩负历史使命。

2.内与外:课堂实践+社会实践

开展“四史”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课堂教学层面看,必须做到将“四史”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并进”[8],而不仅是满足、停留在发展思想史理论的一般意义水平上去阐明当代马克思主义从经典演变到超越当时历史的理论发展,还要善于结合“四史”深挖理论研究背后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党史,联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理论实践,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实证研究和基本学理阐释,强化学科发展自信意识和国家话语权。

从社会实践层面看,“四史”教育可以在多个层面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红色实践让大学生亲身体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翻身史、复兴史,从苦难的记忆中寻找行动的力量,并结合实地学习、访问、参观与讲解,持续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加强“四史”教育的实效性。

3.长与常:长期性+常态性

学习“四史”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对历史形成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开展“四史”教育要构建长期性与常态化的学习机制,实现“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流程贯通、全角度纳入、全主体覆盖。

第一,充分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抓住少数“强化学”。教师要学在前列、做出表率,学生党员要“重点学”。同时,要注重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后自学相结合,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真正抓好理论学习,真正学深悟透。

第二,用好红色阵地与素材,借力资源“流动学”。通过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与学习载体,将书本中的平面化知识,活化为立体化资源。充分运用当地“四史”资源,整理“四史”故事、制作“四史”微电影,借助网络与数字资源,在高校中掀起学习“四史”的浓厚氛围。同时,借力红色文化积淀,打造“流动课堂”,让“四史”进寝室、进支部、进手机,唤醒青年大学生的红色记忆,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结合重点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铭记光辉历史、铭记初心使命。

第三,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现实“贯通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课程体系完善,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具备现实面向。在教学中,要把丰富的历史与现实案例融入教学,以鲜活的案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通过“四史”故事切入教材内容,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贯通”力,切实增强课程实效性。

四、结语

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和认识发展。在新时代语境下,将“四史”教育下沉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流程,并对“融入”的内容与途径进行实践性探讨,既是探索新文科发展之路的需要,也是汲取“四史”力量与智慧,引领青年大学生认识责任使命、夯实理论功底的需要。实践的探索必将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更多经验和选择,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四史理论课政治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政治攀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