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策略

2022-11-21 19:36陈小中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突发性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陈小中

(作者单位:海口广播电视台)

突发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类型,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可以在社交账号上自由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视频片段、照片或文字描述信息,这就容易造成新闻事件的快速传播、参与新闻人数较多、真假信息混杂等问题。电视新闻记者与纸媒记者的区别在于,纸媒记者通过收集新闻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语言材料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还原,同时通过收集有关部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调查结果和相关反馈信息进行汇总,从而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然而,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准备时间较少,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也通常采用电视直播或转播的形式,这就需要电视记者具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切实保障突发新闻的时效性,避免影响电视新闻报道质量。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变化,掌握突发新闻报道的关键要素,切实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1 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突发性新闻事件指的是在没有征兆和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不为人主观意识控制的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是客观事物急剧质变的状态,呈现的是一种与正常情形相反的态势,突发性新闻事件偶发的质变状态与人的生活生产具有紧密的联系。突发事件有一个从矛盾积累到矛盾激化甚至爆发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看似极小的问题,如果采取错误的解决措施也可能会使问题放大化。

突发性新闻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和紧迫性等特点,并且具有发展快速、事件复杂及参与人数较多等特征。突发事件的发生速度较快,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进行突发事件新闻播报。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为电视新闻记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闻播报环境,电视新闻记者在使用传统播报方式的同时,可以采用网络媒体等渠道,将事件信息和情况快速且真实地呈现给受众。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如果缺少新闻的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很可能会导致新闻画面的缺失,从而影响到突发新闻报道的质量。另外,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时,应该保证突发新闻具有完备的核心要素,还应该使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将突发事件完整地呈现给大众,并进行正确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1]。

2 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路径

2.1 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突发事件是一种非人力因素所能控制的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给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外,在“全民记者”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更快,在不同民众的视角中突发事件的情况会呈现出不同的版本,这是由于民众缺少对突发事件的全面了解,也没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如果没有对突发性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的报道,网络社交媒体上便会涌现出多种版本的突发事件信息,其他民众受到偏颇的突发事件信息内容的影响,就容易出现舆论方向极端、民众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所以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快速进行新闻报道,将事件真相呈现给受众。

电视新闻记者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在突发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应及时确定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以及目前事态的情况,并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的性格品质及较高的政治素养。电视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更好地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和梳理,并精准掌握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点。而且,电视新闻记者在接收到突发性事件的线索后,需要凭借所获得的信息和自身的经验,充分利用前往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路程时间,对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快速的判断,并挖掘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另外,电视新闻记者也可以从其他媒体同行、事件相关人员、线索提供者及政府部门等地方获取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为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后的新闻报道奠定基础。

突发性新闻事件大都是危险性较高的事件,需要电视新闻记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救或救援能力。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电视新闻记者要尽量缓解突发事件相关人员的情绪,并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具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切实提高新闻采集工作的质量。

2.2 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反应能力

突发事件是在刹那间发生的,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的。因此,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判断出事件危险程度、对社会的影响,并对其所包含的新闻价值进行准确的分析,电视新闻记者就要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首先,电视新闻记者在接收到突发性新闻事件线索时,应该根据线索对事件进行初步的判断。以2021年河南暴雨事件为例,河南地区受到强暴雨影响,发生超常规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受困群众人数众多,电视新闻记者在收到该事件信息后,就开始想办法对现场情况进行报道。但是,由于事件的危险性较高,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对洪灾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部分区域受灾严重,通信中断,需要电视新闻记者改变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根据电视台的实际条件,选择无人机对受灾区域进行拍摄。无人机可以实现对通信信号中断的受灾区域进行应急通信处理,采用无人机收集受灾信息,一方面满足了电视新闻记者对受灾情况了解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受灾地区提供了应急通信。在对受灾地区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电视新闻记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或政府了解洪灾情况的处理措施,也可以与其他受灾地区的记者建立联系,充分了解其他地区的受灾情况和洪涝应对措施。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时,要秉持不添乱的原则进行新闻采集,在重大灾害面前,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首要救助和保护的对象。另外,电视新闻记者还应该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在面对危急的事态时,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在进行突发性事件的采访和报道时,新闻记者要充分且灵活地利用身边资源,对于紧急情况和危险性较高的事件要酌情选择采访方式。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反应能力,勇于尝试新的方式和手段,为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2]。

2.3 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

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采编能力,进而保证突发性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客观性及真实性,避免因缺乏采编能力,造成新闻报道内容偏颇,形成错误的舆论引导,从而造成媒体公信力降低、新闻失实、社会影响恶劣等严重问题。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电视新闻记者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中的每个具体事实都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整个事件的各个要素都要经得起核对。其次,电视新闻记者需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电视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采访突发事件相关人员时,难免会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新闻报道内容出现偏颇。比如在对重大灾害事件进行报道时,电视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前往了灾害发生地,在受灾现场看到了惨烈的受灾情况,不论是受灾民众还是受灾动物,抑或曾经秀美的自然景象在灾害的影响下变得破烂不堪,电视新闻记者的内心都会有所触动,但其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仍然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和感情,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帮助电视受众更好地了解突发灾害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3]。

突发事件发生后,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时,需要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正确引导舆论。突发事件会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和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若是电视新闻记者不具备较高的新闻采编能力,则会被网络媒体中的片面信息和含有极端情绪的信息所影响,导致新闻采编质量不高,使得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降低。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新闻采编能力,充分利用镜头语言,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另外,由于突发性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较高,所以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避免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等导致新闻失实,只有对事件有正确的判断和认知,才能更好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由于民众对突发性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和事件的复杂性,突发性新闻报道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之前,需要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有全面的了解,深度挖掘事件发生的原因,梳理事件发生的过程,在采访中观察不同人物的情绪变化,并判断他们叙述内容的准确性,全面了解事件全貌。另外,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事件报道时,可以采取深度报道的方式,稳定并扩大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在媒体竞争激烈和内容为王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需要紧抓新闻报道内容的质量,提高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提高自身的采编能力,不断提高对事件的感知力和认知力,并将其体现到新闻报道中,切实增加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广度和深度[4]。

2.4 在新闻采编和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

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较大,大多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后都伴随着人员伤亡和金额数量较大的财产损失,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加强对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视。但是,部分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速度,会制作新闻预制件,并提前进行新闻报道,导致虚假新闻的传播。例如,在2021年5月22日上午,某媒体报道了袁隆平先生去世的新闻,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但也随后快速被证实为假新闻,这使得该媒体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舆论不能代替法院宣判结果,媒体不能代替医生宣布死亡,媒体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另外,灾难事件属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一种,由于灾难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突发性,所以该类型报道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成为舆论的焦点。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对灾难性事件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时,应该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与新闻当事人建立共情意识,充分考虑灾难带给民众的不安情绪,避免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电视新闻通过灾难报道引导公众在关注灾难本身的同时,也要引导公众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在灾难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性美,安抚民众情绪。然而,当灾难性事件发生后,部分记者的采访和报道缺少人情味,缺乏与受灾群众的共情,无法把握灾难报道的主旨所在。灾难性事件所具有的破坏性,使得受灾群众遭受了巨大的心理伤害,然而部分媒体记者不断提及此次事件,并用视频和图片再现受灾场景,再次激起了受灾群众的悲痛回忆。例如,在2021年5月,甘肃省百公里越野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遭遇极端天气,造成21人遇难,部分媒体在使用参赛者遭遇和遇难者遗体等画面时未使用马赛克,这无疑是对受害家属的二次伤害。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时,要遵循伦理道德,慎重考虑提出的问题,尽量以倾听为主,避免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保护新闻当事人的情感需求和个人隐私,在尊重和保护新闻当事人的基础上,完成新闻采访工作[5]。

另外,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时,要及时查看被采访者的状态,当被采访者处于危险状态时,需要及时展开救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闻时效性和震撼性。同时,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尽自己所能开展救助,遵从相关救援部门的安排,减少对救援工作的影响,在不影响救援工作开展的同时,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在救助现场尽量协助救援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电视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

3 结语

电视新闻记者要想做好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度、新闻感知力、新闻采访能力及新闻编写能力等,同时注重人文关怀理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体现。并且,电视新闻记者在保证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同时,要全面掌握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价值取向,切实提升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质量,正确引导舆论,扩大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提高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突发性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公 示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公示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