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技巧探析

2022-11-21 19:36张青波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采访者被采访者传统媒体

张青波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日报社)

新闻采编是对新闻信息认定、采集、加工、制作的过程,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采访和编辑两部分组成,采编过程烦琐,采访对象范围广泛。进入融媒体时代后,传统媒体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尤其是在新闻采编环节,新闻记者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坚持新闻采编原则和职业道德操守,创新采编方式和技巧,深度挖掘采编内容,如此才能制作出更多的精品新闻,不断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使传统媒体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1 融媒体环境下优化新闻采编技巧的必要性

采访是新闻素材的重要来源,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新闻编辑是指对获得的新闻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对获得的新闻文字材料进行编辑,从而使新闻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当中的活动[1]。新闻采访是新闻编辑的基础,新闻编辑是新闻采访的深化和完善,二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容。新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人员在采编过程中务必讲究技巧。合理利用采编技巧,能够优化新闻采编流程,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提高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新闻采编工作决定新闻质量,也直接决定新闻的收视率,关系到新闻节目的发展。新闻采编人员只有掌握良好的采编技巧,才能挖掘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内容,增加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

2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进入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播主体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新闻采编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2.1 采编渠道多元化

融媒体时代,众多媒体平台的出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也深刻地影响了新闻采编工作。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一般是某一家媒体对某项新闻,通过到现场采访的方式进行采编报道。而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媒体技术日渐成熟,新闻采编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记者除了在新闻现场完成采编,还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网络的方式进行采访,可以实现一条新闻多家媒体、多个媒体平台的深度共享[2],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不仅如此,新闻采编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依托高新技术手段,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找到新闻当事人,并通过开视频方式实现面对面的对话,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总之,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渠道不仅更加多元化,新闻采编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提高了新闻采编效率。

2.2 新闻素材丰富化

融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呈井喷式增长,新闻事件随时会在新媒体平台上被报道,这种快速反应机制和海量化的信息丰富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材,为新闻采编人员查找信息素材提供了便利。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素材来源范围比较狭窄,新闻记者收集素材的效率低,获得新闻素材的渠道比较狭窄。而进入融媒体时代后,新闻记者不仅可以在互联网、抖音、微博等平台上获得大量的素材资源,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宽新闻采编的渠道,提高新闻素材的获取速度,更容易了解受众的兴趣点,从而可以极大地丰富新闻素材内容。

2.3 采编注重互动性

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与受众处于两个独立的单元当中,沟通的渠道狭窄,新闻采编人员不了解受众的需求,所以很难制作出能让受众感兴趣的新闻。融媒体时代,为了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围绕受众的需求制作新闻,关注受众对新闻的看法,突出以受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新闻记者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了解受众的需求。而且,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受众互动的平台越来越多,极大地增强了新闻采编人员与受众互动的可能性和便利性。新闻采编人员可以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受众展开互动,倾听受众的心声,与受众之间的黏性不断增强,提高了新闻的影响力[3]。

3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遵循的原则

3.1 受众中心原则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属于稀缺资源,新闻采编是以媒体为中心的,受众是新闻的被动接收者,选择权和参与权较小。融媒体环境下,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新闻,而是主动地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新闻。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受众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受众资源的争夺成为媒体竞争的重点[4]。因此,传统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从受众的需求出发选择新闻素材,从受众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采编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农民日报》等农业类报纸的受众主要是农民,因此在开展采编工作时不仅需要宣传国家在农业方面发布的方针政策,而且需要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关注农民的诉求,从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出发,采编农民感兴趣的新闻[5]。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必须了解受众的需求是什么,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受众群体中,倾听受众的心声和需求,通过电话互联网、二维码等多种方式,拓宽了解受众需求的渠道,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2 客观真实原则

客观真实是新闻采编的最基本原则,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客观真实都是新闻采编人员应当一如既往坚持的原则。在融媒体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采编人员为了吸引大众的视线盲目地蹭热点,哗众取宠,忽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目前信息越来越多,部分采编人员素质不过硬,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差,把关不严,导致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存疑,极大地降低了新闻的权威性[6]。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要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坚守客观真实的原则,提高去伪存真的能力,保证新闻采编的客观真实性。

3.3 与时俱进原则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紧跟媒体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的方式、手段、渠道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闻采编人员摆脱了传统的纸笔记录和采写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智能工具。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用新媒体平台和先进技术,提升新闻采编的效率,赋予新闻采编以新的生命力[7]。比如,在新闻采编时,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开视频进行采访,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随时随地的编辑,可以打造图解、二维码等新的新闻形式,增强新闻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4 融媒体环境下优化新闻采编技巧的举措

新闻记者要想优化新闻采编技巧,高质量完成采编工作,就需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聚焦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坚持将镜头对准基层、将版面留给群众的采编原则,善于深挖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新闻,让党的声音和国家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寻常百姓的生活跃然纸上。

4.1 苦练“脚力”,扎根基层践初心

以受众为中心是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新闻采编人员要想优化新闻采编技巧,就必须苦练“脚力”,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走进大众生活,了解受众的需求,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聚焦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新闻采编人员只有不断深入基层一线,才能了解民众的生活,才能了解事件的原委和真相,做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料,深入了解新闻现场情况,采编出更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新闻采编的技巧在于“勤”,依靠脚步“勤”走入新闻事件的现场,新闻采编人员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将自身的情感融入采编工作当中,让新闻作品更加鲜活[8]。

4.2 增强“眼力”,洞悉事实见真相

这里的“眼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新闻采编人员要提升对新闻的敏锐度,能够创作出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素材的敏锐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编的新闻的价值。同样一个事件,有的采编人员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素材,而有的采编人员会视而不见;有的采编人员仅看到了事件的表象,而有的采编人员却能透过事件的表象看到本质,能够以小见大,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新闻的价值。要想增强“眼力”,新闻采编人员就应当科学利用多种渠道,在大量的实践中反复锤炼,要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在杂乱无章的信息中辨伪存真,在新闻事件中以小窥大。另一方面,“眼力”是指在采访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了解所处的环境,并具备察言观色的眼力。采访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有句俗语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访并不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简单的聊天谈话,而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思想碰撞交流的过程。一次高质量的采访,不仅能够体现出采访者的水平,也能体现出采访者的人格魅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采访的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足够的“眼力”,不仅需要快速融入采访环境,通过采访环境准确判断被采访人的性格、喜好等,而且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对被采访人进行观察,及时掌握被采访人的情绪变化。另外,采访者要针对不同的被采访者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针对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情绪变化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比如,针对采访者非常熟悉的人或者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社会丰富的人,采访者可以采用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方式;针对性格内向或者理解能力较差、情绪敏感的被采访者,采访者就需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提问方式,在提问时缩小问题的范围,引导被采访者理解问题并作出回答;针对被采访者在采访中突然出现的抵触或者紧张等情绪,采访者需要及时采用迂回提问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回答,或者围绕周围环境如天气等进行谈论,消除被采访者的抵触与紧张情绪,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提高采访的质量和效率[9]。

4.3 增强“脑力”,勤学苦思出精品

“脑力”培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增强“脑力”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得以实现。一方面,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系统地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加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开展采编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新闻采编人员要常用脑、常思考,在采编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善于学习新事物、使用新技术。新闻记者应当树立“互联网+”的思维,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在新闻采编的工作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率。例如,当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远程采访第一时间掌握新闻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起新闻话题,引导受众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如此既可以拓展自己采编的思路,又能够掌握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4.4 锤炼“笔力”,匠心独具成佳作

“编”是对新闻采编人员笔力的考验。“笔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闻的呈现质量和效果,要想优化新闻采编的技巧,新闻采编人员必须锤炼“笔力”,发挥“笔力”的作用。新闻采编人员不仅需要通过“笔力”将新闻内容呈现出来,体现新闻的主题,而且需要通过“笔力”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给受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10]。要想锤炼“笔力”,新闻采编人员就需要多读多写,多阅读优秀文章,向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学习,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用心感受用词、用句、逻辑方面的特色,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进行锤炼,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文字精雕细琢,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不断优化自身的采编技巧。

总之,新闻采编是完成新闻内容的重要过程,“采”与“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流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采编人员要结合融媒体时代的形势和特点,及时转变采编的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四力”,从而不断优化自身的新闻采编技巧。

猜你喜欢
采访者被采访者传统媒体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关于综合性城市党报应对新闻挑战的采访技巧探究与分析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电视节目采访中—如何让你的采访对象打开心扉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西尔莎·罗南:爱尔兰精灵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