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节 成就精品
——电视专题片摄像技巧

2022-11-21 19:36侯娟娟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专题片细节人员

侯娟娟

(作者单位: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电视专题片拍摄是一项专业和艺术结合的工作,相较于普通新闻拍摄而言,电视专题片摄像人员需要更加娴熟、灵活地运用镜头语言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感。通过镜头画面的变化,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拍摄者所要呈现的内容和意图,因此镜头语言运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专题片的整体呈现效果,以及是否可以成功被观者所接受。因此,电视专题片的拍摄要求较高,并非简单的画面拍摄和记录,摄像人员需要有整体构思,要与文字记者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在达成默契后围绕专题片主题内容灵活运用镜头语言,生动表达主题内容,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摄像人员在拍摄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要注重技巧的把握,通过捕捉和剖析细节,呈现出更加精彩、优质的作品。

1 电视专题片发展现状

电视专题片主要是对社会发展中的人或事进行真实、有效的记录,采用视频形式将其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属于纪实性专题片。作为影视栏目的主要表现形式,相较于访谈节目、电影或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对摄像人员拍摄技巧的运用要求更高,需要其深入社会实践中。目前,无论是在人文、教育方面还是在自然方面,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专题片,说明当前电视专题片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1]。电视专题片的质量受拍摄技巧和细节的影响较大,虽然我国一些地方电视专题片拍摄人员的拍摄经验丰富,但相较于一些发达地区先进专题片的制作团队还有很大差距,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技巧的学习,在增强专题片美感的同时,使专题片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2 电视专题片摄像原则

电视专题片并不仅仅是对单一事件的报道,而是围绕社会热点内容进行深度追踪、报道和求解,因此电视专题片具有更深层次的艺术性、思想性,能够传递正确、积极的思想观点,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可以说,电视专题片摄像技巧和模式都将影响到专题片的整体呈现质量,因此拍摄人员需要选择较为细腻的拍摄方法,在客观呈现新闻事件的同时,丰富专题片的内涵。通过鲜活的人或事,更容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所以电视专题片摄像人员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进行拍摄,具体如下:

2.1 拍摄素材广泛性

拍摄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摄像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选择更具典型性的新闻素材,即主题内容要有典型性,包括事件、人物和场景典型。在策划专题片的过程中,策划人员要明确具体的拍摄主题,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便在后续拍摄中可以快速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事和人。具体拍摄中,摄像人员致力于挖掘和寻找容易引发群众情感共鸣的内容,可以促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升华专题片的主题思想[2]。

2.2 拍摄内容整体性

拍摄电视专题片过程中,摄像人员应该保证拍摄内容和思路的整体性,依据实际情况,后期可以适当地删减拍摄素材,以此来突显人物或事件。相关人员保证拍摄内容整体性,有助于观众清晰、透彻地了解人物情感和经历,使前因后果清晰明了;删减不重要的素材,充分突出专题片主题,可以帮助广大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专题片的内涵和思想[3]。

2.3 细节刻画要有融合性

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摄像人员需要注重细节的把控,通过更具冲击力的细节描写,将专题片蕴含的内涵直观地传递给观众。摄像人员可以选择补拍、抓拍的形式,表达人物情感,更好地呈现细节。细节把控是电视专题片摄像人员拍摄时的一个有效摄像技巧,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加充分地升华专题片的主题思想[4]。

3 电视专题片拍摄的注意事项

拍摄电视专题片时,摄像人员应该明确专题片主题,呈现事件的全过程,使内容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电视专题片的综合性较强,摄像人员不仅要掌握摄像技巧,也要学会艺术化处理内容,因此在拍摄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确定拍摄方向

拍摄电视专题片之前,摄像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摄像技巧,也要对拍摄方向、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无论是拍摄人还是拍摄自然景观,都要了解如何拍摄才能让观众看得清楚、明了,使专题片呈现的内容与观众的审美习惯相契合。另外,摄像人员还需要做好前期的内容和结构统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题片的质量。摄像人员要明确专题片的主题,层层递进来表述重点、次重点内容,还要结合专题片核心内容和思想选择拍摄对象,便于观众直观了解专题片的内容,掌握专题片的核心思想。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拍摄人员要统筹规划,站在宏观角度把握专题片的整体风格,确定专题片的整体基调,这对专题片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风格确定后,由于拍摄镜头较多,相关人员要通过合理规划,尽可能减少拍摄镜头被删除的情况,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相关导演和制片人也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读专题片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情感表达效果,可以借助镜头的切换呈现来生动刻画人物情感变化,从而有效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提升专题片的质量,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3.2 做好准备工作

拍摄前期,摄像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开关机时间,提前开机,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不关机。此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抢在事件发生前去拍摄,而不是到事件发生后才去拍摄[5]。例如,专题片《夜班》拍摄过程中,虽然基层派出所人员夜晚工作是常态,但是其所面临的拍摄情况是多样的、复杂的,所以拍摄人员在拍摄前进行了充分的走访和询问,对于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明确选题、仔细构思、确定拍摄思路的基础上做好了准备工作,记录下了基层派出所人员在夜晚工作中的大量真实镜头,该专题片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展现事件全过程

拍摄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摄像人员要注重展现事件的全过程,使展现的内容真实、全面,符合逻辑,具有极强的感染性,能够让观众看懂,帮助观众了解事件全过程并能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进而获得深层次的感想。

3.4 合理使用长镜头

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的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长镜头可以保证画面连续性,更加真实地展现人和事物的状态,有效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所以专题片摄像人员在拍摄时需要合理应用长镜头,保证新闻事件能够完整呈现给观众。

4 电视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的细节把握

电视专题片中对细节的把握至关重要,通过细节把握,有助于构成社会情境、人物性格和自然景观,促进事件发展。细节中掩藏着很多重要内容,拍摄人员通过捕捉情感充沛、含蓄深沉的细节内容,更容易引发群众情感共鸣,启迪群众心灵。

4.1 镜头选择的细节把握

电视专题片拍摄中,镜头的选择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题片呈现效果。通常来说,专题片的拍摄时间非常有限,要想让一个具有感染力的角色表现出最好的状态,就需要用具有代表性的镜头来展现其内心的真实世界,通过主角在镜头中的言谈举止充分体现出其个性化特点,同时结合主持人富有魅力的解说词,促使采访拍摄中的人物形象得以形成。在使用摄像器材进行拍摄时,镜头的运动和视角要尽量符合受众的观看习惯,并根据采访对象的人物情绪变化调节镜头,如适当地利用远、近距离镜头,以增强人物情感表达效果。在拍摄过程当中,可近距离展现采访对象的面部表情,以展现其情感变化,同时配合相关的音乐有效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如果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特殊的采访拍摄,则必须坚持动、静结合的摄影法则,并强调通过镜头重点体现采访中的关键环节。镜头选择方面,也要注重捕捉被采访对象的家属、同事或相关人员的情绪变化,使被采访对象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拍摄过程中,需进一步烘托客观真实的拍摄氛围,以恰当的运动镜头凸显专题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从多视角呈现被采访人物形象。

4.2 立足于观众关注的细节进行拍摄

立足于观众角度选择细节进行拍摄可以使专题片更具代入感,引发观众的共鸣。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取决于它对观众心理的影响。根据现代传播学理论可知,传播是信息交流和共享的过程,因此拍摄人员在拍摄过程中需关注专题片能否与观众产生共鸣,基于观众角度分析观众的心理活动。观众群体对专题片的喜好与厌恶带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所以拍摄人员在拍摄画面时需要考虑观众的需求。笔者通过分析大量观众对于人物题材专题片的评论发现,观众在观看专题片的过程中,心态也在随着专题片的进度发生着变化,这与受众的审美理念、习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拍摄人员在拍摄中可以用直观的细节表现方法来引发观众的共鸣,如通过俯视视角拍摄大场面,利用镜头从近到远的纵深移动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对场景进行渲染,给观众展现出最优美的镜头画面。在创作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拍摄人员通过对受众心理和美学等因素的掌握和运用,能够使节目和观众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真正打造出具有深度的节目。

4.3 同期声拍摄过程中的细节把握

拍摄电视专题片时,应该注重其内容的真实性,可以选择使用同期声,将观众置身于真实场景中,拉近专题片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使专题片更具亲近感和真实感。通常情况下,专题片中的同期声主要是来自采访人员与群众的谈话,通过同期声可以了解群众的所见所感,还原事件真相,这也是一种叙事的有效手段。不过,采访人员在与群众交谈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等、亲近的态度与群众交谈,消减群众的抵触情绪,以此增强叙述内容的逻辑性。需要注意的是,群众在说话时尽可能不要打断他,从而确保同期声的真实性、连续性和自然性,降低后期制作难度。而且,专题片利用同期声可以反映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个人物。以专题片《书法家白石》为例,拍摄人员在拍摄过程中重点运用了同期声,带给观众真实之感,且通过同期声体现出了白石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树立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文人雅士形象。配合适当的同期声,不仅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立体,也更能反映出其内心世界。专题片《书法家白石》以解说词、特写镜头等细致入微的拍摄技巧给受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是以现场采访的方式,配合近距离的解说效果会更好,观众能感受到其对生活、书法的真实情感,也能感受到其对自己今后创作道路的思考。通过对白石形象的刻画,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活动和情绪变化,在人物的个性展现方面,能够体现出他是一个深沉而有力的人,其形象会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向观众传达的信息和情绪也更为直观。

4.4 拍摄画面中的细节把握

为了增强专题片画面整体生动性,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摄像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捕捉画面细节,选择感染力较强的画面细节,以此突出专题片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思想,便于群众接受。例如,《书法家文道》专题片拍摄过程中,为达到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特别采用了近距离的细节展现方式,让所要拍摄对象的全部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加深了观众对专题片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该主题片还通过特写把镜头放到最大,专门突出了人物的脸部表情、动作细节及周围的事物等,使主题变得更加鲜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观众的收看兴趣,给观众带来了较大的视觉冲击。该专题片以文道先生本人为切入点,把传统书法的精华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使书法艺术更贴近大众,更具有感染力。所以,在拍摄中必须重视细节的呈现,摄像机是摄影师的眼睛,眼睛必须是真实的,不需要任何的夸张和渲染,只需要真实地记录即可。例如,文道先生的泼墨下笔展现了他行云流水般的笔势,摄影人员真实地记录了他对书法的投入,同时他额头上的褶皱和汗珠也被镜头捕捉到,由此营造出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

5 结语

电视专题片拍摄需要运用到多种技巧,通过细节把握,有助于呈现出更加真实的效果,提升专题片整体成片质量。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灵活运用摄像技巧呈现细节,有助于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更有效地传递知识和情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猜你喜欢
专题片细节人员
浅论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
媒体融合时代创作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专题片的宣传优化策略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细节取胜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