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四重逻辑

2022-11-23 18:07王汉保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吴 燕 王汉保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概念,并对我国政党制度进行新阐释。新型政党制度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发展、完善,有其发展的理论渊源、文化根基、现实基础与发展进路,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民主政治不断探索的成果。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没有依据的,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地位、宗旨、组织原则等的重要论述,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学说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产生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阶级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1](P413),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与其他政党联合起来才能实现最终的胜利。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1](P435),主张共产党人应该团结其他工人政党甚至与世界民主政党结成联盟。强调,在同其他政党结成联盟时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政治上为了一定的目的,甚至可以同魔鬼结成联盟,只是必须肯定,是你领着魔鬼走而不是魔鬼领着你走”[2](P552),这就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党合作理论之后,首先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俄国的革命实践中。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一是强调无产阶级要吸收其他阶层从而获得大量的同盟者;二是强调正确对待其他政党,处理好与同盟者的关系;三是高度重视无产阶级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要与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政党进行联合等思想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直接思想渊源。”[3]

(二)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供理论指导

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毛泽东对社会各阶级及其作用进行深刻思考,确立了多党合作的理论方针。一是强调社会各界各团体的联合,主张不搞一党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不同在于新民主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是民主集中的政体以及包含了各个阶级、阶层、政党、政团和个人等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国体。[4]二是指明多党合作应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毛泽东指出:“在一切有意愿和我们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存在的地方,共产党员必须采取和他们一道商量和一道工作的态度。”[5](P526)三是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对多党合作制是否需要继续存在提出质疑。1950年2月,毛泽东明确表示:“民主党派不能解散,

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要继续发展。”[6](P298)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要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由此,毛泽东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供理论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提出要正确认识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调动民主党派和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7]“八字方针”向“十六字方针”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晶。党的十三大完整提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概念。1989年,多党合作制度被确定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于1993年写入宪法。江泽民对多党合作的深入思考,推动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走向制度化轨道。胡锦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8]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形式写入报告。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正式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新的具体体现。从对我国政党制度认识层面的深化到价值层面的凝练,从突出“中国特色”到强调“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始终走中国式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体现出高度的制度自信,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二、文化逻辑: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吻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中华大地,积淀了先贤在国家治理上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党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9]

(一)“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孕育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土壤

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向来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孔子倡导“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追求,追寻民主政治的良道。近代以来,康有为写下《大同书》,追求实现“公天下”的理想社会;孙中山重申“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秉持“天下为公”的中华文化理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以“天下为公”的精神,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精诚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天下为公’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携手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各民主党派为力量,构建了我国政党制度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起到了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的重要作用,符合现代民主政治价值。“‘大一统’思想强调要有中心,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核心,这也就解释了在中国政党制度的架构中为什么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要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1]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奋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蕴含的天下为公家国情怀为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发展提供文化养料。

(二)“兼容并蓄”的包容文化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取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兼容并蓄的文化理念首先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继承发展中。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借鉴与创新,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的文化基因。其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蕴含的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体现在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赢得最终的胜利,始终强调无产阶级要吸收其他阶层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后,新型政党制度的包容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始终以合作作为双方发展的落脚点,秉承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合作理念,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三)“和合文化”塑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基因

“‘和合’思想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文化基因,‘和而不同’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完善的深层密码和不竭动力,也是其健康发展的价值根基。”[10]“和合”理念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前提,更被应用于中国古代治理中,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治理理念。区别于西方政党强调自身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奋斗目标、根本利益与行动方向上保持一致,在民主协商、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正是“和合”的文化理念。同时,执政党与参政党间的政治共识反映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体间相互尊重包容,通过相互沟通协商寻求共识,形成“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显著特征,保持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定。

三、实践逻辑: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12]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13]新型政党制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探求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近代爱国志士孜孜不倦的追求。鸦片战争的爆发严重冲击了封建帝制的政治结构,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为后来各民主党派间的通力合作提供契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秉持多党合作的理念,促成国共两党合作。这不仅让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而且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大大提升。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领导并创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8年,“五一口号”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达到空前的高度,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篇章。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积极北上筹备新政协,汇聚多方力量协商建国,奠定了多党合作的基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二)新型政党制度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多党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不同的政党、不同的阶级基于共同的政治方向与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上,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和参与三大改造,促使新中国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此,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制度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上,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到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背后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新型政党制度是制度优势的重要支撑。”[14]我国用所取得的成就向世界证明,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新型政党制度是维护政治稳定与人民团结的重要抓手

邓小平认为,除经济作为衡量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准外,国家政局的安稳及人民团结也是衡量政治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新型政党制度在维护政权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中心工作上,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互助、通力合作。中国共产党照顾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与发展利益,始终秉持协商合作的理念,保证各民主党派的利益需求,有效避免党派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混乱政治局面。在促进国家发展上,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在众多重要场合贡献出民主党派力量。从反贫困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民主党派凝心聚力、贡献自身智慧与力量,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维护人民利益,有效地避免了西方政党因恶性竞争导致的政局动荡与战争冲突的政治局面,维护了我国政治稳定。

四、进路逻辑:新型政党制度在新时代彰显新效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继承发展并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手,要在彰显新效能中不断完善发展。

(一)在聚焦发展中增强制度效能

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制度化与规范化,有效规避了西方国家多党轮流执政的不良局面。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治理的实际需要,以善治为目标,在多党合作中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制,发挥各民主党派作用。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职能由1956年李维汉归结的“参、代、监、改”发展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五种能力”,从初步形成到逐步明确再到更加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是对以往政党制度的否定与抛弃,而是不断扬弃,在发展中实现飞跃。同时,针对参政党基层组织负责人多为兼职、发展新成员难度大、内部监督难等问题,参政党以“五种能力”建设为主线,加强自身建设,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职能。

(二)在合作交流中促进高效运转

我国政党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各民主党派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史就是一部新中国发展史。各民主党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加强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党际关系、政党制度,各党派团结合作,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第三,加强与世界的对话与协商。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各民主党派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所面临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因此,适应国际竞争新环境,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吸收有益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三)在加快构建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中提升影响力

进入新时代,提高我国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是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关乎中国政治全局,影响中国政治长期发展。当前,在世界政党政治的大潮中,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强。提升并增强中国政党制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便成为当前我国政党制度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完善该项制度,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政党制度标识。其次,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制度的发挥有赖于主体的健全,各民主党派应以自身建设为基点,以理论构建为保障,以中国特色为内涵,以制度完善为方向,在新型政党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拓宽传播渠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政党会议,充分展现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优势,对世界宣讲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智慧、做出中国贡献。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遇事协商”对中国政治协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