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在保留自主呼吸支气管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2-12-19 12:43陈彦威
北方药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咪定全麻丙泊酚

陈彦威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支气管内镜检查对于呼吸系统的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在插管过程中由于受到镇痛反应与插管后呼吸功能的影响,使得插管的成功率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实施良好的麻醉,以便能够有效的消除上述情况,确保插管的成功[1]。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2]。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行抑制,使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进而能够使患者的应激反应得到有效的减轻,使其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并且使麻醉剂与阿片类药物用量显著降低,且不会对正常的呼吸产生抑制。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右美托咪定能够时丙泊酚效应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使丙泊酚EC50值降低。因此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进行联合使用,能够确保两种药物的使用量均有所降低,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插管条件。然而临床中医生主要将丙泊酚应用于全麻手术中,因此需要加强对丙泊酚浓度的控制,以便能够进行顺利的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8例于2018年5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行保留自主呼吸支气管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数量各20例与19例,年龄为30~49岁,年龄的平均值为(39.5±4.9)岁;试验组中男女患者数量各21例与18例,年龄为30~50岁,年龄的平均值为(39.9±5.1)岁。

1.2 纳入标准

①均存在张口受限、小颌畸形、颌面部畸形等情况,甲颏距离小于6cm;②家属对于本研究所使用的麻醉药物表示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麻醉禁忌症;②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情况。

1.4 方法

术前12h使患者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立即为其建立静脉通路,监测其体征变化情况,检查前将10mL 2%的利多卡因置入雾化器中,使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时间控制在10~15min;麻醉诱导时使患者进行3min的面罩纯氧通气,采用瑞芬太尼、TCI-Ⅲ型靶控输注泵异丙酚,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控制在3Ixg/mL,在确保血浆-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为患者使用TCI瑞芬太尼,起始效应室靶浓度控制在4ng/mL,待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后为其插入支气管内镜,之后将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控制在2~4ng/mL,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控制在1~3mg/mL。在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前的10min,为试验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090248,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mL∶200μg),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之后将注射速度控制在0.5μg/kg/h,直至完成检查;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待患者完全清醒未出现异常情况后可使其离开。

1.5 观察指标

①麻醉前、诱导后、术后10分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

②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情况、呼之睁眼时间情况、完成指令时间情况、拔除喉罩时间情况。

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④满意度情况,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发放科室自制的问卷,具体的标准如下:满意,患者完全接受检查方案及所获效果,评分≥90分;基本满意,患者基本上接受检查方案及所获效果,评分为60~89分;不满意,患者无法接受检查方案及所获效果,评分<60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麻醉前、诱导后、术后10分钟的SBP、DBP、HR的变化比较

麻醉前,患者的SBP、DB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术后10分钟试验组的SBP、DBP、HR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麻醉前、诱导后、术后10分钟的SBP、DBP、HR的变化比较

2.2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比较

2.3 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n(%)]

2.4 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较高,相较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内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中的常用检查方式,然而由于需要保留自主呼吸,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插管过程中麻醉控制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消除患者的应激反应成为一个重点难题,经观察显示,疼痛、呛咳、躁动是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常出现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更会导致其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不稳定现象[3-4]。

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方式。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的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行抑制,使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获得显著的降低,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中枢镇静、镇痛与交感抑制作用[5-6];并且能够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不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产生抑制[7];然而通过临床实践可知,右美托咪定结合局部表麻仍无法有效的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良好的控制,为此需要联合其他药物共同进行麻醉。目前多在右美托咪定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抑制[8-9]。为确保药物用量的准确、麻醉过程平稳、调控麻醉深度,医生使用靶控输注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10-11]。然而由于插管时患者需保持自主呼吸,临床医生需要精准控制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否则极易使患者发生呛咳、躁动等应激反应。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具有超短效特性,起效迅速,其半衰期时间仅为6min,停药后不会对患者的潮气量与RR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术前存在二氧化碳蓄积或低氧血症的患者,能够获得更佳的适用效果。瑞芬太尼在术中泵注剂量设置为 0.1μg/(kg·min),与相关报道中不影响成人呼吸的使用量[(0.05-0.1)μg/(kg·min)]相符合[12]。依据相关的研究还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对气管插管反射及呛咳等反应进行有效地抑制,若按照标准剂量为患者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则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二氧化碳蓄积情况,因此该药物也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与脱机[13]。通过结果显示,为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方式后,其SBP、DBP、HR明显较低,并且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明显较短,满意度明显较高,提示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在保留自主呼吸支气管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SBP、DBP、HR,同时能够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咪定全麻丙泊酚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