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要素的作业设计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为例

2022-12-21 02:21海南省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王光蓉
新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要素细节课文

◎ 海南省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 王光蓉

部编版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一点很不一样,就是每个单元都提出了“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就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解细化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将其一一落实到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中。语文要素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是单元教学的抓手。因此,在使用部编版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领会这一编写特点,准确把握每个语文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从单元整体出发,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将语文要素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削减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的数量,并对作业形式、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因而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更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创新作业的内容结构与形式,让作业设置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所产生的育人效果质量更高。

一、整体建构,梳理“一单元一项目”

现在许多作业不成体系,很多时候是一课一练的碎片化巩固,而非知识的体系化构建和能力的综合化培养。总之,作业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

根据部编版教材以宽泛的人文主题,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为线,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研读所在的单元,勾连上下,承前启后,准确把握整个单元的功能定位。围绕语文要素,设计一个单元的作业体系,让作业成为一个整体,形散而神不散。以项目化的单元整组作业设计,变零碎式作业练习为“项目化作业”。从“识记、抄写”等低级思维转向“实践、合作、探究”的高阶思维,项目化驱动,活动式推进,让语文素养落地。

1.围绕一个单元项目,进行逐课学习。例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世界各地”,其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景物的静态美以及动态美,整个单元中将世界各地的代表景观进行了详细描写,所以教师应该理清其中的关联,准确把握教材内涵,通过课文导读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缤纷多彩的美景,继而在阅读当中抓住景色描写的重点,在丰富自己语言积累的同时实现精准的表达。由此设计项目学习任务。

项目学习任务一:“我是小小讲解员”。

学习作业1:完成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学习动态及静态描写的秘诀,同时能仿照例文,选择不同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学习作业2:学习《牧场之国》,完成观察实践表、景点寻访单等作业,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去学习运用和迁移动态及静态的描写方法;尝试通过视觉、听觉和以动衬静等不同角度表现景物的动静态之美。

学习作业3:学习《金字塔》两种不同的文体,化身“小导游”“讲解员”等角色,展开多文本阅读,进行资料搜集与甄选,借助表格、海报、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架,在合作学习中展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文体的表达效果,获取文本关键信息进行表达与成果展示。

2.抓住一个单元话题,进行群文阅读。例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快乐读书吧安排的内容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借红楼梦断”,因而本期分享主题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依托第二单元的学习,争做优秀的经典文学分享者、传播者。

学生通过前期的阅读整本书,再来学习该单元的四篇课文,对名著已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我们就可以设计对话经典名著人物的交流项目,如“和诸葛亮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访谈”“三国大咖访谈会”“梁山好汉人物评论”“探寻红楼人物之趣”等。

关注单元内所学内容的联系与统整,系统思考分布在语文要素下的语文知识点、能力点间的衔接与连贯,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与优化,由一篇向一组、一类作业推进,助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学习经验的迁移,引发其深度思维,提升其学习能力。通过分解的学习作业,逐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单篇着手,巧设“三项学习单”

广义而言,作业泛指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任务和课后作业。我们可以围绕学习进程,厘清一篇课文学习不同阶段的练习目标的差异来设计作业,设计“课前预习单”“课堂学习单”“课后练习单”。“课前预习”重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部分问题;“课堂学习”注重师生互动中新策略性知识的获得和尝试运用;“课后练习”强调阅读情境中尝试独立运用策略性知识。“三单”助力,提升课文教学之效度。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父爱之舟》为例,这篇课文所在单元为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父爱之舟》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要素,文中描写了多个场景,在这一个个场景和细节中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

1.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单,是希望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通过预习单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再进行交流提升,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另外在预习单的设计中还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设计,变以往教师视角为学生视角,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父爱之舟》课前预习单

班级: ______姓名:_____

一、我把课文读了( )遍后,能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并且流利、通顺。

二、我能标出自然段,我知道本课共有___个自然段。

三、学习生字后,我想提醒大家。

1.我要提醒大家注意__________(哪个)生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

2.我要提醒大家注意__________(哪个)生字的_________(哪)个笔画。

四、下面难写的字,我想再写几遍。

五、我从下面挑选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理解它的意思。

1.我用________的方法理解了________的意思,它的意思是_________。

2.我用_________的方法理解了________的意思,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课堂学习单。课堂学习单是围绕着课后习题来设计的。如果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尤其是难度远远高于教学内容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作业负担加重。把课后作业设计成课堂学习单,一步步带领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一步步带领学生体会课文场景及文字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学生掌握方法后就能轻松完成作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另一方面,部编版教材的课后习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细化,让学生借助学习单展开学习,又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实,教学目标更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真正实现了“双减”政策中提到的“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父爱之舟》课堂学习单

第一课时

默读课文,找一找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场景,写在方框里。再找一找每个场景中父亲为我做的事情,写在“_______”上。

(依此填写场景一至场景七)

从上面父亲为“我”做的事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寻找细节,体会情感。

阅读第_____________自然段时,我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细节,我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的方法由这个细节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

二、借助细节,表达情感。

那一年初夏,父亲卖了茧子,我跟他路过一处水果摊。

3.课后练习单。课后练习单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后练习单我们设计了三个难度级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做到了作业的分层设计。无论是一级作业、二级作业还是三级作业,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利于其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爱之舟》课后练习单

(请任选一个级别的作业完成)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摘抄那些饱含情感的语句,读一读,背一背。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找出让你印象深刻的细节,用我们课堂上学到方法,品悟细节体会情感。

阅读第____自然段时,“_______________”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我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的方法由这个细节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因为爸爸》,找出让你印象深刻的细节,用我们课堂上学到方法,品悟细节体会情感,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和同学交流。

★★★利用我们学到的把情感藏在细节里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某个人,或者某种事物的情感。

这样“一课三单”的作业设计,好处在于练习目标聚焦、练习内容贯通、练习方式多元、教学策略匹配,结合练习目标,根据学生能力掌握的程度,选择相应教学策略、教学手段。

三、围绕要素,打通“能力训练点”

能力是需要训练的。以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后题“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为例谈谈如何打通学生的“能力点”。

如果不考虑单元语文要素,做这道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只满足于学生能按照课文内容陈述即可。但是考虑到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做类似练习题时就一定要围绕单元训练要点丰富练习形式。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教材在这篇课文前面编排的是《猎人海力布》。在学习《猎人海力布》时,已经让学生练习了“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结合《牛郎织女》的这道课后题,引导学生继续练习创造性复述,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牛郎讲述与老牛的相处会怎么讲?老牛讲述与牛郎的相处会怎么讲?牛郎会怎么讲和织女认识的过程?织女会怎么讲和牛郎认识的过程?……除了变换身份讲述,还可以让学生加上表情动作、添加故事情节、变换情节顺序、设置一些悬念等方法讲述。学生复述时,用的方法越多,越能理解和掌握什么叫“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认识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三篇课文中,楚人的思维前后矛盾、违反逻辑;孙膑和船长的思维属于创新思维。通过对不同人物思维过程的比较,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思维过程。基于此,可设计以下作业:

《自相矛盾》:分组讨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发现楚人思维自相矛盾。

《田忌赛马》:画对阵图,看图推断孙膑的思维发展过程,领会孙膑的谋略与智慧。

《跳水》:学生自主练习画出思维导图,推测船长的思维发展过程,与水手们的思维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理解船长思维的创新性。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自相矛盾》故事的基础上,选择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从文本的“可发现问题处”到“可衍生问题处”,找到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让学生将这个“点”作为推想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展开思维的原形,发现“矛盾”,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语文要素的安排上用心良苦,不管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在重要处都有“标识提醒”。我们应围绕语文要素,巧妙设计作业,关注学习方法,聚焦能力生长,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要素细节课文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细节取胜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