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2022-12-31 14:41伊丽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街道综合事务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2年33期
关键词:农机农户生产

伊丽 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街道综合事务服务中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农村地区经济建设与城市相比较依然存在一定差异,而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较多,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战略实行中,经济振兴是关键组成部分,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乡村振兴的实施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幸福生活,更是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基于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也要结合地区特点,对农业生产进行革新,探索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路径,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开放性

开放性是农村经济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体现在生产要素的频繁流动中,无论是农村地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中,生产要素并非一成不变,尤其随着科学技术和乡村交通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频繁,为农村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同时,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较为稳定,行政面积、人口以及生产资源有限,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链条,而通过利用农村经济的开放性特点,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向外输入,吸收和利用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才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二)综合性

农村经济成分较为复杂、形式多样,不同经济活动的关系层次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经济循环体系较为完善。在开展农村经济建设中,需要根据其综合性特点,处理好不同经济活动和经济主体的关系,在内部循环良好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大经济活动,实现内部经济要素的双向流动。

(三)地域性

不同农村地区受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其经济特色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我国南北地区的农村,其优势农产品不同。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当地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当地的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突出经济建设的地域特色,推动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二、基于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实现共同富裕

现阶段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其经济建设以城市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居民的收入也比城市居民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涌入,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成为制约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对农村地区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畜牧经济和旅游经济,进而提升广大农户的经济收入,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二)转变生产模式

以往在农村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小农生产模式,即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生产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不仅无法应用大型农机设备,同时农户收入较低。在乡村振兴的指引下,各种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例如合作社生产模式,将其农民投入的资产和资金以股份的方式进行分配,明确每个农户、每个家庭所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将农村生产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同利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能,有助于小农模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连接。

(三)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对农村生态带来巨大影响,而在乡村振兴理念下,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摆脱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为农村居民创设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农村环境,加入核心产业和优势农业的发展,真正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四)发展现代农业

以往的农业生产以人为主体,人是重要的生产资源,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更加凸显。基于乡村振兴下,大量农机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生产趋于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以及集约化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助于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适当农村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助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一)转变农经发展理念

农业生产目前是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受固化思维的影响,农村经济建设较为滞后,而转变农业经济理念,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首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整合农产品的销售、加工以及生产环节,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形成链条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积极推动现代化和机械化生产模式;其次,从以往的粗放式农业生产向精细化农业生产转变,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提升绿色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在满足社会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最后,打造具有地区辐射性的农业品牌,突出发展当地优势农业,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控,深化农产品服务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二)积极推广农机设备

机械化和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农村的地形地貌、经济水平以及人才结构等现实情况,当地政府要积极推广农机设备,发挥农机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以科学技术作为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首先,关注当地农户对农机设备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构建完善的农机推广网络,促使广大农户看到机械化生产的价值和作用,并且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为规模化机械作业创设良好局面;其次,鼓励农机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和当地农业高校进行深度合作,根据广大农户的需求研发新型农机,提升农机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农户提供农机配套服务,包括使用操作培训、故障处理以及保养维护等,解除农户使用农机设备的后顾之忧;最后,建设农机推广人才队伍,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中,将先进的农机设备介绍给农户,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农户的信赖和支持。

(三)探索互联网+新模式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要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尤其在“互联网+战略”下,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农村地区也要注重整合和信息资源,探索互联网+的新型发展模式。首先,搭建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鼓励大型知名的电商企业进入到农村地区中,以网络作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扩大本地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还可以降低农产品的销售成本,真正实现增效增收;其次,积极探索新型的电商模式,例如当下较为流行的网络直播,将农产品直接介绍给广大消费者,可以唤醒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活力,拓宽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最后,打造互联网+农产品的发展新业态,有意识地培育当地龙头涉农企业,发挥企业在互联网+新模式中的领头作用,以企业为支撑盘活农村地区经济。

(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现代居民的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满足,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乡村旅游要注重突出本地的文化特色和民风民俗,将农业文化、地域文化和乡村文化融入旅游基地建设中,通过整合相关旅游资源,创设旅游景观,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来此观光游玩;其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加强游客的互动体验,促进旅游消费业态的升级转型,构建数字化乡村旅游平台,利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对游客的检索记录、消费轨迹以及行动轨迹进行数据挖掘,有针对性的调整旅游服务,为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游玩体验;最后,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民俗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品牌,根据当代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真正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

(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是宝贵的资源,农村经济想要实现飞跃,则要以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当地政府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广大人才投身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中。首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加强不同领域的人才引进,提升岗位入职门槛和工薪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农村经济建设中,并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人才以扶持,例如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其次,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队伍不稳定,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给予人才以人文关怀,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促使其对农村地区产生归属感,愿意为了农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最后,农民是开展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农业经验、生产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地政府要给予农民培训以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而不断坚持,定期组织农户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农业知识、生产技能、农机设备操作、网络营销以及农产品销售等,通过培训提升农民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始兴起,但是也随之产生资金困难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当地政府则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首先,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到农村地区中,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贷款政策,保证资金储备充足,鼓励当地农户积极开展投资活动;其次,金融机构要制定各项贷款政策时,需要积极与当地农民和农村企业进行互动交流,掌握其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微小型企业制定小额贷款服务,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最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派遣人员渗入到农村一线生产中,对在融资方面、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出台各项政策制度和为农村企业提供资金扶持。

(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硬件设施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支撑,想要实现经济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则要注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首先,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为经济腾飞奠定交通基础,对乡级公路、村级公路进行翻修、扩建和修缮,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保证农产品可以及时输送,便于农村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以及人才来往;其次,基于互联网经济下,要注重完善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实现移动网络的全面覆盖,对于偏远山村要注重宽带铺设,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需求;最后,对农村的居民生活区进行完善和改建,集中农村房屋,合理对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其生活水平,修建广场、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以文化促进经济繁荣。

(八)加速科技创新推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前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为主,科技创新也要有针对性的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促使广大农户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创设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首先,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要积极开展农科农技宣传,在农村地区利用大字报、宣传画等方式,转变农户固化的生产思维和生产模式,在生产中积极应用先进农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其次,当地高校和农科机构要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中,结合当地农户的实际需求,向其推广和普及农科知识,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互动,可以激发农民对农科技术的兴趣,并且将其作为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最后,整合当地的媒介资源,将先进的农科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包括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宣传手册、新媒体等,构建完善的网络宣传体系,农户可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先进的农科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知识和科技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和重要价值,当地政府要给予经济建设以高度重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本地区的发展战略,调动广大居民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以人才为驱动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农机农户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