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控管理 筑牢风险防线

2022-12-31 14:41张琳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环球市场 2022年33期
关键词:资产财务单位

张琳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研业务单位在国民经济、防灾减灾、民生安全、国防军事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国家对科研业务单位发展的投入逐年递增。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防范经营和管理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强化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深化内控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是确保资金资产安全,保证科研业务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落实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力措施。

一、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作为企事业单位现代经营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在现代治理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内控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保障经营管理活动平稳有序地开展,保护资金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1]。同时,能有效地监控企事业单位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发生,遏制经济腐败,构建风险防火墙。长期以来,国家、地方和各级财政部门为强化财务监管,规范经济行为,制定了一系列财经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从业人员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改革发展的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活力逐步释放,国家财政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气象事业以及气象产业的投入也大大增加,科研业务单位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单位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财务监督管理与改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防范财务管理与经营风险至关重要。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是企事业单位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实施科学管理,确保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金额巨大,探究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监督乏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内控体系建设的缺失,经济行为的不规范,财务信息资料的不真实,总是与经济腐败现象密切相连。实施财务监督手段,其核心是干预经济活动、规范经济行为,确保财经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杜绝虚列收支、假账现象、资产流失以及“小金库”等[2]。可见,内控体系建设不仅能有效保障科研业务单位健康有序地运行,也是廉政建设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研业务单位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内控体系建设逐步系统化和规范化,在日常业务开展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亟须加以重视和改进。

(一)内控认识不足,内驱动力不强

内控体系建设是促进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的推动力,是规范和约束单位经济行为的基础。长期以来部分单位存在着认为只要管好钱用好权就不会产生经营管理风险的错误认识,这是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客观性认识不足的表现。在经营和管理的决策中,缺少民主决策、调查研究、主观臆断、缺乏危机意识等,这些都是产生管理和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部分科研业务单位长期以来对业务规范和流程的建设精益求精,但对于内控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纪违法案件。如:某部门下属单位负责人在2003-2014年任职期间,利用其分管基建工程、计划财务、组织人事等职务便利,在相关建设招投标、人事安排等方面,为相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分析其问题原因,主要是该单位在管理中只注重业务流程的建立,对内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由于缺乏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和基础性内部控制,造成在工程建设等重大管理和决策中,权力运行缺乏透明度,监督和制约浮于表面。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风险隐患

内控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制度包括: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健全的会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等[1]。目前,在科研业务单位财务管理中仍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单位存在内部制度不到位,账面信息不清晰、财务数据不准确、国有资产不详实、岗位职责混乱等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正常财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单位的重大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贪污腐败及挪用资金等违法乱纪行为有可乘之机。如:某单位下属部门,由于内控制度缺失,业务流程混乱,“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没有履行集体决议程序,造成自2009年开始,内部工作人员以截取科技服务收入以及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等方式将资金存入个人银行账户,形成高达上百万元的“小金库”,并先后3 次挪用该单位账外资金,用于营利活动和个人购买房产,给单位和部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预算意识不强,风险管理薄弱

单位年度预算是根据单位的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制定的,反映了年度计划和任务的收支规模和渠道,是开展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基本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不仅是一个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也是单位全员自上而下参与的过程。目前,在预算编制中还存在不切实际,流于形式和虚报漏报等现象。忽视预算编制工作,将导致收支失衡,预决算数据偏离,降低预算功能及资金使用效益,也会为挪用和浪费资金提供温床。如:某单位在专项工作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的年度决算与预算数据偏离度达到20%以上。说明在预算编制时,单位没有充分结合年度任务进行准确的经费测算,存在拍脑袋现象,也反映出预算编制仅以财务部门为主进行编制测算,没有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以及实施部门的作用。

(四)国有资产管理松软,效益发挥较低

内控制度的完善,对于确保企业的资产完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资产是科研业务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支撑和保障,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近些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经制度和管理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科研业务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资产购置计划性不强,盲目或随意购置,造成资产使用率低,甚至闲置现象。购置价值较小的资产,未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算,形成账外资产。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流于形式,盘点程序不规范,未对盘点结果进行追踪处理,造成账实不符。长期挂账或呆账问题,造成资金的长期占压,影响资金的周转和效益的发挥。这些问题都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如:某单位下属部门,购置进口专用仪器设备1000 余万元,在采购的设备未实际到货和办理到货验收手续的情况下,仅凭购货发票便办理了资产登记和账务处理,在年度国有资产盘点中也未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反映出该下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事中资产购置,未履行完整的采购和登记程序,事后盘点制度流于形式,造成资产账面信息严重失实,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

三、强化内控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进一步完善内控风险管理,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法治观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源头抓起,从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完善机构等方面入手,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充分认识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完善财务监督管理是推进反腐倡廉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把内控体系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不断提高科研业务单位综合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一)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内控管理重要性

内控管理的目的在于督促管理人履行职责,防范隐形风险,帮助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合法化,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金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科研业务单位应高度重视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内控管理对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力气狠抓科研业务单位内控体系建设。

(二)健全内控体系,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将有效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综合管理效益,促进经营和管理的健康运行。内部控制中应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机制,对于重要岗位应实行轮岗制度,应尽量避免固定人员长期担任重要职务,对于关键岗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形成互相制约的内部管理模式[2]。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制度建设,隔断会计造假的环节和载体,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防止经济腐败现象。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机制和措施,使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三)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健全风险控制与预警系统,建立财务综合管理系统和财务预警关键指标。构建中长期财务预警机制,要根据业务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预警指标。如事业单位可以设置风险指标、预算控制指标。企业单位可以设置多维度的指标,综合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内部筹资分析和投资分析[3]。同时,依靠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加大风险控制和预警工作力度,可委托专门的咨询或服务机构,协助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检查,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等。

(四)深化预算管理,树立全面预算观念

全面预算管理的有序开展,需要科研业务单位负责人充分树立预算观念,建立成本效益意识。预算编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员工都必须参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科学测算成本、费用及收支,按照业务规划、年度任务、绩效目标等综合因素,编制精细化、科学化的预算。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预算流于形式的关键,应根据单位的业务特点,设置组织和协调管理机构,如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专项预算审核小组等。全面预算的关键不仅在于预算编制环节,更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从而规范内部管理、实施成本控制,实现目标效益。

(五)强化资产管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资产配置应以满足单位业务职能的基本需要为原则,与科研业务发展规划等要求相适应。资产配置标准,要按资产类别、考虑业务职能特点,兼顾财力和效能。要强化资产统筹管理,建立健全闲置资产调配制度,将闲置和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的资产实施统筹管理,发挥效益,节约资金。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登记有序、管理到人、职责到岗,账实相符,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科学、配置合理、效益发挥。

(六)更新财务观念,实现财务管理效益

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同有关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渗透和贯穿于单位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从资金筹集到使用和分配,一切涉及资金的业务活动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单位每一个资金运行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财务管理不仅服务于再生产过程,也可以管理再生产过程,化解经营和管理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实现效益最优化[3]。在现在管理中,既要向生产要效益,又要向管理要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为适应对事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要求,需要不断更新财务观念,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减少经营和管理风险,提供真实准确时效性强的财务分析数据和经济信息,以保证经营管理与内部资源的充分整合,保证重大事项的准确决策,实现战略规划的快速推进。

四、结语

内控管理是科研业务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是科研业务单位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不断深化内控管理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助力科研业务单位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资产财务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