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运河文化与戏曲发展
——以聊城为例

2022-12-31 21:52姜丽王静怡
戏剧之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曲种京杭大运河花鼓

姜丽,王静怡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京杭大运河自元代流入山东,大大促进了山东的南北交通、漕粮货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明清之际尤为兴盛。清代花雅之争拉开帷幕,地方性戏曲崛起,戏曲文化随运河流淌一路相传,大运河在承载着轴轳千里之余,也为山东带来了丰富的戏曲资源。运河经济的发展促进山东沿河城镇市民艺术发展,使得山东地方戏曲曲种繁盛,促使山东迎来了戏曲发展的繁荣期。京杭大运河流经山东省内多市,遍及聊城市内多地,聊城作为运河重镇的代表,享有“万货辐辏,江北—都会”之盛誉,因此,各方戏曲随运河而来多汇聚于此。

一、清代山东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自元代初期进入山东,贯通济宁至东平段,元代中期疏通北起临清南至台儿庄段,在明清时期发展兴盛,运河的流入促进了山东经济发展,优渥的地理位置汇聚了沿岸各地的文化艺术资源,为山东奠定了优良的运河文化基础,推动戏曲发展。

(一)清代山东运河地理与经济背景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可以分为七段,流经山东地域的可称为鲁运河。其中鲁运河北段流经聊城的临清、阳谷、冠县和东昌府等地区,流经城市全属聊城市境内,又与聊城市内的卫运河和位临运河相接,因此,聊城在山东省内是运河重镇代表。清代聊城毗邻省内济南、泰安与济宁等商业城市,又与河南省、河北省隔河相望,温带季风性气候适宜人类聚居发展,聊城属平原地形,地势起伏较为平缓,因此水资源分布丰富,水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黄河为聊城带来了农业文明,京杭大运河则为其带来了商业文明,仓廪实而知礼节,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自古就有戏路随商路传播、戏路随水路传播的说法,聊城优渥的地理位置也为戏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清代时期大运河漕粮货运的价值有目共睹,这为山东带来了商业发展的机会,促进了山东的经济发展。聊城逐渐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商业重镇,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与陕西商人沿水路商业来往频繁,于是建立会馆以供休憩与组织活动所使用,其中代表性的场所如聊城山陕会馆中就有戏楼。运河的流入不仅是历史见证也是人文符号,根据山陕会馆戏楼部分修建记录来看,有陕西元素的梆子腔与山西元素的梆子腔在乾隆末期传入山东,①戏曲满足来自异乡的商人们娱众敬神的要求。清道光二十五年,聊城山陕会馆重修戏楼,“可容梨园子弟百余”,②与此同时,清代聊城临清还建有章王庙戏楼、天齐庙戏楼、大王庙戏楼等,这是清代运河经济发展繁荣与戏曲文化市场化的象征。

(二)清代山东运河文化背景

山东发达的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也使得京杭大运河的流入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大丰富了歌舞、器乐与曲艺等资源,也为戏曲这一综合艺术形式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山东的运河沿岸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例如,秧歌舞蹈、假型舞蹈、灯舞、鼓舞和祭祀舞蹈,弦歌小曲、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例如,鼓吹乐、吹打乐、拉弦乐、弹拨乐等器乐乐种。例如,鼓曲类、弹词类、道情宝卷类、曲牌类、琴书类、舞唱类等曲艺形式。沿运河而来的多元文化艺术资源齐聚山东,为戏曲发展奠定基础。

二、随运河入鲁的戏曲

清代,江淮的俗曲小令、西北的秦腔等民间小戏随京杭大运河来到山东,在聊城这座著名的运河重镇繁衍生息,形成了本地的弦索腔、梆子腔和京剧三大类戏曲曲种。

(一)弦索腔在山东传播与发展

弦索腔是在元明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明清俗曲腔系”,它们大多用三弦、琵琶、浑不似等弦索类乐器伴奏,因此被称为弦索腔。③其兴起于河南、山东一带,也称为女儿腔,弦索腔在流传中广泛吸取其他各类戏曲剧种唱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就在其中有所运用。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流淌,弦索腔传播发展更为广泛。明清时期的临清经济富庶、商业发达,是闻名遐迩的全国商业大都会,享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美名,运河传奇造就的繁盛也为弦索腔的生长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从中可以看出弦索腔与聊城的渊源。罗子戏、大弦子戏、吹腔、乱弹均属于弦索腔范畴,也都在聊城有所分布。

罗子戏是山东古老戏曲曲种之一,又名“大笛子戏”“大罗子戏”,与柳子戏和大弦子戏是姊妹声腔,以唱俗曲为主,罗子戏音乐粗犷豪放,因此有“粗罗子,细梅子”的说法,罗子戏具体形成时间无据可考,但在清代,河南已颁布过禁止罗子戏表演的禁令,清乾隆年间编修的有关县志中也有“逻逻”的记载,这是罗子戏的别称,可以推测在这之前罗子戏已经诞生了。其在山东聊城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阳谷、莘县、冠县等地。

大弦子戏与罗子戏属于同源剧种,其声腔、曲牌与罗子戏基本相同,具体起源不可查,清乾隆年间编修的县志中的“弦等类戏”也算作大弦子戏的起源记载。清中叶以后,曹县曾家大兴班主要的老师杨凤彩颇有名望,戏曲表演活动范围广泛,曾北到聊城。④

东昌弦子戏是聊城本土著名戏曲曲种,与上述大弦子戏同源,自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传入聊城东昌府张炉集镇后石槽村,官宦人家多邀请表演人员前来为自己演出助兴,其有自己的曲牌,主奏乐器是大笛和笙等乐器,曲牌板式变化丰富,曲调优美,曲目众多,深受人们喜爱,在当地素有“宁可荒了地,不舍弦子戏”之说,可见人们的喜爱程度之深。

柳子戏是中国古老戏曲曲种之一,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评价,山东柳子戏在聊城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临清市,《清平县志》中有所记载:“城西北田庄有戏班子表演柳子戏。”⑤在临清市田庄至今仍有部分清代时期柳子戏的抄本,在临清其也称为吹腔,与下述同源。吹腔是柳子戏的别称,吹腔起源于京杭大运河南段,沿运河向北发展,流行在山东地区。⑥

鲁西北吹腔很多曲牌与柳子戏相同。在明清时期最为兴盛,在聊城主要集中在临清田庄,根据未公开发表的《田庄吹腔简介》中当地的村民所介绍,“吹腔”一名为乾隆皇帝所赐,乾隆三十年,乾隆南巡返回,驻扎临清州,当地吹腔表演者侯氏前去表演,乾隆听后龙颜大悦,并问:“唱的是何腔调?”侯氏回禀道:“小曲”。乾隆随后说:“你们用笙笛伴奏,唱的又是【山坡羊】,这和扬州一带的吹腔韵味颇相似,今后就叫‘吹腔’吧!”从此以后,“吹腔”一名在当地广为流传。⑦田庄吹腔的手钞本中有“道光三十年,新正上浣,漯阳郡延平田化龙淬锋氏题”“咸丰元年辛亥年,云崧氏录本”及“同治三年”的字样,⑧是田庄吹腔有剧本、表演者表演的具体考证。

乱弹泛指昆腔以前的一切声腔剧种,分为东路乱弹和西路乱弹,其中东路乱弹主要集中在聊城地区,据《临清县志》记载,清咸丰四年,太平军屠杀居民,临清梨园幸存者多散居到附近乡间,⑨临清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氛围浓厚,使得东路乱弹在这里得以良好发展,乱弹原以清唱为主,以丝弦为主要乐器,后改弦为管,清中叶以后成为独立剧种。⑩山东聊城与河北邢台两地也仅隔一条运河,两地艺人常常交流,乱弹曲目几乎相同,⑪乱弹处在山东与河北的交界地,这是梆子腔传到山东、河北运河沿岸的结果。在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墙壁的墨记中刻有“四喜班”演唱乱弹的演出记录。

弦索腔随运河经水运传入山东,除代表性曲种传播,更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衍生出新的地方性戏曲曲种,大大丰富了山东的戏曲种类。

(一)梆子腔在山东传播与发展

梆子腔又名西秦腔、乱弹,是起源于陕西、山西等地的古老戏曲曲种,明清之际,山西、陕西与山东因京杭大运河商业贸易来往密切,商人将家乡的梆子腔带来山东。清康熙以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形成了众多的地方梆子剧种。⑫其中,山东梆子与河北梆子在聊城也有所展演,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墙壁墨记中“德义班”“鸿庆班”“全盛班”“红庆班”“易俗社”都是该曲种在聊城演出的记录。⑬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柳”,是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曲种之一,唱腔属于板腔体,表演程式与柳子戏等古老戏曲曲种相仿,早期使用丝弦乐器,后面开始主要用二胡、京胡等伴奏乐器。根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记载,有学者认为山东梆子曾流行在聊城内的县城和农村。清道光年间,聊城有莘县沈庄班、单县四班、黄鹤楼班、朱家班、东阿县小曹班、长升班等。⑭

河北梆子又名“京梆子”“直棣梆子”“卫梆子”“秦腔”,秦腔是由山西原产,随京杭水运商路一路流传到聊城,清末民初李大先生创办了聊城李家班社,演出河北梆子之余兼演京剧。⑮在清末《临清县志·礼俗志·游艺篇》中有所记载:“吾临所尚,秦腔最多。”⑯从中可以看出,河北梆子与山东聊城的深厚渊源,不仅数量分布众多,也是山东戏曲得以丰富的象征。

三、本土地方戏曲在运河文化中的发展

众多经京杭大运河流入山东的外来戏曲曲种,不仅丰富了山东戏曲曲种,还促进了山东本土地方戏曲曲种的产生与发展。这些本土戏曲曲种主要分为由民间舞蹈衍化和由说唱衍化两类戏曲曲种。

(一)由民间歌舞衍化而来的地方戏曲曲种

由民间歌舞衍化而来的戏曲类型是中国戏曲三大声腔类型之一,民间歌舞声腔类别主要包含各地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和秧歌戏。⑰在聊城由民间歌舞衍化而来的地方戏曲曲种主要是王皮戏、冠县蛤蟆嗡。

王皮戏亦称为“王皮调”,是广泛流行于山东聊城东阿、茌平、冠县及山东济南平阴等地的民间小戏,受民间秧歌的影响,最初形态是一种近似跑灯的舞蹈,而后形成跑唱结合、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据《平阴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进士孙光祈作《斗王皮歌舞》,他讲述了主角王皮匠与十八个妻子元宵节夜晚在街上观看花灯的故事。⑱据《东阿县志》记载,王皮戏“为境内独有民间戏曲剧种,源于大桥乡下码头村”⑲,结合当地的运河号子与东阿方言进行表演。

冠县蛤蟆嗡开始于清代道光年间,主要分布在山东聊城冠县的桑阿镇苇园村、贾镇、梁堂等地,由河北落子经水运传入山东。落子属于秧歌舞蹈一类,蛤蟆嗡是吸取河北梆子、四根弦的长处,又与聊城地方性方言冀鲁官话相结合产生的剧种。因其主奏乐器“蛤蟆嗡板胡”多为椿树枝所制成,树枝质地较为柔软,曲调中“sol、do”音常出现,声音如同蛤蟆的叫声,因此取名“蛤蟆嗡”。蛤蟆嗡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角色行当齐全,代表作品如《梁祝下山》《劝嫁》等。

(二)由民间说唱衍化的戏曲曲种

由民间说唱类型衍化的戏曲类型是我国三大声腔类型之一,说唱音乐声腔类型在各地主要包括滩簧戏、道情戏、落子戏、琴书、曲艺剧和拉魂腔等。⑳在聊城主要是曲艺花鼓丁香衍化而来的戏曲曲种。

早期花鼓丁香属于民间走唱类曲种,花鼓在山东地区流传甚广,共“南路”“北路”和“东路”三个派别,其中,南路实为“花鼓丁香”,影响如一勾勾、两夹弦等其他艺术形式,北路花鼓又名聊城花鼓、茌平花鼓,流行于聊城、滨州惠民一带,诞生了“茌平花鼓戏”等,据传是南路花鼓艺人王黑牛(艺名“半碗蜜”)将南路“花鼓丁香”在百年前沿京杭大运河流域将其传入聊城地区。㉑随后,花鼓丁香在聊城衍化出一勾勾、北词两夹弦、茌平花鼓戏等戏曲曲种。

一勾勾原为山东聊城高唐县鼓子秧歌衍化形成的剧种,创于清代初期,唱腔的每一句句尾假声上下颠簸,音程跨度较大,故名“一勾勾”。一勾勾在聊城分布范围广泛,不同的地区对其称呼也有所不同,在莘县称为“北词两夹弦”,在高唐、临清、茌平一带则称为“四音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四弦而得名。“北词两夹弦”传统曲目众多,代表作有《西秦》《东秦》《女驸马》等。

北词两夹弦由曲艺形式“花鼓丁香”衍化而来,与上述一勾勾、蛤蟆翁等都有密切关系,清咸丰十年,秀才白璞玉在“花鼓丁香”基础之上融合其他唱腔,编写演唱,并收莘县人李季安为徒,后面李季安北归,白璞玉带领其他徒弟继续来到菏泽演出,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之长,称为“南词两夹弦”。李季安返回聊城后,征收徒弟教白璞玉两夹弦原先形式,艺术效果并不如南词两夹弦,故名为“北词两夹弦”,代表作品有《王小过年》《打老道》等。

茌平花鼓戏盛行于清末民初,又称为“花鼓荡戏”,发源于聊城市茌平县,以花鼓为主体,广泛吸收当地的莺歌柳书、运河小曲和道情系统中渔鼓戏等艺术元素,成立之初没有文场,武场表演中兼有秧歌跑场、花鼓表演等形式,打击乐器多以鼓、锣为主。清光绪年间,茌平县艺人成立了“戏伙”,相继演出了《秦雪梅吊孝》《蓝桥断》等十几个剧目,并在当地的农事丰收、祭祀礼仪、红白事中有所表演,其演出形式轻松愉悦,在当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京杭大运河的流经促进了山东省沿河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戏曲资源,在山东建立了繁荣的戏曲市场,促进了山东本土戏曲曲种的产生与发展,为近代山东戏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赵玉洁,《清末民初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研究》,聊城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第6 页。

②《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大事记》,《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部,1987 年版,第5 页。

③纪根垠,《弦索声腔概述》,《齐鲁艺苑》1989 年第4期,第39 页。

④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ISBN 中心,1994 年10 月第1版,第88 页。

⑤《清平县志》,齐鲁书社,1997 年8 月版,第213 页。

⑥周爱华,《临清民间小戏传承人生存状态调查》,《戏曲艺术》2013 年第3期,第61 页。

⑦临清市田庄吹腔剧团田世明整理的文章《田庄吹腔简介》,未公开发表。

⑧纪根垠,《柳子戏简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版,第109 页。

⑨山东省临清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临清市志》,齐鲁出版社,1997 年8 月版,第18 页。

⑩刘淑丽,《山东戏剧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249 页。

⑪周爱华,《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第32 页。

⑫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年12 月第2版,第122 页。

⑬⑭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ISBN 中心,1994 年10 月第1版,第664-665 页。

⑯《临清县志·礼俗志·游艺篇》,参见2021年第2 期《山东艺术》,陈萧芸《山东运河音乐文化研究——以济宁与临清为例》第53 页。

⑰⑳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1 月版,第273-274 页。

⑱熊泽功,《平阴县志》,方志出版社,2006 年版,第571 页。

⑲刘永禹、袁今富,《东阿县志》,齐鲁出版社,1998 年3 月版,第510 页。

㉑安禄兴,《山东地方戏曲音乐》,山东省出版管理处,1987 年版,第143 页。

猜你喜欢
曲种京杭大运河花鼓
淮岸花鼓情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幸福花鼓
双簧
花鼓灯小唱
浅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曲艺传承与保护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少数民族曲艺是各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艺术展现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