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A 类国际电影节“桂冠密码”与中国电影创新之路

2022-12-31 21:52王耀菲陈爱国
戏剧之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获奖作品

王耀菲,陈爱国

(浙江师范大学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 亿元,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国内不少专家称,中国已是“电影强国”。但是,反观2021 全球电影票房总额以及中国电影的国际获奖情况,我们会发现,所谓“电影强国”可能更多指向“票房强国”。

想要获得“电影强国”的称号,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大势,推动国产电影走向全世界。电影的“走出去”至少包含两种路径,一是“影展电影”,二是“市场电影”[1]。第一种路径即参加国际电影节,这种方式花费最少,影响最大[2]。各式各样的海外电影节搭建了中外电影的交流平台,成为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将其转换为交易平台,直接产生市场效益[3]。

欧洲三大A 类国际电影节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这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国际最高规格的电影艺术评判的重镇,其中“最佳影片奖”是其最高奖项,基本代表了当年国际电影领域的最高创作水准。笔者对获得欧洲三大A 类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作品展开分析,并结合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入选标准,归纳“国际大片”的某些创作与获奖经验,即“桂冠密码”,从而为我国电影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一、三大电影节入选标准及新世纪以来桂冠作品特性

(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世纪以来最佳影片“金狮奖”分析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每年8 月末到9 月初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近期偏向跟好莱坞大公司合作。[4]其创作目的在于提高国际电影艺术水准,遴选和评审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虽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每年提出的口号会随着时代背景进行变更,但电影评判标准始终是“艺术性”[5]。近几年,其评奖倾向是注重创新的元素,些许瑕疵可以忽略不计。

2000—2021年,从《生命的圆圈》到《正发生》,“金狮奖”获奖作品共22 部。就主题而言,这些获奖作品大多蕴含“死亡”“困境”“人性”等元素,并且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的意味。其表意策略偏重于以小见大,从小人物的身上反映当下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如具有代表意义的2000 年的获奖影片《生命的圆圈》,该片讲述了7 个伊朗女性悲惨的生活,她们有不同的痛苦,相同的是被关进监狱的结局。电影呈现了伊朗边缘女性的形象,将矛头直指伊朗政府,为普遍意义上的伊朗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发声。

在“金狮奖”获奖影片中,一半以上的影片为多国合拍制作。合拍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制作单位合作拍摄的影片,在发行时通常会有两种以上语言的版本。多国合作拍摄能实现资源互补以及跨区域文化融合,从而制作出质量更加优良、内容和形式尽可能符合全球范围受众的作品。合拍片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优异表现,证明联合制作方式得到了国际意义上的普遍认可。

新世纪之前,知名小说改编创作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二十多年来,“金狮奖”获奖影片多为原创作品,这说明威尼斯电影节鼓励广大导演发散思维,拍摄原创作品,从而保证影片故事的新颖性。获奖作品中,只有2007年的《色·戒》、2011 年的《浮士德》、2018 年的《罗马》、2019年的《小丑》这四部为改编再创作影片,其余的获奖电影都为原创作品。如2017 年获奖作品《水形物语》,编剧突破固化思维,创作了一部哑女和一条供实验用的人鱼之间的奇异爱情故事。新颖的剧情元素掩盖了跨物种之间的伦理问题,赢得了全球受众和国际电影节的关注。

总而言之,威尼斯电影节倾心于再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且叙事方式具有新意的现实主义电影。

(二)戛纳国际电影节新世纪以来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分析

戛纳国际电影节每年5 月中旬在法国戛纳举办,电影节以“评价世界各国有艺术价值、娱乐价值的优秀影片,鼓励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电影事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为宗旨[6]。

2000—2021年,从《黑暗中的舞者》到《钛》,“金棕榈奖”获奖作品(2020 年因疫情而未设最佳影片)共计21 部。其共同主题元素包括:人性、爱情、亲情、战争、犯罪、死亡、种族、绝境、救赎、教育、政治、阶级、终极追求。以极具代表性的2019年获奖作品《寄生虫》为例,这部由韩国制作的小成本电影的剧情围绕着底层的一家四口去富豪家工作展开,这一家人在接触到上层阶级的生活后,心理产生了一系列异变。电影的人物定位和矛盾冲突鲜明,暗含对于阶级差距的讽刺。短短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涵盖了亲情、犯罪、绝境、救赎、教育、阶级、死亡、爱情的主题。正是因为电影主题的包容性和全球化,这部小成本影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和全球受众的青睐。

同样的,比较而言,戛纳电影节更青睐原创的影视作品。如《黑暗中的舞者》《儿子的房间》等大多数获奖作品都为原创作品。由此可见,创新在当下是受到推崇的创作方式。

总而言之,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主要体现当代人生存困境与时代精神症候,“爱情片+”“亲情片+”“战争片+”“阶级片+”的影片题材与主题的艺术构成,是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获奖密码”。这些影片大多以讨论人性入手,表现人在追求自由时与社会限制的对撞,从有限的个人故事中体现出更深一层的社会反思。

(三)柏林国际电影节新世纪以来最佳影片“金熊奖”分析

柏林国际电影节每年2 月份在德国柏林举办,其始终坚持给有鲜明政治观点的电影和展现多元文化的电影一个发声的机会[7],其宗旨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2000—2022年,从《木兰花》到《阿尔卡拉斯》,“金熊奖”获奖作品共计24 部(2002 年2部)。在影片主题方面,“金熊奖”十分青睐以战争和犯罪为主题的影片。因为战争和犯罪是从古至今绵延不断的“人祸”,是和平爱好者一直谴责的处理矛盾的不当方式。如2002 年的获奖作品之一《血腥星期天》,该片展示了在北爱尔兰德里地区的一次民权和平游行如何演变成流血惨案的全过程,讽刺了资本主义政府的无情和暴力行动下民众的苦痛。

在获奖影片中,柏林电影节合拍片的数量是三大国际电影节中最少的。这是因为近年来柏林电影节更加倾向于选择小成本制作的艺术类影片,而这类影片通常由小团体进行制作,电影讲述的内容具有强烈区域性特征,因此合拍的需求相对少一些。

在影片的原创或改编方面,由于柏林电影节更加关注影片的背景和主题,二度创作的影片并不占优势。

总而言之,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更加青睐具有人文关怀和展现当下人类生活“人祸”大背景的现实主义影片,通过展现不幸背景下小人物的困顿生活,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二、三大A 类国际电影节桂冠作品的共性分析

从总体上看,三大A 类国际电影节新世纪以来的“最佳影片”有很多共性元素。

首先,在主题方面,那些可以引起全人类共情的话题,是最佳影片的必备元素。

当今时代是人类思想转型的关键期之一,造成这一转型的基本因素,主要是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可以说,现在这个时代是群龙无首的时代[8]。这段论述向我们解释了后现代带有颓靡、黑暗之风的电影受到大众青睐的源头,因此,涵盖“情感、死亡、困境、人性”元素的影片深受电影节喜爱,如以生活困境为主题的获奖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四月三周两天》《一次别离》等,以人性探讨为主题的获奖影片《白日焰火》等。

在影片构思方面,原创类电影作品是获奖作品的主流。近些年,随着资本的引入,大IP 盛行给原创编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外行人”不断对影片创作指手画脚,容易影响整个电影行业的进步。当然,改编本身并没有错,但电影节需要挖掘那些超越以往形式和内容、推动电影改革的原创电影作品。

最后,跨国制作也是获奖影片的共性之一。影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影视产业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合作,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既可以让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从业人员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运营模式,也可以吸引外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单方面制作很难平衡双方受众的审美需求,因此,跨国制作可以从全球视野出发,最大限度地创作出符合多国受众接受模式的影片,做到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的全球化、普泛化。如为国际电影节所青睐的导演李安的多部获奖作品,皆为多国合作制片,跨国演员、取景地和思想意识的交融,使得包含中国文化的电影作品受到了各国受众的理解和赞赏。

三、中国电影未来国际化创作的发展路径

笔者对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入选标准与桂冠作品进行分析,归纳“国际大片”的某些创作与获奖经验,希望能为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提供借鉴。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发展与“走出去”,至少包含“影展电影”与“市场电影”两种路径。笔者主要阐述第一种路径,分析中国“影展电影”的发展之路。

(一)加强高质量现实题材原创作品的鼓励机制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吉德表示,现实主义一直以来是常谈常新的话题。他直言:“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一个弊端就是逃避现实,我们当下也有一些很具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比如《嘉年华》《我不是药神》,但是面对当下的大时代,我们的现实主义无论在题材还是在精神上都还远远不够,有些作者眼中无时代,心中无现实,肩上无担当,对现实避而不谈。”[9]因此,面对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的主流——原创现实主义电影作品,我国需要从政策、资金、法律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首先,要加强立法保护,加快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特别是《著作权法》的修订,为原创电影作品保驾护航;其次,为鼓励优秀创意的可持续诞生,要建立切实的“平台——编剧”的长效沟通机制,启用编剧合作新模式,给予有才华的各地才俊输出内容的渠道;最后,有关部门成立电影事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并且规范资金使用程序,提供融资绿色渠道,给予优秀电影团队落实作品的机会,减轻电影创作的资金压力,从而促进中国优秀电影作品的可持续输出。

(二)尝试与电影强国进行影片的跨国合作

我国在2020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电影票房市场,但是这仅仅证明我国有着庞大的电影受众,并不能说明我国影视艺术、影视产业已经居于国际顶尖位置。因此,仅靠国内的观众市场是无法真正完成中国影视业发展重任的。中国电影需要走出国门,在不断尝试与电影强国进行影片的跨国合作中谋求质的飞跃。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认为,好莱坞近年青睐投拍续集、创新精神匮乏,这正是中国资本深入输出的良好时机,他说:“中国电影产业背后是大量的金融资本在推动,当国内制作满足不了这些资本的需求时,必然造成资本的溢出,转而寻找更好的海外项目。”[10]与其他影视大国进行合作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一大利器,这些影视大国往往有着更多的人脉和推广渠道。[11]。

作为电影合作的现有优质渠道,“一带一路”的建设或许可以促成国与国之间的电影合作项目,通过把“一带一路”这条线搭建起来,加大与影视大国的合作,中方可以获得技能、人才乃至如何讲故事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实现“1+1 大于2”的双向共赢。

(三)培育、提升本国受众的审美素养

电影节更加青睐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反映人类共有情感的艺术类影片。近些年来,美国的商业电影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反观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所有最佳影片,没有一部属于此类商业影片。

中国之前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艺术电影被称作“地下电影”,因为主流收视群体对艺术性、思想性强的影片并不买账。

因此,政府要重视民众审美素养的提高,要在学校教育中增添相应的电影艺术课程,在电影传播审查上提高艺术性、思想性的门槛,要从源头上给予艺术电影国内受众数量与质量上的保障。只有如此,中国的电影艺术家才能大胆创作,大胆探索,在“影展电影”与“市场电影”上实现中国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

此外,我国的影院类型过于单一,大型正规影院只有主流商业影院这一种类型。反观美国、意大利、法国等电影大国,其设立了专业的艺术院线,给予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性极强的优秀影片展示平台。这不仅刺激本国艺术电影的大量创作,同时为本国受众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便利、专业的途径。因此,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的一元化影院类型,逐渐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系列艺术影院,并且随着受众的逐渐接受,最后允许其与主流影院的数量呈持平状态。艺术电影的接受群体和传播平台得到保障后,我国优秀的艺术电影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内外观众的视野中。

四、小结

本文对新世纪以来三大A 类国际电影节的入选标准、获奖作品及其艺术共性进行简要概述与分析,并以此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创新发展与“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对相关的系列话题进行探究。总之,我们要利用好顶尖国际电影节这个获奖平台与传播资源,抓住其中的“桂冠密码”,使之成为电影创作、创新的基本经验,建构我国的国际化品牌电影文本,努力提高获奖数量与质量,提高我国电影的国际地位。我们要处理好“秀场”和“市场”的关系,除了常规的三大国际奖项,国际影展、国际文化周等“文化秀场”式的传播平台,同样应得到我们的重视[12]。我们要走全方位、多渠道、高效能的中国电影的艺术创新之路、海外传播之路。

中国影片创作与创新的经典化、国际化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是每一个电影人都拥有足够的决心和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业会呈现出一番崭新的景象,中国将成为真正的“电影强国”,而不仅仅是“票房强国”。

猜你喜欢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大鱼》(雕塑)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上期主题黑白去色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
“7匹狼”征联大赛获奖作品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抗美援朝战争史》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