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22-12-31 21:52
戏剧之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艺术评价

吴 迪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通过设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结构、制定教学标准、研发教材以及培养教师等多种方式,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高校在教育上表现得急功近利,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艺术基础薄弱

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其教学理念也存在很大差异,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知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在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高校并没有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推动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学校的公共艺术教学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更多关注学生文化科目的学习,艺术类课程设置得非常少,许多学生内心渴望学习艺术,但没有获得合适的机会,这导致高校开展艺术课程先天不足,推广艺术教育非常困难,艺术教学成果也少之又少。艺术教育的培养周期比其他学科要长很多,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难度较大,为了填补公共艺术教育的缺失,很多高校盲目设置公共艺术课程,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学生与课程的匹配程度低

目前来看,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发展不均衡,多数大学生的艺术基础比较薄弱,不同学生的起点不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这间接影响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造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效果很有限。高校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设定教学计划,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技能。

(三)课程标准模糊

目前,多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属于基础知识教育,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课程设置,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实际探索,课程结构的设计思路比较混乱,教学标准过于统一,学生参与艺术活动较少,对民族文化的感知不多,缺乏机会进行美的体验、美的感悟。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艺术学习缺乏实质性的考量,无法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过于笼统

现在,大部分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的教学评价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通过课后作业、定期考试以及论文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予以评定。虽然说,这种方式更便于教师开展工作,但这种方式过于老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新兴课程,传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好坏,不利于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关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笼统印象,并没有真实地了解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艺术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传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艺术认知和创造性思维存在限制,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

由此可见,现阶段,高校艺术课程体系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没有体现出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艺术教育还只存在于理念中,无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高校要在新型理念的带动下,建设与现代高等教育相适应、操作性强、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发展方向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所有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感知艺术、学习艺术、创造艺术,实现艺术追求,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地实施,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要朝以下方向发展。

(一)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艺术进入我国,我国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人们接触的艺术种类越来越多。高校设立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艺术课,内容越来越广泛。比如,舞蹈课开设了民族舞,又设置了蒙古舞、傣族舞、朝鲜舞等课程。随着国家对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视,很多高校根据国家需求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比如,开设戏剧文化课程、传统美术工艺制作课程等,这些课程被大学生热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从人文角度出发看世界,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的特点,培养发散思维,并利用哲学理论辅助对艺术的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学习艺术更新知识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二)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

艺术具有开放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艺术课程评价体系也要多形式、多角度地评定学生的艺术学习成果。传统的单一的数字性的评价体系将被先进的课程评价体系所取代,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比如,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以及个人作品进行多维度评价。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在学生的考核成绩不理想时及时进行鼓励,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将上述内容合理融入具体教学,获得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三)课程设置更加人性化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艺术教育以学生个性发展为重点,注重将知识教育与人性教育相结合。艺术教育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感受,在直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考、模型创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客观认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丰富的符合学生需求的内容,以课程内容为连接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并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教育部门和学术团体应围绕主题,利用教育资源,创造学习平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艺术交流、互动,分享艺术课程资源。高校不应该闭门造车,应多向其他高校学习艺术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一)健全管理机构设置

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管理机构可以让高校艺术教育有所依靠,保证高校能够长期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高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艺术教育管理部门、艺术教育办公室等机构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其主要职责是制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计划,建设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参与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对公共艺术教学进行管理、监督和考核;组织举办大学生艺术节活动,开展艺术教学交流活动等,使高校的艺术教学更有序、更高效。

(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1.丰富课程内容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人们对艺术的心态更加包容,更加注重艺术给人带来的感受,所以,高校在进行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可以重点倾向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融入西方文化,并将二者融会贯通。

2.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需重新审视现行课程体系,将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剔除,加入艺术价值较高、学生喜欢的课程,认清课程体系中各个课程的存在价值、作用和关系,发挥各个课程的教育价值,对原本单一的课程结构进行丰富,形成多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优化课程实施路径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教师以引导和指导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主动进行艺术学习,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提高,尊重学生的想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4.创新课程评价机制

高校要紧跟国家教育发展脚步,建立多元化的艺术课程评价机制。高校要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对现有评价体系进行创新改革,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加强教职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组织教学研讨、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一方面,大力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让教师对艺术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艺术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规范教师的教学流程,提升教师的艺术教学能力。同时,要加强艺术教师对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理解,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高校可以通过制定良好的政策引进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壮大学校的师资队伍。要鼓励学科带头人发挥带头作用,打造一支符合时代要求,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敢于实践的艺术教师队伍。

四、结语

国家综合实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当前,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而高校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具有新的内涵,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建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一定的时间,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和教师同心协力,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艺术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纸的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爆笑街头艺术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