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考核优缺点浅析

2023-01-10 00:37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31期
关键词:调整资本成本

刘 铭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6)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以下简称EVA)自2000年进入中国便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10年国资委开始对所属中央企业进行EVA考核以来,更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EVA的开发者和推广者,美国Stern Stewart公司声称“收益、每股收益等都是对企业业绩的错误度量,EVA才是真正最有效的度量指标”。国资委在引入EVA作为高管考核指标时也对其寄予厚望:“通过EVA考核,中央企业要聚焦主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等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但是,众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实证分析等多方论证,发现目前EVA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企业价值提升,但是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一、EVA的基本含义

EVA概念在1990年由美国Stern Stewart公司最早提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润,是企业扣除了所有资本成本以后的剩余收入,而不是单纯的会计利润概念,较会计利润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一种集业绩评价、激励补偿、管理理念于一体的管理评价体系,所以Stern Stewart认为EVA不仅是一个评价指标,还是一个企业管理工具。

EVA考虑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与债务资本成本,和会计学上的利润有所不同,企业的收入不仅要弥补经营费用,还要弥补资本成本,这里的资本成本不仅是明显的支付给银行和债权人的利息,还包括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在提高EVA的压力下,管理人员必须想办法提高资本的运营能力,以降低业务活动中的资本成本,比如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率,缩短应收账款期限,减少不必要的存货,因为资产的沉积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财富的损失,督促企业经营者意识到资本成本的重要性,激发有利于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新管理理念和新经营管理方式。此外,虽然会计准则在不断的优化完善,但是个别的企业管理者仍能找到可乘之机,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屡见不鲜。EVA正是这样一种通过对传统会计利润的调整,以期还原企业业绩“真实”计量的方法。Stern Stewart公司根据不同情况,对EVA计算调整过程建议了160多个调整项,所以尽管EVA仍是一种利润指标,但是并不受会计惯例的约束,如果会计计量扭曲了投资成本或者经营利润,那EVA可以通过必要的调整比较准确地测量价值创造,并且可以提高利润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所以说EVA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以便于更科学、更合理的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企业及企业管理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的指标,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EVA助力企业提升价值管理水平

1.减少利润操纵空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Stern Stewart公司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存在许多缺陷,经营者操纵企业运营结果的空间较大,单纯的会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所以推出EVA,同时提出了160多个调整项目,包括研发费用、战略性投资项目、会计准备、存货、非经营性收益调整等,旨在提高企业价值增量度量的准确性。EVA作为经过适当调整的企业税后利润减去资本成本的差,更为精准的度量了企业价值增量,减少了对利润的人为操纵,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2.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现代企业代理结构中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与目标并不统一。EVA在计算时扣除了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衡量的不再是会计意义上单纯的企业利润,而是体现的是股东角度的财富增加。将EVA纳入考核体系可以驱使管理者必须有清晰的资本成本意识,像股东一样考虑其决策和行为是否能够创造价值,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目标,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得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趋于统一,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真正帮助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落实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目标。

3.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单纯的会计利润计算中并没有考虑股权资本成本,所以经营者在投资决策时通常只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因此能弥补债务资本成本的投资都会吸引经营者,结果往往是一味扩大企业规模,实际上形成过度投资。但是EVA的计算方式下,如果经营者仅追求投资规模忽视投资效益的话,那么EVA指标的下降将影响对其的考核与评价。所以EVA能够减少不增加股东价值的规模扩张,规范企业投资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4.引导经营者行为,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计算EVA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调整项,比如,将股权投资成本作为扣除项,促使企业规范投资行为,优化资产配置;把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而后进行摊销,避免了经营者因为研发投入使本期利润下降而减少研发投入的短视行为;建立临时账户记录战略性投资项目成本,并在项目产生回报时再考虑逐年摊销,打消经营者在面对未来回报可观但目前仍在成长期投资项目时的犹豫;将非经常性收益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扣除,要求企业聚焦主业;等等。EVA可以通过不同的调整项,鼓励经营者进行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公司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等,从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践中的EVA仍需进一步优化

自国资委将EVA纳入考核体系以来,EVA指标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先进性,推动中央企业向好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1.难以在简单与精确之间取得平衡

Stern Stewart公司建议的EVA计算调整过程涉及160多个调整项,非常复杂,即使对专门的会计人员来说也有一定难度。但同时他们也强调调整项并不是绝对唯一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即应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组织结构、业务组合、战略规划、会计政策等,确定适当的调整因素及调整方法,所以每个企业计算EVA时的调整项或多或少,不尽相同。国资委在2010年全面导入EVA对中央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时便对调整项进行了巨大的简化,仅对“利息支出”“研发费用”“无息流动负债”“在建工程”“非经营性损失”等项目进行调整。虽然极大程度上简化了计算流程,便于企业理解,但是因为国资委管理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战略定位不同,对各调整项的敏感程度并不一样,所以这样“一刀切”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企业经营情况度量的准确性。

所以调整项越多,EVA结果越能接近公司价值,但是大量的会计调整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一是大量的调整项目会使得EVA晦涩难懂,无法直观揭示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方面,导致不能准确把握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项目;二是过度繁杂的项目调整导致关于调整科目的争论变多,降低当事人对EVA值的认可度。所以如何在简单与精准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应用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取舍。

2.调整项的“可沟通”之处使考核指标“主观化”

在国资委的考核方案中,明确规定了EVA的计算公式、四个会计调整项目及四大调整事项,但是调整项目包含哪些会计科目等仍有一定的“沟通”空间。比如,EVA计算公式中规定“企业通过变卖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在税后经营业利润中全额扣除,“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可以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时加回,但并未明确何为“主业优质资产”及“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等等。

3.难以确定适当的资本成本率

关于资本成本率,理论界推崇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虽然为确定资金的风险成本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忽视了中国企业系统风险系数计算的困难程度,也低估了未来现金流量预计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所以实践中可操作性较低。国资委在引入EVA考核时规定了统一的资本成本率计算标准(5.5%),虽然简化了操作,但是也因为资本成本率偏低被诟病对央企资本管理的约束并不明显。

因为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为获得融资所支付的成本再高,在计算EVA时,只统一按照5.5%扣除,反而容易激发高成本融资的冲动。而且,在统一按照5.5%的比例扣除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时,因为5.5%的股权资本成本率依然会低于外部债务融资成本,所以“免费甚至偏好使用股东资金”的倾向依然很难改变,特别是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更加偏好股权融资方式。所以很多学者认为5.5%的资本成本率对企业没有太大的资本和投资约束力,应该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资本成本率,但是何为合理的资本成本率,如何计算等问题尚未有定论。

4.在不同行业中表现出不同的适用性

EVA指标虽然比传统会计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经营情况,但是因为行业竞争程度不一致,产业特性各异,企业股权结构差异,风险偏好不同,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市场波动的敏感度有差异等原因,EVA在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解析能力也不一样,从而影响考核结果对企业运营的指导力度。总的来看,EVA对于垄断程度越低、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中的企业解析度越高。比如,通过对房地产业、煤炭开采业、零售业及电力行业364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刘小冬等,2015)发现,房地产业EVA与其行业股价的符合程度高于零售行业的符合度,煤炭开采业符合度高于电力行业符合度。

5.推行阻力可能超出预期

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实施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会在制度化后,成为企业的独特惯例,新的管理制度在挑战现有惯例时难免会引起抵制和抗拒。有学者(汤谷良,2015)在国资委推行实施EVA考核体系5年后,通过选取4家中央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形式研究实施效果,发现:EVA实施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将其作为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对企业运营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有的仅仅限于在年末计算并向国资委报告EVA计算结果,并未将其融入自身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案例企业的整体实施情况和国资委设计和预期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因为一是EVA较单纯的会计指标更为复杂,企业不能很好的理解管理意图;二是EVA考核旨在形成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理念,挑战了企业传统的信念与文化;三是EVA强调聚焦主业,与多元化发展发展的企业核心观念产生冲突,也影响企业集团中总部对非核心业务考核的有效性。

6.EVA对经营者行为的正确引导作用

有的理论界学者认为EVA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调整项影响经营者的不良行为。比如,建立临时账户记录战略性投资项目成本,并在项目产生回报时再考虑逐年摊销,避免经营者在面对未来回报可观但目前仍在成长期投资项目时的短期行为;将非经常性收益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扣除,要求企业聚焦主业等等。虽然EVA调整项理论上可以引导经营者行为,但是这要建立在调整项、调整方式、调整幅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调整会正面引导经营者行为,反之则可能阻碍企业发展。且就正面影响而言,因为事项决策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各调整项之间也可能会互相影响,所以EVA对经营层行为的具体影响程度有待商榷。

四、EVA在企业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EVA虽然较传统的财务指标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EVA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操作中也存在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影响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是否适用于所有企业

EVA适用于大部分持续经营的企业,但是某些企业因为行业性质、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等原因,EVA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周期性企业、新成立公司、风险投资型企业及金融企业来说,EVA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部分金融行业因为监管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直接计算EVA的话可能高估资本成本,并不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且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其资本成本则会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而频繁变化,对准确计算EVA指标造成一定困难;风险投资型企业由于投资项目进度不一,利润在年度间波动较大,引起EVA数值的扭曲。所以EVA并不是天然适用于所有企业。

2.是“一刀切”还是“量体裁衣”

EVA最明显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和自身特点进行利润调整,消除会计政策对于公司价值评估的不利影响,所以才能使EVA结果更接近企业的实际价值。但是当EVA同时应用于企业集团的时候,是对所有企业使用统一的利润调整项和资本成本率计算逻辑?还是针对各企业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就成了提升EVA结果合理性,保证EVA考核有效性的关键。当一个集团内的不同企业行业跨度较大、发展规模不一,简单的“一刀切”会影响EVA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但是考虑公平性原则,也不适合采用“量体裁衣”的方式。如何合理筛选调整因素,有效把控调整幅度,实现其调整工作开展同项目实际状况的有效对接?则依赖于总部对所属企业业务的准确把握,并定期对调整因素进行跟踪修正,这需要总部对所属企业的深度了解,以及企业财务、业务各类数据的长期积累和精准分析。

3.如何设定资本成本“硬约束”

资本成本其实就是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是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是对投资项目要求的最低收益率资本成本的合理设定即影响EVA指标的准确性,又影响价值管理的有效性。国资委在EVA引入时确定资本成本率统一使用5.5%,但是一直有学者质疑5.5%偏低,对资本成本约束力太小,导致EVA计算结果失真,进而影响EVA考核的有效性。从对企业或者投资项目的价值评判角度来看,不同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应该不同,使得任何投资项目的审批都有较高的“资本成本门槛”。所以统一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比统一资本成本率数值可能更适合EVA在企业集团中的推行。如何确定合理统筹各类企业资本成本影响因素,设计资本成本计算逻辑,以期得到对各企业或投资项目来说比较合理的“资本成本门槛”,从而引导企业以减少资金占用,合理配置资源则需要企业的大量实践与数据测算。

4.是否可以顺利获取计算用数据

显而易见,EVA的调整项繁多,计算过程复杂,对企业数据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据作支持,而且数据要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全面,这些需要安全稳定的信息系统来保障。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还要与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以获取及时有效的经营数据信息,使整个企业集团的信息与数据流转处于流畅状态,为EVA及时计算和应用奠定基础。所以,在引入EVA考核前,必须事先评估现有报送数据的广度与深度、IT系统的建设是否可以满足EVA的计算要求。

5.EVA结果是否客观反映企业实际

EVA分析体现了较多的主观标准和主观判断,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化企业而言,既缺乏可以对标的市场数据,也不如行业公认的评价指标直观有效。一是,EVA是根据各企业情况量身定制,难以满足企业市场化发展的步伐。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EVA作为不同调整方案的计算结果,难以支持企业在行业内的横向比较。二是,数据的可获得性也存在问题,因为大部分市场化企业公开披露的数据较少涉及EVA计算或调整相关内容,往往都是研究学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的二次加工,能否反映企业实际有待商榷。

五、提升EVA应用有效性的建议

1.科学认识EVA的本质

我国企业在应用EVA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管理者没有完全认识到EVA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而非是一个简单的业绩评价指标。所以不能简单看到其他的企业的成功经验,就“拿来主义”的简单套用,而是结合企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在实施前制定周全的计划,使企业的EVA管理与业务发展计划、资本配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有机统一,才能让EVA真正发挥作用。

2.合理搭建EVA管理体系

EVA的相关指标能够在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更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要正确认识资本成本率和调整项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所属企业之间行业的差异、规模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等等都要求差异化的设置EVA的资本成本和调整项,但是差异化的设置又可能影响绩效评价的公平性。所以企业应在保证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统筹考虑EVA的资本成本及调整项等参数的设置,也可以考虑配合使用平衡记分卡等其他绩效考核方法以平衡所属企业之间的差异。总之而言,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条件下不断完善优化,才能使EVA扬长避短,真正发挥价值。

3.优化完善企业内部环境

EVA的指标虽然在传统的会计指标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应优化,但是这些指标仍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挂钩,如果财务报表失真,EVA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也会大大下降。所以在EVA实施之前,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此外,企业的公司治理架构、授权管理体系、体制机制建设、企业文化培养、财务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能力等方面都对EVA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搭建并不断完善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是EVA发挥最大化价值的坚实基础。

六、结语

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随着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许多企业已经将EVA融入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发现并指导企业有效的解决问题,管理者也可以根据EVA指标作出重要决策。EVA在我国的应用在不断增加,其不仅能客观准确地体现出企业的内在价值,同时也为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一个设计精美的制度往往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夭折、变形,而要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每个企业最终会构建出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调整资本成本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工位大调整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资本策局变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第一资本观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