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时尚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比较研究

2023-01-10 00:37刘继云陈海东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31期
关键词:旧金山湾湾区粤港澳

刘继云 陈海东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一、引言

湾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产物,集中了全球半数以上的经济总量,发达的经济导致财富集聚,吸引着精英人士向湾区集聚,有钱有闲暇的精英阶层对时尚文化的巨大需求导致湾区时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纽约、旧金山、东京和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经济湾区,也是世界闻名的时尚湾区,四大湾区的时尚产业早已发展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标配”,也代表着世界级湾区发展的潮流。四大湾区的人均GDP在2万至10万美元区间,远远高于全世界和所在区域的人均GDP水平,大量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强的高收入等精英人士人群在湾区的集聚,为湾区带来了极大的时尚消费需求,引发时尚制造业和服务应运而生,进而逐步形成了时尚产业创新体系。时尚产业创新体系是围绕时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而形成的时尚产业链,及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的参与者构成的体系,推动时尚产业内新潮流、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打造时尚产业竞争力,使其在能够在国际时尚更迭中始终立于潮头,引领区域乃至国际时尚潮流。本文主要就四大湾区的时尚产业创新体系在时尚产业链现状、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二、四大湾区的时尚产业创新体系

1.纽约湾区的时尚文化产业创新体系

纽约湾区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等州的31个县组成,占地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人以上,包括纽约、费城、波士顿和 华盛顿等中心城市。2021年,纽约湾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77万亿美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美国重要制造业中心、美国最大商业贸易中心,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航运中心,被视为美国经济中心。2021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4家分布在纽约湾区,平均营收超过600亿美元。

(1)时尚文化产业链情况

纽约湾区经过百年发展,形成了覆盖核心层、扩展层和延伸层全产业链时尚文化产业,高级成衣、休闲装、运动装品牌位居全球领导地位。美国时尚文化产业链涵盖了原材料、服装制造和产品营销三个环节。拥有庞大的时尚消费群体与时尚消费市场,被视为世界时尚消费集聚的中心,奠定了纽约成为世界时尚之都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众多材料研发部门、设计部门、时尚组织机构、时尚媒体、营销部门、文化设施、商店和服务设施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相关环节集聚于纽约,有超过1000 家服装公司将设计中心设在纽约,共同推动美国时尚产业的发展。纽约第五大道的时尚商品定位于“最高品质与品位”,集聚全美最著名的珠宝、皮件、服装、化妆品商店,沿街的橱窗展示时尚设计感十足,时尚之都魅力彰显。

(2)高校和科研机构情况

纽约湾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1%,年发明专利总量超过4万件,拥有227所高校(其中世界100强大学16所)、33所高水平大学,不乏如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高校,这些高校与周边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等知名高校共同形成常青藤盟校集群。每年超过两万名的学生从世界各地到纽约湾区8所知名时尚设计类专业院校接受时尚设计教育,为纽约湾区的时尚产业发展储备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享誉世界,培养出多位时装设计师和艺术家,另一家著名的时尚学院纽约时装技术学院则擅长培养兼具商业与艺术天赋的专业人才。纽约湾区及周边也有众多研究机构从事基础研究,时尚组织机构(CFDA 和FGI)长期不断地为设计师提供CFDA风尚基金、奖学金,建立商业服务网络和产权保护等服务。纽约湾区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完善,其高水平大学群的科研实力在四大湾区中遥遥领先,推动纽约湾区时尚产业创新发展。

(3)政府对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

纽约政府为了扶持时尚产业发展,致力于对产品设计作品的版权保护和鼓励设计师创新创业。“时尚纽约 2020计划”“创新设计保护法案”有力地促进对设计师作品的版权保护,为时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初创企业,纽约湾区主要通过房租减免、能源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初创企业发展,缓解初创企业生存压力。

(4)金融机构对时尚产业发展的支持

在金融方面,纽约湾区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湾区,除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等大型证券交易场所外,还有大约3000家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金融机构都在这里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美国经济分析局(BEA) 数据显示,以 2018年为例,纽约金融、保险、地产和租赁产业产值达7670.60亿美元,占纽约大湾区经济总量的三成左右。大量的银行机构云集及市值最高的证券交易所,让其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都非常发达,为纽约湾区时尚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本。另外,由于美国的资本形成效率较高,边际产出率一直比较稳定,资本边际产出率高,非常有利于纽约湾区时尚产业的资本形成。

(5)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情况

由于纽约湾区集聚了大量的全球著名高校,每年都有全球的各类顶尖人才进入高校学习,这些高素质人才相当一部分毕业后留在了纽约湾区,有力支撑了纽约湾区时尚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全球化智库报告显示,纽约湾区本科及以上的劳动力占其全体劳动力的比重为42%,聚集了美国1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200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4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从移民比例来看,纽约湾区的比例为3.5%,为纽约湾区时尚文化产业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支撑。

2.旧金山湾区的时尚文化产业创新体系

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占地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由旧金山市、北湾、东湾、南湾、半岛5个区域构成,拥有10个县、101个建制镇,拥有760多万人口,2021年,旧金山湾区的GDP总额是0.76万亿美元。2021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10家分布在旧金山湾区,平均营收超过900亿美元。

(1)时尚文化产业链情况

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时尚电子产品制造和文旅结合的时尚文化产业形态,谷歌、苹果、英特尔、微软、Facebook、特斯拉、惠 普、思科等在内的近 50 家世界 500 强企业扎根于此,将时尚与科技结合,引领了电子产品的国际时尚潮流。旧金山市会展与旅游局的统计显示,半数以上的游客是因参与会展和处理私人商务事宜而来到旧金山的,从而让旧金山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在所有的游客中,在旧金山有游览博物馆和画廊、观看戏剧,欣赏音乐会、歌剧或舞蹈表演的需求的游客超过六成。旅游者、参展者往往能在旧金山市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同时还能领略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时尚产业发展。

(2)高校和科研机构情况

旧金山湾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6.1%,年发明专利5.44万件,是全球高等教育网络的发源地,拥有高校73所(其中世界100强大学11所),7所高水平大学,分布聚集在旧金山区域、南湾“硅谷”区域和东湾区域。一方面,这些知名高校的实验室大多是开放平台,建立了成熟的科研协作机制,产生了大量的先进科技,对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与研发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旧金山湾区的很多知名跨国公司,都有在此设立企业研究实验室专注于实用型研究。湾区内有25所国家级或州级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既为联邦政府提供服务,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研究,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实现了产学研的无缝对接。

(3)政府对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

旧金山湾区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时尚文化产业发展,将传统产业相关部分纳入时尚文化产业进行有针对性地扶持,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对旧金山湾区时尚文化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州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长年的税收支持,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加州政府就通过研发税收计划减少州内企业在从事科研活的科研义务,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高达 24% 的税收抵免。为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企业和人才,还为科技创新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额外税收优惠政策。

(4)金融机构对时尚产业发展的支持

据旧金山湾区经济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旧金山湾区每年吸收了全美近一半(45%)的风险投资,稳居美国“融资重地”之首,汇聚了大量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旧金山湾区最大的特色是聚集了大部分的PE/VC,PE/VC投资额将近纽约湾区的4倍,充分显示旧金山湾区的创新创业特色。旧金山湾区侧重风险资本和交易所融资,硅谷聚集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众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企业进行上市。

(5)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情况

旧金山湾区高学历人才比例较高,众多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亦曾经在湾区求学、工作,很多的公司高学历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总人口比例为46%,高于美国同期水平的15个百分点。旧金山湾区的专利申请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占全美的17%。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聚宝盆”,旧金山湾区吸引了近200万的科技人才,其中有60万左右是来自全球给的的科技移民。旧金山湾区移民比例为 5.87%,侧面反映出旧金山湾区对外籍人才更具吸引力。

3.东京湾区的时尚文化产业创新体系

东京湾区包括围绕东京湾的一都三县,即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占地面约1.3万平方公里,拥有日本全国35%的人口,2021年,东京湾区的GDP总额为1.8万亿美元,占全国GDP近40%。2021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家总部位于东京湾区,在四大湾区中遥遥领先,平均营收大约在650亿美元左右。

(1)时尚文化产业链情况

东京湾区拥有高度发达与门类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和高科技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将产业中心侧重于高附加值的印刷业、服务业和奢侈品行业,着力于高端服务业的建设,拥有全国50%以上的顶级技术型公司。以纺织服装、时尚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等时尚文化产业对湾区的贡献功不可没,东京时装周不仅是东京湾区而且也是亚洲时尚的旗帜。东京是亚洲的潮流胜地之一,日系服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良的品质受到青睐,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2)高校和科研机构情况

东京湾区拥有日本20%的大学、30%以上的教员和25%以上的民间研究机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7%。湾区内有高水平大学10所,主要分布在东京都区域内。虽然东京湾区相对缺乏世界顶尖学府,世界一流大学数量较少,但近十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四个湾区中稳居第一,仍然是全球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东京湾区的科技创新中坚力量以本土企业为主,研发依存度非常高,接近99%。整个东京湾区集中了全日本四成的高校和一半的大学生,研究机构的占比也高达50%,属于名副其实的内生性全球科技创新中宁县。东京湾区以东京为中心,受益于东京旧有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效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影响,让整个湾区成为日本经济中心的同时,也形成了东京为中心的集聚创新格局。高度集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东京湾区的企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科技创新人才,也为东京湾区产学研结合推动时尚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日本东京纺织成衣展览会AFF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OEM、ODM展会,AFF代表的纺织服装出口能力占日本对应产品进口额的15%,会展上实际、意向成交比高达90%,平均结识有效客户40家,新结识客户的比例57.5%,对当地消费者吸引力较高。

(3)政府对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

东京湾区十分重视产学官合作、不断推进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日本创新支持政策注重培育创新基础,重视建立研究基金制度,以强化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中介职能作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加大对研发费用的投入,结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额减免鼓励创新活动,如对企业进行6%~14% 的减免,中小企业的减免幅度则在此基础上加倍减免,达到12%~17%;注重对开展高科技创新、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补助,补助额度高达50%。此外,东京市、神奈川县和千叶县的千叶市、成田市等区域,针对指定业务且满足特定条件的企业,则可获得减免20%应纳所得税的资格,如果企业从指定地区购置设备仪器,可抵免15%的税收,购置建筑物可抵免8%的税收。

(4)金融机构对时尚产业发展的支持

东京湾区是拥有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世界级湾区,银行机构数量占其所有金融机构总量比例超三成。大约全日本七成的证券金融机构将总部设立在此,进而带动了其他相关金融中介结构的集聚,如超过60%的会计师事务所、约50%的律师事务所,东京湾区的PE/VC投资金额则占全日本的88%。在东京大湾区产业发展的路径上,金融创新、金融支持可谓居功至伟,政府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有力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信用记录不全等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政府鼓励推进信用担保机制,促使优质中小企业解决初创发展时期的资金问题。同时,拓宽股权融资渠道,鼓励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诸如此类,一步步夯实了东京湾区包括时尚产业的崛起基础。

(5)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情况

东京湾区集中了全日本数量最大的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 2019 年科学技术指标,2016年~2018 年三年间,全日本42.65%的研究生都集中在东京湾区,总量超过10万人,70%都聚集在东京地区。同时,从科研人才的占比看,东京湾区的科研人才占了日本科研人才总量的47%,有超过30万的科研人才集中在东京地区。东京湾区在今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大量的科研、高端人才为时尚产业发展服务。

4.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产业创新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超过8500万人,占地约5.65万平方公里,2021年,GDP总量达1.92万亿美元,跃居全球四大湾区经济的首位。2021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超越纽约湾区,上榜企业数量扩至25家,平均营收近600亿美元。

(1)时尚文化产业链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具备时尚文化产业的雏形,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服装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皮具皮革、箱包鞋类、时尚配饰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几个千亿级奢侈品产业集群规模。各城市均有擅长的代表性时尚产业,如中国香港的时尚展示、中国澳门的时尚旅游、深圳的珠宝和钟表、广州的成衣、东莞的制鞋、箱包和服装、中山的内衣、肇庆的牛仔服装及面料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城市群产业共建的基础上,通过大型高端活动和数字协同机制集聚“衣食住行”与“科技”领域产业资源,组织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科技成果和本土文化的创新转化,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艺术、时尚”共创共融的时尚产业创新模式。

(2)高校和科研机构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高校170所,其中本科院校77所、专科院校93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7%。湾区内现有高水平大学13所,主要集中分布在香港、广州、深圳和澳门四个城市。位居世界一流行列的大学主要分布在香港地区,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相关科技大学,其他高水平大学排名则主要集中在200名~500名区间。同时,与时尚文化产业有关系的专业及设置相关专业的广东高校多达数十家。截至2021年12月底,粤港澳大湾区有着高达900余家的众创空间,这些众创空间为实现“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高校创新产业链打造提供了匡阔的平台,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主体供需的匹配与对接,对时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间接支撑。

(3)政府对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

广东省持续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普惠性支持, 2019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额度。同年,还发布了《关于我省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鼓励创业,有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在初创期和发展期减轻负担。香港对研发费用的支持力度更大,对企业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以甲乙两类进行不同的支持,甲类费用可享受全额扣除;乙类费用则采用不同级别分别加计扣除的方式,200万港元内可获得3倍加计扣除,超出部分则享受2倍加计扣除。除以上各自的措施外,2019 年签订的《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第五议定书,为香港或内地到另一方工作的合资格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税务宽免,消除因税务而造成人才交流的障碍,促进两地人才培训、交流和合作。澳门政府特设“文化及创意产业系列补助计划”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呈现强劲上升趋势。

(4)金融机构对时尚产业发展的支持

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产业基础雄厚、金融生态环境优秀,金融产业地位位于全球第一方阵。香港拥有发达的金融业、丰富的科技人才、一批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深圳致力于打造全球重要的金融科技中心,构建相对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拥有平安科技、微众银行、腾讯金科等一批全球领先的巨型的金融科技企业;广州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储备,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后劲十足。

在银行业,大型国有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的总资产占比具有绝对优势,香港银行业总资产的份额的1/3以上属于中资大型国有银行。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银行业的业务范围从最初香港居民、企业存贷款、贸易融资等基本业务,扩展到银行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不过,即便如此,当前银行但即使如此,中资银行或国有银行虽在港澳地区快速增长,但业务的多样性仍然需要进一步增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香港金融发展的需求。产业升级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在21数据新闻实验室此前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报告中,截至2021年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121家上市公司入围全国500强,总市值合计25.51万亿元,占比25%。其中,千亿市值上市公司达69家,赚钱能力最强的腾讯控股、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跨越万亿市值。整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500强企业仅华为一家未上市,其他或已登陆资本市场,或控股上市公司。仅从上市公司市值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规模与纽约、旧金山湾区相比,仍然存在显著差距,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和发展潜力。

(5)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情况

高端人才是湾区的核心资产,其流入和流出均会影响湾区人才库的多样性和深度。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凭借良好的区位和市场环境因素吸引了不少人才,移民比例来为 1.85%。同时,其人才引进政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所得税最高从45%降到15%,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广东、香港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如广东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技术移民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及科技专才培育计划、“杰出学者计划”,在引进人才、人才培训、留住人才都有针对性措施,快速壮大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库。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年鉴统计,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研发人员超过110万余人。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内,从居民受教育程度来看,截至2021年年底,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仅占其常住人口的 17.47%,但与其他湾区相比还明显偏低。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相比其他湾区,在科研机构和人才数量众多上的优势,同时政府的财税支持力度较大。但在研发、人才、创新主体合作制度设计、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仍然稍逊一筹。基于此,对如何进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建设,给出以下建议。

1.提高科研支持力度和加大对新一代信息产业投入,赋予湾区时尚产业产业新活力

目前四大湾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粤港澳大湾区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湾区,因提高科研支持力度,简化科研资金使用办法,建立以人为本的科研资助体系,加大对时尚产业相关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应加大对新一代信息产业投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主题,让时尚产业增加未来感,充分激活产业的新活力。利用智能面料改善传统服饰的舒适感,通过智能算法、社交营销增加商业特色;通过云图片互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增加人们的新潮体验感。随着新科技的不断赋能,时尚产业将迎来价值的再塑,开启更加精彩的航程。如果大湾区的时尚产业能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产业链优势、互联网优势、国际思维相融合,加上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时尚产业创新的支持、科技网络的支持,大湾区时尚产业将在未来拥有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和无限广阔的市场机会。

2.注重湾区城市间的创新主体协同发展,借助资源整合和融合手段实现粤港澳共谋发展

纽约、旧金山和东京湾区都有较好的非政府、半官方和湾区内政府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可以通过借鉴其他三个湾区的协同模式,展开协同治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制度优势下,协调湾区城市间的创新合作发展,释放跨域治理政府机构的效能,让各种非政府、半官方组织和协会为粤港澳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建议。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各方优质资源设立联盟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时尚产业的创新成果更快实现商业化、产业化。通过粤港澳创新主体的深度合作,从制造生产到生产服务一体化,从各环节纵向衔接到共享设计、制造和品牌,时尚产业加速形成新生态,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整合和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形成时尚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和

3.加强本地人才培育力度、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

正是因为其他三大湾区有着众多顶尖高校聚集,为当地产业发展培育出大量的人才,从而满足了包括时尚产业在内的人才需求。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知名高校资源仍然相对较薄弱,应注重粤港澳的教育合作和增加教育投入,将世界知名高校更多地通过联合办学、举办分校区、建设新大学等模式,提升整个湾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特别要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本地优势产业的人才培育。同时,依托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推动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为时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还应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步伐,通过制定相关人才政策,解决高端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福利待遇,灵活安排海外高端人才的科研经费,加快集聚更多海内外优秀高端人才到粤港澳大湾区工作。

4.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讲好湾区时尚品牌故事

当前,时尚资讯传播视频化正成为主流方向,微博、小红书、抖音三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正呈爆炸式增长,资讯视频化快速渗透。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网络视频网民使用率94.5%,视频正成为时尚传播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短视频App以及各类直播平台为载体,使视频化在时尚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微信和新浪微博的品牌官方账号已经成为奢侈品、时尚品牌数字营销的主战场,小红书、抖音、今日头条等也逐渐被国内外奢侈品集团和品牌广泛使用。粤港澳大湾区应以体验化为突破点,依托新媒体渠道与湾区网红资源,讲好湾区时尚品牌故事,助力时尚产业发展。时尚品牌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物化了的重要形象。没有品牌故事,就缺乏价值观传播渗透力。可以通过比照国际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品牌文化部门,收集国内外品牌的活态资料,组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时尚行业内外的经验和相关问题,便于了解时尚行业最新趋势,进而能够引领国际时尚潮流,然后通过新媒体营销展现湾区时尚品牌故事,让湾区时尚品牌得以升值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旧金山湾湾区粤港澳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Uber内客服通话功能正在旧金山湾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