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画配音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

2023-02-05 18:55王唯
剧影月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课程

王唯

伴随着动画行业的发展,中国动画配音行业经历了一个从繁荣到停滞再到复苏的过程。1956-1966年,随着《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这两部经典影片的相继出版,动画的配音开始出现,并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在此期间,动画配音稿件基本都是从文学作品中衍生出来的,是对传统文艺的承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动画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动画创作在全国范围内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随着大量的国外动画作品的不断引进,动画配音也开始复苏,出现了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声音形象,进而推动了动物形象、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塑造。近年来,随着国内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动画配音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出现了一批影视明星为动画配音的现象。随着配音的不断发展,配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必须有一个好的配音,动画中的角色,不仅要有栩栩如生的形象,还要有让人入耳难忘的配音。提高配音人员素质,加快配音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是目前我国动画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当代动画配音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国内不少高校把配音列入教学内容,但是对配音这个专业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少数几所专业学校才会把动画片配音作为主要科目。由于专业学校的数量太少,所以在中国,已经有了“速成班”“大师班”之类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教学体系,根本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尽管目前我国动画配音的学习氛围并不是很好,但是我国的青年们对于动画配音的热爱,亦即对动画的热爱,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势头,各个美术学院以及学校的社团都在积极地组织着各种配音比赛。而到了现代,在网络环境的刺激下,一大批对二次元充满热情的优秀动画配音爱好者也在“哔哩哔哩(bilibili)”等网站上迅速成长起来,这一类发表视频的创作者也构成了新一代动画配音爱好群体。不过,国内配音专业的发展与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导致这种滞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动画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动画行业相比,国内动画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首先,中国的影视传媒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动画产业在传播上的弱点,但相对于动画产业发展来说,还是滞后数十年的时间。对比日本的配音行业,我们的影视传媒与影视动画在发展的结合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国民族动画在前期以艺术电影为主,使用了水墨、剪纸等中国文化的元素,强调了一种写意的美,许多动画都是沉默的,甚至只有寥寥几句话,而一些需要配音的角色,也都是带有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象征意义的。幼稚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后期动画配音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当代动画配音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

(一)动画配音教学与传统播音教学衔接困难

随着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现有的配音教育系统已无法适应动画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大学的配音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播音系统上,但是,对一些日本配音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他们过去的配音职业,大多都是由他们的专业演出和舞台经验决定的。动画的配乐并不只是单纯地“说”,它的感染力、表现力与表演者的演出创造有着同样的渊源和本质。在大学中,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重视对语言的创造和表现,通常要以对文本和作品的理解为基础,运用语言的技术,对其进行身体上的再处理,并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来实现语言的创造。尽管从外表看,配音与广播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在本质上,广播更多地关注着语言的技术,而动画的声音却是要激起一种“热”的状态。由于配音与播音在起源上的差异,也造成了目前的播音与动画配音的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面对动画配音的教育时,传统的播音教师往往会遭遇到瓶颈。虽然说,动画配音的确有一定的播音理论与技能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它所要训练的还只是一个具有传媒与广播双重特性的影视演员与主播,它的本质是新闻性,而动画配音则具有艺术性。如果只是简单地应用到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新闻课程,或者是语言类课程,那么,动画配音所需要的丰富的情感表现和语言魅力,就会让人觉得没有任何依靠。

(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和知识结构单一

通常情况下,对于动画配音专业而言,这种需要教师亲自指导和示范的实践课程,最理想的大班是20~25人,而小课的人数最好控制在5~8人之间,教师可以依据每位同学的特征和学习习惯,对其进行分析。不过,目前的动画配音班,大部分都是三四十个人一个班,有些训练是在录音间进行的,往往不能保证质量,也不能保证效果。而且,教师不可能有精确的一对一教学,也不可能在配音的时候,用语言和情感去引导。动画配音专业的师资不仅表现为总体匮乏,而且出现了学科背景单一、知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动画配音专业的教师,除了要有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养,包括表演、动画、播音技巧等,而这些素养将会影响到一名动画配音教师能否拥有充分的广度和深度,来把握好人物角色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当前,一些高校对动画配音课程的理解存在偏见,以及其所属专业的模糊,使得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动画专业,或是来自播音专业,这样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很容易就将课程引向某一偏重的科目,而并非“动画配音”。此外,由于师资队伍比较年轻,他们还会更加重视广播理论。由于缺少实际的经验,在具有实践性的动画配音教学中,常常无法做到真正地深入,最终使学生陷入不能学以致用的尷尬境地。

(三)动画配音人才就业领域困境

随着中国动画行业的蓬勃发展,动画配音的发展机遇和困难并存。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动画产业所展现出来的庞大潜力,给大学动画配音专业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在对比各地院校之间的差距、薪资水平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部分的动画配音人才都处于找工作的窘境之中。现在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围绕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进行的,一线城市有足够的资源,也有足够的人脉,所以,他们的配音队伍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现在的配音圈子里,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的配音队伍,其他的配音者很少能进入配音圈子。随着动画行业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大学都意识到了动画行业的巨大潜力,只可惜,动画行业的发展核心还停留在北京、上海等地方,难以打开局面。

三、动画培养教学改革的破与立

(一)借鉴日本声优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大学要进行动画配音教育,必须加强对其的关注与支持。在一些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家,如日本,它们已经建立了一种比较完整的声优教育体系,很多动画学院都有自己的声优教育体系。由于动画的配音在国内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在国内建立。国内不能将播音主持知识完全照抄,也不能将其当成一般的配音课程来教学,而要根据当前的动画配音市场需求和应用人才结构,制定一种有一定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同时,将动画配音专业的课程纳入大学的主干课程范围内,并尝试通过一些选修课程来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方面要注重表演、语音、配音课程设置的结构比例,加大动画配音专业中戏剧表演课程的比重,并辅以影视艺术赏析和动画制作、音乐音响等配套课程。除此之外,在动画配音专业中,还应将课程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性的,另一部分是实践性的。在理论性的方面,要注重对国内外各国家动画配音特点的认识,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今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钻研方向。

(二)整合教学资源、打造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动画配音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师资队伍的综合优化也是目前教育改革中最不可忽略的问题。毕竟动画配音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的职业,虽然它年轻,但是它在专业以及知识架构上的要求却并不低,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动画配音教师培训体系。动画配音的课程包括戏剧表演、播音主持、影视制作、视觉传播、动画制作;美术欣赏和其他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在师资队伍的设置上,尽量做到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考量。此外,在教师专业的配置上,不仅要在已有和既定的课程上进行安排,而且要重视重点专业的师资,特别是要培育出优秀的预备动画配音教师队伍;持续扩大师资队伍,为后期动画配音课程的教学专业化、体系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健全好本校动画配音教师制度的同时,还可以主动地邀请一些有深入研究成果的配音学者、动画配音演员、配音团队来学校与同学们进行更多的面对面的交流,并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学术报告会和就业指导,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最前沿的配音先进思想,也可以深入地发掘并激发同学们对动画配音的兴趣。

(三)搭建好就业桥梁、开设奖项鼓励

要让动画配音在中国稳定地发展,关键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找工作的现实问题。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和创业机会,使他们都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设置动画专业的学校不仅要关注学院的招生、开班,而且要向社会提供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动画配音人员,搭建实习和就业平台,这是所有设置动画专业的院校首先要思考的。最近两年,为了支持动画产业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动画基地,动画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热门IP的持续开发,不光是电影公司,还有一些中型和大型的游戏公司与广告公司也介入进来。为此,大学可以主动和他们接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工作机会,尤其是在二、三线动画产业不太发达的城市,更要为学生多做考量。在当前“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有利背景下,学校还可以和企业、投资人建立联系,建立一个校园动画创业工作室,鼓励学生自己創业,为将来拓宽更多的选择渠道。对于已经设立了动画配音专业的高校来说,应该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动画配音竞赛,同时,也应该和其他已经设立动画配音专业的高校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动画配音的奖励,从而为动画配音产业提供一个更加健全的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权威的动画配音大奖,可以让更多有潜质的动画配音进入公众的视线,这将有助于中国动画配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在国家加大对国产动画的支持力度的情况下,市场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国产动画要与文化产业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动画制作企业步入良性发展之路。随着动画相关产业的逐步成熟,无疑将会拓宽动画的全方位发展空间,而动画配音作为一门有声的艺术,更是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动画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是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衍生出来的,它是一门二次创作的艺术,虽然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但是,动画配音员也在持续地提升自己的配音技能,让我国的动画配音早日走向专业化和国际化。这对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画配音市场链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藤新,宋磊:《动画配音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性》,《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第79-83页。

[2]夏羽涵:《浅析动画配音技巧的运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32卷第4期,第104-108页。

[3]王晓航,秦旋蔚:《中国动画片配音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声屏世界》,2021年第17期,第76-78页。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个动画给你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动画发展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我的动画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