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台 古今交融

2023-02-05 12:23许君峰
剧影月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林觉民锡剧现代戏

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主要集中体现在方寸舞台之间。传统戏、现代戏犹如一个演员的双腿,只有双脚迈进,才能在艺术道路上大步流星。我自2004年进入常州市锡剧院,至今已有16年。16年中我演过许多剧目,在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切换中渐进、渐成、渐悟,渐渐发现了作为演员的那个表演支点,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戏校学戏的时候,老师是以《珍珠塔》这类传统戏给我们打基础,我勤学苦练,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这对未来的舞台生涯十分有益。进入常州市锡剧院后,根据自身特色,我主要扮演古装戏中的书生。如《珍珠塔》中的方卿、《攀弓带》中的王文龙、《状元打更》中的沈文素、《梨花情》中的孟云天。这些角色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他们称赞我是锡剧的风雅小生(传统锡剧有农民小生和风雅小生之分)。常州市锡剧院的创始人之一吴雅童先生生丑兼长,他的小生就是典型的锡剧风雅小生,我进团后传承他的艺术,先后学习了吴派折子戏《后园会》和《楼台会》。《后园会》是常州版《珍珠塔》最经典的一折,讲述方卿做了官回来,却扮作道童,与表姐开玩笑。当时我毕业不久,阅历还浅,对吴派“活怪奇”的唱腔精髓领会得不深,但是身段和表演都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后来学习《楼台会》(《梁祝》的一折)的时候,我已经演了好几年戏,更能沉下心来研习吴派,在唱腔韵味上有了很大进步。传承前辈的经典剧目,让我有了更丰富的艺术积累。

“成功塑造所扮演的角色”是每个戏曲演员终身不懈的追求。一个好的戏曲演员,不光要有完美的声腔,要有细腻准确的表演,还要用各种艺术技巧来挖掘、表现自己所饰演的人物,进行深度加工,让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活,富有生命力。我在剧团第一次挑大梁是原创古装戏《秋宫怨》。我扮演书生李上源,角色似乎对我的戏路,但仍是个挑战。因为这个戏分上下两本,上本的李上源以小生应工,对我来说得心应手。下本却是多年之后,李上源有了胡子,是以老生应工的,这样的角色我尝试不多。我用心去体验角色,感到上本和下本的李上源年龄不同、行当不同,所以在身段表演上有很多差异,一个潇洒干练,一个沉稳内敛。但他们的共同点却是多情,从少年到中年,李上源对表妹的一片深情从未改变。我精心塑造这个角色,在演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2009年江苏省优秀新剧目评比展演中荣获演员奖。

随着时代的变化,锡剧现代戏占据了半壁江山。我参演的第一个现代戏是《烟村三月》。在剧中我扮演阿根,尽管是演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但由于在戏校没有学过现代戏的表演,这一步跨得也很艰难。以往习惯的上台亮相、亮靴、圆场,以及小生的手势、水袖……这一系列程式化的表演,在现代戏里都用不上。上了台我都不知怎么走路,手脚也不知如何安放。在导演和剧团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用心体会人物,抛开以往程式的束缚,采取了贴近生活的表演方式。这个角色后来获得了江苏省第7届锡剧节表演奖、江苏省第5届戏剧节表演奖。

2018年是我个人从艺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参演了大型原创锡剧《卿卿如晤》,扮演剧中的男主角林觉民。该剧根据辛亥革命党人林觉民的《与妻书》而创作,以缠绵温婉交织着忧伤悲壮的诗意风格,演绎了陈意映与林觉民的伉俪情深和家国情怀,令人感动,催人泪下,是一出优秀的锡剧新创剧目。这是我第一次在现代戏中演主角,如果说一般现代戏尚可以用贴近生活的表演,而我扮演的是一位中华英雄,纯粹生活化的表演与角色格格不入,表演上有很大的难度。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考验。在导演童薇薇的帮助下,在师父周东亮的悉心指导下,我深刻体会了人物,认真分析剧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剧本的时代、剧本的风格等,找到了作品的人物基调。为了深入了解人物,在研读剧本之余,我上网搜索了林觉民以及《与妻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现实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广州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起义过程,看着这些资料,我仿佛看到了民族存亡之际,无数革命者为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不顾安危、前赴后继起义救国,“浩气长存”四个字深深镌刻在我心中。我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深情,慢慢地走进了林觉民这位中华英雄的内心,与他齐悲喜、同忧患,为生动演绎角色打下了基础。

“把自己当成林觉民,用心地表演”。在外部形体上,我也巧妙地用了一些戏曲技巧,以及舞蹈动作,使表演更加游刃有余。如夫妻离别一场,我把林觉民外表平静的隐忍、内心奔涌的情感,都通过与妻子陈意映的眼神相碰相避、转腕执手、托起背负等形体表演来表现,很多表演都化用戏曲程式。所谓情从细出,要把戏做细、做够、做足,这种表演比一招一式展现身段要难得多。在那段日子里,白天我在剧团中紧张地排练,晚上夜深人静时,一人独处,一杯清茶,一张信笺《与妻书》,开始了我与林觉民穿越时空的对话。此刻,我仿佛身临其境,与角色融为一体,产生了深度挖掘和创新角色的激情和灵感,原来塑造英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慷慨激扬能彰显英雄大无畏的气概,克制隐忍更能还原林觉民真实的形象和情感,打动戏迷观众的心灵。于是我将浩气融入柔情中,用委婉缠绵的唱腔、细腻生动的表演塑造人物,感知英雄身上那一抹最真切的温存、温情。最终这部戏获得了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文华奖,还赢得了观众们的交口称赞。不少戏迷观众留言:许君峰把林觉民这个人物演活了,让人过目不忘,这是我看到的最感人的现代戏。

2014年,我正式成为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的入室弟子,这对于我的表演生涯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师父对弟子因材施教,悉心培养。表演上,我进一步巩固才子佳人的传统古装戏,同时又摸索《野猪林》等带有武生特点的传统折子戏,一招一式,甚至一个眼神都得到了师父的亲自指点。唱腔上,在保留吴派韵味的基础上,融入“周派唱腔”的发声技巧,缠绵又不失力度,高亢又不失清丽,跌宕起伏,婉转动听,甚至还糅进了流行乐曲的时尚元素,使得演唱时锡剧味浓又不拘泥于老调,受到了一批中青年观众的热捧。这段经历为我以后现代戏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演好现代戏,我还特意去电影学院进修了一段时间,学习影视的表演技巧。

艺无止境,采得百花酿好蜜。在艺术上,我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积累各方面的修养,才有资格成就大业。多读、多听、多看,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积累之后,会发现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其实都存在有机的联系,而对各种艺术形式都一定的了解,会有助于藝术修养的提高。同时,各种艺术流派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有比较有鉴别,才可能采各家之精华,培养起属于自己的艺术情趣。其次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向师父、前辈请教,从而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理解。只有把外在的文化融入内在的修养之中,并将其变成个人生理感觉的一部分,才是真正地培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才能超逸拔群,到达他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师父的指点下,经历了传统剧目的积累,有了《卿卿如晤》的磨炼,后来我再演民国戏《一代医宗》、现代小戏《雨夜》、抗疫小戏《团圆夜》等,就觉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正如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所说,“初学法则,遵守规矩。既得规矩,始求奇特;既得奇特,乃寻规矩”。在演出了许多现代戏后,再回头演古装戏,我也觉得自己更上了一个台阶。2019年剧团复排常州版《珍珠塔》,我演后半场《后园会》“羞姑”的方卿,这本是我演熟了的戏,这次为了要传承经典,又从头学习,在身段、塑造人物上要求更高。我一度觉得这成了个陌生的戏,第一次意识到以高标准去演传统戏是很难的。那段时间我沉下心来磨炼,学习前辈的艺术,好比脱胎换骨一样。在正式演出那天,《后园会》方卿一个背影出场,就赢得观众一片掌声,我知道自己的种种努力都是有价值的。

点点的体会,逐渐让我意识到塑造出鲜活的角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必须沉下心来熟读并且理解作品中描述的各类人物形象,认真分析其剧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剧本的时代背景等,找到作品的人物基调。其次要走进角色的内心,身临其境、体会角色的思想情感,与之融为一体,达到情之所至,情之所动。最后塑造的角色要走进观众的心灵深处,呈现完美的演绎效果,让人过目不忘。可以说角色的塑造是评价戏曲演员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他在演艺生涯中积淀的厚度。

猜你喜欢
林觉民锡剧现代戏
戏曲现代戏创作回顾与反思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现代戏的发展路径与创作走向
诗性现代戏的中国表达——张曼君现代戏创作探要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越剧现代戏 袁雪芬
铁血柔情林觉民(节选)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