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标准不断调整与改革,音乐创造教学在新旧多版课程标准的定制中都得到了重视。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关于音乐创造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方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其中,“创意实践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创意实践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为何要提倡生活化教学思维呢?这个问题要从真实的音乐课堂说起。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缺少本应在小学学段完成的元素性音乐教学基建,导致无法较好地完成初中学段的教学目标,使得初中的音乐教学仍需“补课”,以弥补未完成的元素性音乐教学。其主要体现在:由于新入学的初中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家庭,在音乐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读谱能力薄弱,团队合作意识淡薄等方面,这与核心素养时代对中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多数学生表示“听不懂”“看不懂谱”等等,才得以在音乐课上写作业、睡觉、讲话。并且12~14岁的孩子日趋成熟,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可以喻为“夹心饼干”,他们有着儿童的行为特征,却会自称“大人”,自尊心极强。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素材、资源等,创造生活中的音乐。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相契合的活动内容,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育人方式变革。笔者认为,通过实践性强、贴近生活的课堂实践,帮助学生走出读谱难的困境,使其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从静态学习向动态转变,是中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素养得以形成的当务之急。
一、任务驱动:围绕共同任务开启多层感知体验,培养学生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导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聆听音乐,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和理解音乐的元素,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听觉能力。围绕共同任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会像闯关一样有成就感。“听”在音乐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接触、认识和熟悉音乐曲谱的重要阶段。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节奏变化和声音变化,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种"听"的经验可以被视为识谱的“准备阶段”,为学生之后的学唱和演奏奠定了基础。纵观人们学习音乐的轨迹,唱歌总是从儿时的“咿咿呀呀”开始,可以称为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音乐才逐渐接触、学习曲谱,因此“听”是“唱”的前提。
音乐课堂上应当讲求有效聆听,每一次聆听都要创设一种与此相适应的课堂情景、环境,新课标中,七年级将聆听音乐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从教学角度出发,聆听音乐的活动不同于我们生活中自发的、随意的、无任务的聆听,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明确学习任务指向的音乐学习行为,该任务就是通过聆听,并结合其他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感知音乐的各种要素。
《斑鳩调》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它源自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这首曲调在当地的节日歌舞活动中被广泛演唱,属于传统的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进行的自娱自乐的活动,人们载歌载舞,以歌颂丰收、祈愿太平年景、庆祝新年为主要内容,其曲调通常欢快活泼。如何打破民歌历史久远和当代学生联系的壁垒,让学生会听会唱呢?我们的教学不妨尝试从茶歌的韵律入手。运用提问法和“穿越”回以前的江西,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而真实的采茶丰收情境。带着任务穿越:①带回一首江西民歌。②并且尝试一种特别的民间表演形式(采茶舞)。第一次聆听,安静聆听。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江西民歌的情绪与旋律。第二次聆听,听中动。动,是指音乐活动。我们还应该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音乐活动中去,集体性音乐活动更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素养和能力。为江西人民采茶助力,教师带着学生模拟采茶叶的动作,目的是调动学生多元化感官,想象音乐塑造形象。第三次聆听,听中玩,并尝试带入歌词,教师引导学生下滑音部分加入甩手的动作。学习任何语言都以模仿为起点,而“听”是模仿的初始步骤。无论是学习哪种语言,最初的步骤往往是通过模仿来熟悉。在音乐领域,同样适用这一原则。没有“模仿”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基础,就不可能有理性的认识和技能的把握。第四次聆听,听中舞,模仿老师简易的采茶舞,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模仿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真正理解、接受“江西灯歌”这种形式的音乐与舞蹈特感受、体验江西灯歌这种载歌载舞的民歌形式;第五次聆听,听中创,利用奥尔夫小型乐器从节奏、节拍、音色、旋律等方面体验音乐对自然界中虫鸟鸣叫的模拟手段,创设江西人民载歌载舞,大丰收的热闹场面。在课堂中引入乐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识谱实践活动。学习演奏乐器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识谱的环节,通过演奏,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识谱能力。演奏乐器的要求必然涉及识谱,这就迫使学生去学会唱出曲调。这种方式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
《斑鸠调》的旋律朗朗上口,但是节奏上较为复杂,所以笔者采用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听辨和记忆歌曲旋律。在听、玩、动、唱、舞、创、等综合性音乐活动中,结合道具和乐器,多次聆听,采用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眼、口、手、耳、脑等多方位发展,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旋律,加深对音乐形象的体验,培养学生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在编创中建立合作意识。笔者根据初中生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好奇心强这一点做任务驱动,帮助学生认真听——积极参与听——有效聆听,积累音乐听觉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到对多种音乐要素的理解和实践中。
二、让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
对于第三学段(6~7年级)关于“探索生活中的音乐”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能“运用自然界和生活中声音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编创与表演。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或简易音高乐器进行合奏或为其他表演伴奏”。通过比较发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在学生课程内容学习上从“探索音响”到“生活中的音乐”,更加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需要教师根据师生共同经历和创造的生活经验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和再造,让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赛龙夺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生动描绘了端午节期间民间举行的龙舟赛,欢腾、热闹的场面,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旨在贯序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逻辑关系,从感知(初步感知音乐形象)——探究(多维度体验音乐要素)——表现(理解作品并自制乐器)设计层层递进学习的环节。
(一)在学生的视觉感官上做文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有很直观的物化效果,是一种可见的情绪,特别是音乐课堂,通过视觉外化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可以化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并加深记忆。《赛龙夺锦》涉及乐器较多,并且几乎是通过视频和音频这两种方式来让学生学习,这会陷入以师为主的课堂,学生缺少思考和体验。但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视觉感官上做文章,充分調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用《西游记》中孙悟空任务的介绍引导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美丽,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选用颜色来对此做出描述,通过唢呐强大的磁场,音色高亢,力度很强,对应一种红色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战斗很激情的场面。最终通过教师总结,将颜色与音乐要素进行紧密的联系。围绕《赛龙夺锦》这一主题,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借助一个巧妙的视觉媒介,我们将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的形象。这不仅展现了划龙舟比赛中激烈的场面,还使学生们充分融入与《赛龙夺锦》的对话中。学生们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同时,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探索生活中的音乐:自制鼓
划龙舟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同时也要展现出力争上游的坚韧精神。让学生们自制鼓并感受那种你追我赶的激烈场面更有利于学生对乐曲的审美感知。
自制鼓制作的所需材料及制作步骤十分简单,对于未经过专业级训练过得初中学生而言是很好操作的。所需材料:纸筒(一个)、气球(两个)、彩色卡纸(一张)、双面胶、铅笔、黏土。制作步骤:第一步,选择两个适当大小的气球,将它们套在纸筒的上下两个开口处。第二步,选择两根长短合适的铅笔,将黏土做成鼓槌放在铅笔上。第三步,用彩色卡纸剪成自己的喜欢的图案,制作属于自己的鼓。发音原理:鼓的声音产生是通过敲击张紧的薄膜,使其逐渐衰减的振动所引发的。选材技巧:选择材质厚一点的气球。为了创造多样化的音质,还可以在罐子里填充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大米、豆子、面粉等。自制乐器引入初中音乐课堂,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音乐,通过使用常见物品制作乐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音乐创造力以及视奏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丰富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也应关注并且确保每位学生都得到适当的指导,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特长生。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这些方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自制橡古琴、编钟、笛子等课程,可以作为音乐创造和乐器演奏课程的核心内容,也可以在其他类型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巧妙地融入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跨学科教学,让音乐课做到真正的“活起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应当根据生活情境并为了生活而存在,这种被称为“生活教育”的理念表明教育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二者不可分割。各门学科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音乐课堂尤为如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求与学生亲近、容易接受的表达途径,将日常生活经验融入音乐之中,将音乐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有助于加速学生从抽象音乐逐渐走向具体的审美体验,这一过程是新课程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